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以超常規手段攻克深度貧困
——貴州部分極貧鄉鎮脫貧攻堅見聞

2018-02-28 19:4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貴陽2月28日電 題:以超常規手段攻克深度貧困——貴州部分極貧鄉鎮脫貧攻堅見聞

新華社記者 何天文、楊洪濤、向定傑

冬去春來,貴州山區春光融融。春節後上班第二天,貴州榕江縣定威鄉幹部和駐村工作隊帶領貧困戶上山種了200多棵花椒樹。“我們一定把樹苗管護好,讓花椒樹成為‘搖錢樹’。”今年38歲的貧困戶文昌明説。

文昌明所在的定威鄉是貴州20個極貧鄉鎮之一。2016年9月,貴州在全省確定了包括定威鄉在內的20個極貧鄉鎮,由20位省級領導挂帥定點包扶,吹響攻克深度貧困的衝鋒號。一年多來,貴州省採取超常規手段,集中財力、人力、物力“攻堅拔寨”,極貧鄉鎮面貌發生可喜變化。

公路通了,脫貧增收有信心了

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貧困山區行路難長期制約著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加勉鄉因大山阻隔、交通閉塞,許多村民生活貧困。“不通公路,大家幹啥都沒勁頭,也沒盼頭。”加勉鄉污扣村村民梁金龍説。

“交通落後是致貧主因。”貴州省交通運輸廳駐當地脫貧攻堅指揮部聯絡員潘昌明説,加勉鄉被列入極貧鄉鎮後,要素資源同步聚焦,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僅全省交通系統就有近50人常駐,幾十條通組路、産業路相繼動工。至2017年底,全鄉20個行政村80個村民組告別泥濘的山間小路,“現在水泥路通到家門口,大家飼養的香豬終於賣上了好價錢,脫貧增收有信心了。”梁金龍説。

按照規劃,貴州從全省脫貧攻堅基金中單列“極貧鄉鎮脫貧攻堅子基金”170多億元,其中40%以上資金投向交通。記者在部分極貧鄉鎮一些村寨看到,經過一年多的精準施策“破瓶頸、補短板”,水泥路、自來水已進村到戶,一些連接城鎮或高速公路的主幹道,正在加緊改造。

“烏江水呀波連波,兩岸山坡石頭多,一天到晚山裏轉,天亮起來挑水喝。”這首民謠道出了武陵山區銅仁市德江縣桶井鄉群眾吃水難的無奈。桶井鄉黨委書記吳飛介紹,近年來全鄉從可整合的20多億元扶貧資金中,拿出一半以上用於改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村民守著烏江吃水難的境況正在改變。

産業脫貧,結構調整增效益

隨著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的改善,深度貧困地區紛紛結合自身優勢,因地制宜謀劃産業脫貧。

地處滇黔桂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晴隆縣三寶彝族鄉山高坡陡、土地貧瘠,但森林覆蓋率高達70%以上,是發展林下養殖的天然“寶地”。記者在幹塘村看到,規範化建設的一排排雞舍和成群的土雞在山林中若隱若現。合作社負責人王箭説,土雞養殖基地是他和另外3名大學生合夥建的,因為是原生態無污染的自由放養,一隻4斤重的土雞能賣80多元,去年以來已賣出兩三批,很受市場歡迎。

“他們有頭腦有技術,在政府支持下,正帶動越來越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三寶鄉鄉長熊明會説,在當地,這樣的返鄉創業大學生還有好幾個。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魯容鄉地處河谷地帶,過去當地主要種甘蔗和花生,産業結構單一,農民脫貧增收緩慢。曾任魯容鄉科技副鄉長的貞豐縣農業園區辦副主任柳家龍説,近年來,當地政府利用山地資源優勢,引導農民大力種植芒果、百香果、西貢蕉、火龍果等特色水果,一批貧困戶已開始擺脫貧困。

安順市紫雲縣大營鎮許多村民長期以種植玉米勉強填飽肚子。如今,當地引進一家農牧科技公司興建110個家庭農場發展肉雞和生豬養殖,採取“公司+家庭農場+貧困戶”模式,讓貧困戶有穩定收入。

重教興教,校園成風景

“提高教育水平是幫助貧困人口從根本上脫貧的關鍵。”晴隆縣副縣長、三寶鄉黨委書記龍漢勇説,在制定易地扶貧搬遷計劃時優先考慮了教育,從去年3月起,全鄉700多名中、小學生被先期安排到縣城學校就讀,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

“我只認得幾個數字,不認識漢字。”41歲的三寶鄉彝族村民張興洪説,自己和妻子多年在外打工吃過沒文化的虧,再難也要想辦法供兩個孩子上學。

滇黔交界處的烏蒙山區畢節市威寧縣石門鄉教育基礎設施欠賬較多,“鄉民族中學和中心小學擠在一處,教學設施十分簡陋。”威寧縣教育局基建辦主任趙紅春對記者説,為改善辦學條件,上級投資上億元重新選址修建中學,並在全鄉同步實施190多個項目,涵蓋13所中小學和幼兒園。

如今,坐落在半山腰的石門民族中學異常醒目,充滿現代氣息的教室、圖書館、實驗室、微機室、體育場館等一應俱全,校園已成為當地最美的風景。“全校有22個教學班,學生有1044人,一些因擇校而流失的學生又回來了。”校長李正東説。

為彌補“教育短腿”,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從江縣每年從縣級財政新增100萬元支持教育,縣委書記張廣淵説,2017年在繼續壓縮6%行政經費用於教育的同時,還向銀行貸款4800萬元用於教育扶貧,“就是要通過發展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