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逾93%公辦小學設晚托服務

2018-02-24 09:04 來源: 解放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2月23日,上海市130多萬中小學生迎來開學第一天。據市教委初步統計,目前93%以上的公辦小學都為確有需求的學生開設了晚托服務。在長寧區,有學校調研發現,開設“快樂拓展日+”課程服務後,原先30%的孩子放學後直奔社會機構,現在已有一半“回流”,更加願意參加自己學校的課程活動。“快樂30分”讓“快樂”在放學後再釋放,“看護服務”讓接送困難的家長放心。

哪怕只有一個孩子留在學校,老師也不提前下班。開學第一天,在建青實驗學校小學部,雖然大部分學生都被家長接回家,留在學校參加晚托班的孩子不到10人,但學校堅持開設晚托班。新學期第一天晚托班上,書法老師邵璐璐輔導二年級同學章妙涵、裴冬喬練習書法,準備為即將到來的元宵節送對聯。有意義的晚托班活動,讓學生感受濃濃的年味。

2017學年開始,市教委在全市小學逐步試行放學後“快樂30分”拓展活動,是在校小學生自願參加的課外公益活動。一般每週安排4天,每天活動時間不少於30分鐘。

“‘快樂30分’不是簡單的保姆式看護,而是根據孩子年齡特點,設計了滿足成長需求的課程活動。‘快樂30分’更不是學科類補習,與傳統意義的晚托班有機整合,成為晚托班的‘升級版’,讓孩子在校園裏體驗豐富有趣的活動。”小學部主任顏潔説。一位家長説,學校活動內容豐富,原先放學後還給孩子報名社會培訓機構,現在孩子更願意參加自己學校的課程活動。

“創娃行動”是寶山區寶林路第三小學孩子們最喜歡的“快樂半小時”。學校開設了近20個學生喜愛的“創娃坊”,配備專業教師,讓學生自主選擇,走班參與。“陶藝坊”讓學生感受非遺文化與現代生活的緊密結合;在“彈撥樂坊”,學生身臨民族音樂與流行元素的自然融合;孩子們在“花樣跳繩”活動中嘗試藝術與運動的完美組合,在“布藝坊”體驗綠色環保與時尚氣息的創意結合……豐富多彩的“快樂半小時”和趣味盎然的“緊相隨看護”,激發學生學習潛力。“學校外來務工子女比例高,大約80%以上的學生都參加晚托看護服務,減輕了接送困難家庭的壓力。”校長嚴青説。

在嘉定江橋小學,從經典誦讀、美文欣賞、繪本閱讀、國粹體驗、益智遊戲到勞動技能等,“快樂30分”與“小腳丫課程”無縫銜接。嘉定區在原來每週三下午快樂活動日基礎上,為每位自願參加的學生,每週安排4天“快樂30分”拓展活動(15:30—16:00)和每週5天的60分鐘放學後看護(16:00—17:00),兩個時段緊密相連,兩批學生互有交叉,將培育學生和解除家長後顧之憂融合在一起。

新學期第一週是綠苑小學“快樂開學周”,這周沒有書面回家作業,給還處於年味中的學生有比較充分的心理適應過渡期。開學第一天的綠苑小學“升級版”晚托班包括足球、籃球等社團活動。從2016年起,長寧區將“愛心晚托班”進行拓展,涵蓋每週4天的“快樂拓展日+”課程活動和課程活動後的愛心看護,去年實現開展晚托服務公辦民辦小學全覆蓋,全區開設了“3D打印”“圍棋小課堂”等702門“快樂拓展日+”課程。(記者 許沁)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