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在新家迎新年,感覺真好!”——貴州龍裏易地扶貧搬遷縣級集中安置點見聞

2018-02-13 13:5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貴陽2月13日電 題:“在新家迎新年,感覺真好!”——貴州龍裏易地扶貧搬遷縣級集中安置點見聞

新華社記者 楊洪濤

“今年春節,我們一家6口再也不用擠在狹小的屋子裏了。”雖然已搬進新家兩個月了,42歲的移民戶任正鳳依然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她的新家,在貴州龍裏縣易地扶貧搬遷縣級集中安置點——冠山街道奮進社區。

“四室一廳一廚一衛”“地磚、廚房都裝修好了,我們自己添置了洗衣機、抽油煙機、熱水器、一張床、一套沙發,花了1萬元左右”……圍坐在烤火爐旁,42歲的任正鳳倒豆子似的介紹説。

她的老家,在龍裏縣醒獅鎮龍灘村對門寨組。

去年12月以前,她們夫妻倆、3個孩子和孩子的奶奶一起,還住在一間約50平方米的破瓦房裏,生活極不方便。

“攢錢蓋房子”成為任正鳳夫婦的“頭等大事”。從2012年起,夫妻倆到上海打工。她在電子廠上班,每月三千元左右;丈夫做廣告製作安裝,“有活兒就幹,沒活兒就閒著”。除去生活費、房租費、孩子們的上學花費等,每月也攢不了多少錢。

更不幸的是,2015年任正鳳住院治療又花去了一筆費用。住上寬敞明亮的房子,似乎更是遙遙無期。

然而,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實施,讓任正鳳一家重新燃起了希望。

“前年,政府電話徵求搬遷意見時,我們還在外面打工。但想都沒想,就一口答應願意搬。”任正鳳笑著説,按照人均20平方米標準,她家分得120平方米戶型,“有4個臥室,孩子們可以一人一間了。”

“我們搬遷的原則是‘先找人、再蓋房’。”奮進社區籌備委員會主任黃銀松説,經過對極貧戶反復摸底,縣裏設計了20、40、60、80、100、120平方米的戶型。截至目前,擬安置的1210多戶中,95%以上已抽籤選房,800多戶已搬遷入住。

火紅喜慶的燈籠、琳瑯滿目的年貨、活潑可愛的十二生肖像……春節日益臨近,奮進社區內年味兒越來越濃,住進新房的群眾更是喜上眉梢。

“以前在山上住,娃娃上學、看病都不方便。現在從家到超市、衛生院,只要幾分鐘。”在安置點的社區超市上班的搬遷戶代啟俊説,在老家時只種莊稼,沒工作,沒想到搬出來後也成了“上班族”。

“堅持‘以崗定搬、以産促搬’,實現‘搬遷即就業,入住即脫貧’。”龍裏縣水庫和生態移民局副局長李澤雲介紹,為讓搬遷群眾“穩得住、能致富”,縣級安置點選在高新技術産業園區內,目前園區的100多家企業,可提供機械製造、食品加工、貨物包裝、建材生産等1500余個就業崗位,確保每戶至少1名勞動力就業。

為解決勞動技能不高、不願或無法進廠就業的移民群體生計問題,龍裏縣還在集中安置點周邊規劃建成300個大棚精品蔬菜基地,搬遷戶可認領1至2個大棚,將依託公司和校企聯合方式,實現産銷一條龍,戶均每年可增收2萬元左右。

此外,為解決搬遷群眾吃菜問題,安置點還配套了“微田園”——每戶移民群眾以每年5元的租金,耕種一片60平方米左右的菜地。

臘月二十七,移民戶張燕在自家的“微田園”裏忙著翻耕土地,等天暖和了,準備種些豌豆、大蒜、白菜。她説,由於家庭變故,她和兒子長期住在打工的工廠宿舍,這幾年工廠效益不好,每月工資僅有1000多元。移民搬遷後,社區介紹她在附近的一家企業上班,每月工資2100元。

“不花一分錢,住上了新房;在家門口上班,工資還提高了。今年,在新家過春節的感覺真好!”對新的一年,張燕充滿了期待。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