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2018年全國冬小麥春季田管技術意見

2018-02-25 10:41 來源: 農業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當前,“雨水”已過,主産區大部冬小麥陸續返青、起身,正是加強春季田管、促進苗情轉化,搭好豐産架子的關鍵時期。受去年秋播期間連續降雨影響,部分地區小麥播期推遲,晚播麥麵積增加,加之主産區冬春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目前苗情長勢總體偏弱。針對今年冬小麥苗情特點,春季田間管理應堅持“以促為主、促控結合,因地因苗制宜,加強分類管理,促苗情轉化升級,防控病蟲草害,嚴防和補救春季凍害”的技術途徑,搞好春季麥田管理,夯實夏糧豐收的基礎。

一、黃淮和北部冬麥區

本區南部小麥已經返青,中部和北部還處於越冬期。由於晚播麥麵積大於去年,同時冬季降水少,目前墑情偏差,苗情偏弱。

一是鎮壓劃鋤,澆水保墑。早春鎮壓可壓碎土塊,彌封裂縫,沉實冬季凍融疏鬆的土壤,改善墑情,使土壤與根係密接起來,有利於根係吸收養分;鋤地能提高地溫,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鎮壓和劃鋤結合進行,先壓後鋤,達到土壤上松下實、提墑保墑增溫、抗旱促苗早發的作用。對吊根苗和耕種粗放、坷垃較多、秸稈還田導致土壤暄松的地塊,在早春土壤化凍後補灌,抗旱保苗。對沒有水澆條件的旱地麥田,土壤化凍後及時鎮壓,促土壤下層水分向上移動,起到提墑、保墑、抗旱的作用。

二是促控結合,分類管理。對三類苗,應以促為主。“一根針”或“土裏捂”麥田,要通過“早劃鋤、早追肥”等措施促進苗情轉化升級。在早春表層土化凍2厘米時開始劃鋤,增溫促早發。同時,在早春土壤化凍後及時追施氮素化肥和磷肥,促根增蘗保穗數。只要墑情尚可,儘量避免早春澆水,以免降低地溫,影響土壤透氣性延緩麥苗生長。待日平均氣溫穩定在5℃時,三類苗可以施肥澆水,畝施5—8公斤尿素,促三類苗轉化升級;到拔節期每畝再施5—8公斤尿素,促進穗花發育,增加每穗粒數。對二類苗,重點是適當促進春季分蘗,鞏固冬前分蘗,提高分蘗成穗率。應在小麥起身期進行肥水管理,結合澆水畝追尿素10—15公斤。對一類苗,突出氮肥後移。對地力水平較高、群體70—80萬的一類麥田,在小麥拔節中後期追肥澆水,以獲得更高産量;對地力水平一般、群體60—70萬的一類麥田,在小麥拔節初期進行肥水管理,結合澆水畝追尿素15公斤。

三是防控病蟲,化學除草。做好紋枯病、全蝕病、麥蜘蛛、吸漿蟲等病蟲害監測防控工作,指導農民科學選藥、安全用藥,及時防治、聯防聯治。對冬前沒有進行化學除草的麥田,當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6℃以後,選擇晴好天氣于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及時化學除草,根據田間雜草種類選擇適宜除草劑,並嚴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發生藥害。

四是預防凍害,及時補救。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降溫之前及時灌水,改善土壤墑情,調節近地面層小氣候,減小地面溫度變化幅度,防禦早春凍害。凍害發生後,及時追施適量氮素化肥,然後澆水,促進受凍小麥恢復生長。

二、長江中下游冬麥區

本區小麥陸續開始返青,但晚播面積較大、冬季雨雪量大、溫度低,弱苗比例較高;部分麥田溝係標準不高、土壤偏濕,易引發漬害;大部分麥田冬前未進行化除。

一是因苗施肥,促弱轉壯。開春時及時查苗,對返青時群體過小,畝莖蘗數小于35萬的三類苗和脫肥嚴重麥田,返青後及時追肥,促弱轉壯,爭取足穗,一般畝施尿素5—8公斤和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含量各15%的三元複合肥10—15公斤;對群體莖蘗數適宜的一、二類苗麥田,拔節肥在葉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節間接近定長、第二節間伸長1—2厘米時追施,有利於培育壯稈大穗;對群體過大,葉色未正常褪淡的麥田,拔節肥應適當推遲施用,防止倒伏。

二是清溝理墑,排水降漬。在早春,未開排水溝的麥田,要抓住晴天儘早開好麥田三溝,開溝泥土要均勻散開,避免損傷麥苗。已開溝的麥田,確保麥田外三溝暢通。

三是防禦凍害,及早補救。在小麥凍害發生後2—3天調查幼穗受凍程度,對莖蘗受凍死亡率超過10%的麥田及時追肥,幼穗凍死率10%—30%的麥田畝施尿素5公斤,凍死率30%—50%的麥田畝施尿素7.5—10公斤,凍死率50%以上的麥田畝施尿素12—15公斤,爭取小分蘗和高節位分蘗成穗。

四是防病治蟲,化學除草。重點加強赤霉病、白粉病、紋枯病和銹病等病蟲害的監測和防治,特別要在抽穗期和開花初期防治好赤霉病。各地要根據雜草種類及時進行化學除草,控制雜草危害。對群體過大、有倒伏風險的麥田,應適時鎮壓控旺或化控防倒。

三、西南麥區

本區小麥處於拔節後期,苗情總體較好,但1月下旬至2月上旬氣溫持續偏低,生育進程比常年稍晚。大部分區域土壤墑情適宜,丘陵稻茬麥漬害明顯,條銹病發病略重於去年同期。管理措施以促為主、促控結合。

一是科學施肥,促苗健壯。對畝産目標400—500公斤的稻茬麥,畝應施純氮總量9—11公斤。農戶已畝底施純氮6公斤的,拔節期再追施3—5公斤。對播種遲、群體小,或長勢弱的丘陵旱地麥,畝施2—3公斤速效氮肥。

二是看墑補水,清溝除漬。今年冬春持續乾旱少雨,需要補充拔節水,保證小花分化發育,注意田間持水時間不宜過長。丘陵地區山高溝深,稻茬麥田依然較濕,應注意清溝除漬。

三是病蟲防治,監測銹病。2月至3月中下旬是防治條銹病中心病團的關鍵時期,要對中心病團(病株)的點片田塊噴藥防治,防止病害流行。赤霉病以防為主,抽穗至開花初期重點防治。制定以“一噴多防”為重點的赤霉病防治措施,並將預防赤霉病、條銹病、蚜蟲等病蟲害藥劑混合在一起,適時噴藥防治。

四是預防低溫,防範凍害。“倒春寒”活動頻繁,對安全孕穗揚花構成威脅的地區,應通過水肥管理措施,增強小麥對低溫的抵禦能力,減少小花敗育,穩定穗粒數。

四、西北麥區

本區小麥大部分處於越冬期,當前土壤墑情較好,但由於晚播小麥麵積大,苗情較弱。甘肅省是我國小麥條銹病主要越夏、越冬區,對小麥生産安全影響較大。水澆地小麥管理參照黃淮麥區進行,旱地小麥管理技術如下。

一是耙耱鎮壓,劃鋤保墑。對墑情較好的麥田,立春後表層土壤解凍2厘米時,早春頂淩耙耱,去除枯葉,提溫保墑,彌合裂縫,促進小麥返青生長。對土壤明暗坷垃多的麥田,春季土壤全部解凍後,要採取鎮壓措施,消除土壤坷垃,防止土壤空隙大導致跑墑散墑。對群體偏少、個體偏弱的麥田,在早春土壤全部解凍後實行淺鋤細鋤。對水地麥田,春季澆水後或雨後也要適時劃鋤,破除板結。

二是趁雨追肥,促苗轉壯。對因搶時播種、底肥不足或未施底肥的旱地麥田,可視苗情、墑情、底肥情況,早春趁雨雪追肥或開溝追肥。對晚播弱苗田和底肥不足麥田,可畝施尿素5—7.5公斤,並配施適量的磷酸二銨。

三是預防凍害,及時補救。西北春季氣溫波動大,寒潮天氣頻發,發生春季凍害的幾率較高。對少部分葉片受凍麥田可採取中耕鋤劃,提高地溫,促進發育。對葉片受凍嚴重,但墑情較好麥田可採取中耕鋤劃,配合噴施葉面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措施補救。對墑情較差麥田,應採取補水並畝追施尿素5公斤,促進葉片和小分蘗生長,並使小蘗趕大蘗,提高成穗率,增加畝穗數。

四是防除病蟲,化學除草。對未開展秋季化學除草的麥田,在返青期至起身期對麥田進行一次徹底的化學除草,以減少雜草爭肥爭水爭光。做好小麥條銹病、紋枯病、麥蚜、紅蜘蛛等病蟲害監測和防治工作,及時指導農民科學選藥、合理用藥、綠色防治。準確監測甘肅南部麥田的條銹病病團,帶藥偵查,發現一點,控制一片,提高防除效果。(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