EN
https://www.gov.cn/

北京:評職稱代表作將可代替論文

2018-02-09 07:29 來源: 北京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評職稱代表作將可代替論文
涉及全市300多萬專業技術人員

昨天(2月8日),本市發佈《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打破職稱評價“一把尺子量到底”、職稱論文“一刀切”等條條框框。記者從市人力社保局了解到,此次改革是自1986年職稱改革以來,本市再次啟動的職稱領域重大改革,涉及全市300多萬專業技術人員。今後職稱評審將全面推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將可代替論文。

建立分類評價標準

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避免職稱評審時“一把尺子量到底”,本次職稱制度改革系統地將職稱評價標準歸結為品德、能力和業績三個方面,科學分類評價專業技術人才能力素質,對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和業績權重。

例如,教育教學人才按照教學為主、科研為主和社會服務為主進行分類評價,突出教書育人。對教學為主的人才,重點評價教育教學水平、教學方法創新和人才培養實績;對科研為主的人才,重點評價學術能力、成果創新質量和貢獻、學科建設效果;對社會服務為主的人才,重點評價成果轉化推廣、決策服務、科學普及等。

衛生技術人才按照臨床為主和科研為主分類評價,突出臨床實踐。對臨床為主的人才,重點評價臨床醫療醫技水平、實踐操作能力和工作業績;對全科醫生,重點評價掌握全科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常見病多發病診療、預防保健和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能力等;對科研為主的人才,重點評價科研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能力。

文化藝術人才按照文藝創作研究、文藝傳播表演進行分類評價,突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事文藝創作和研究的人才,重點評價文化藝術理論創新、作品質量、文明推廣和傳承效果;從事文化藝術傳播表演的人才,重點評價其作品演繹質量、演繹方法傳承和創新、市場認可度等。

全面推行代表作制度

職稱評審將從“惟論文”改為“菜單式”,讓人才做“多選題”。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今後的職稱評審中,將全面推行代表作制度,人才可自選最能體現能力水平的代表性成果,作為評審考核的主要內容,強化質量。

除論文、論著外,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推廣人才的代表作還可包括專利、項目報告、研究報告、技術報告、工程方案、設計文件、業績報告、工作總結等;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的代表作還可包括理論文章、決策諮詢研究報告等;教育教學、衛生技術人才的代表作還可包括精品課程、教學課例、疑難病案等;文化藝術人才的代表作還可包括文學作品、影視作品、戲劇作品、工藝作品等。

創新申報渠道和晉陞方式

此次改革新增4類人才職稱申報渠道,除國有企事業單位和非公經濟單位人才外,新開通了優秀外籍人才、港澳臺人才、自由職業人才、高技能人才的職稱申報渠道,為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暢通了晉陞通道。

改革創新了6類人才職稱晉陞方式。取得國家級人才表彰獎勵、獲得國家級科技獎項、擔任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負責人、在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取得突出成績的領軍人才,可通過職稱評審“直通車”取得正高級職稱;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在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中作出重大貢獻的業績突出人才,可破格申報高級職稱;長期紮根基層一線、做出重要貢獻的基層人才可單獨評審、優先評聘;具有特殊技能、在特殊領域、特殊崗位取得突出業績、做出重大貢獻的特殊人才可直接認定職稱等級;高校科研機構的創新創業人才,以及援藏、援疆、援青等對口支援和援外醫療的專業技術人才可享受職稱評聘的支持政策。

職稱系列全部補齊正高級

針對目前部分職稱系列尚未設置正高級的情況,此次改革,本市將補齊全部職稱系列的層級設置,在經濟、會計(審計)、統計、中專教師、工藝美術、實驗技術等系列中增設正高級,持續滿足高精尖産業、文化創意産業、現代服務業和重點優勢學科等領域的人才評價需求。

目前,本市已完成了經濟、會計系列職稱的正高級職稱設置,並出臺了職稱評價試點方案,今年將選擇部分有代表性的企業開展評價試點,並在全市範圍內推廣。

本市還將聚焦高精尖産業發展需要,圍繞“三城一區”建設,建立具有北京特色、動態開放的職稱評價專業目錄,按照“需要什麼評什麼”的原則,增設人工智慧、創意設計、知識産權、技術經紀、科學傳播等新業態、新職業的職稱評價專業,支持培育先導産業和支柱産業。 (記者 王天淇)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