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兩不犧牲”破解傳統農區城鎮化難題——新型城鎮化道路的河南實踐

2018-03-07 19:5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鄭州3月7日電 題:“兩不犧牲”破解傳統農區城鎮化難題——新型城鎮化道路的河南實踐

新華社記者孫志平、李鈞德、李亞楠

去年,在廣東打工多年的河南上蔡縣農民張留成,在縣城買了一套房子,不但把兩個孩子轉到了縣城上學,自己也在縣城的産業集聚區找了一份工作,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城裏人。

在農業大省河南,像張留成這樣的城鎮常住人口,2017年已達到4794.86萬人,首次超過農村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0.16%,比上年末提高1.66個百分點。

奮鬥:中原大地迎來歷史性轉變

近日公佈的《2017年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河南城鎮常住人口4794.86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0.16%,城鎮常住人口首次超過農村常住人口。

放眼全國,這不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數字。早在2011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就已經突破50%,彼時,河南的城鎮化率僅40.57%,數千年形成的農耕底色,深深印刻在中原大地之上。

河南城鎮化率低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歷史上,河南深受農耕文化影響,工業化程度較低;現實中,河南既是人口大省,又承擔著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為此,河南必須走出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新型城鎮化之路。

為了過上“城裏人”的生活,50歲的王金堂奮鬥了30多年。上世紀80年代初,他從確山縣農村到北京打工,學會了提琴製作,2015年底,他回到老家産業集聚區創辦了企業。他曾經最羨慕發達地區那些可以在家鄉就業的人。如今,他不僅自己做到了這點,還帶動企業26名轉移就業的員工做到了這點。

河南城鎮化率的每一點提升,背後都是千千萬萬如王金堂一樣的勞動者幾十年奮鬥的結果。

數據顯示,確山提琴佔據全國提琴總産量的40%左右,吸引數千名農民就近就業。2017年,河南新增返鄉創業人員近25萬人,帶動就業250余萬人。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代表了河南由城鄉二元向城鄉一體穩步推進,標誌著河南歷史性進入城鎮生活為主的階段。”河南省社科院院長張佔倉説,這是一個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誌。

探索:“兩不犧牲”的新型城鎮化之路

産城融合、集聚發展是河南新型城鎮化的突出特點。通過承接産業轉移,許多如確山一樣的傳統農區,崛起各具特色的産業新城。鹿邑縣的化粧刷産業佔全國七成市場份額,臺前縣的羽絨産品出口到40多個國家和地區,汝州市的機繡、淮陽縣的服帽、民權縣的製冷等産業,均從無到有,成為當地經濟支柱。

據統計,河南183個産業集聚區,形成了18個千億級産業集群、142個百億級産業集群,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全年平均人數465萬人。目前已有超過一半的農民工選擇省內就業。

2014年以來,河南城鎮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65個百分點,快於同期全國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河南農業現代化也加速推進,為國家糧食安全築起屏障。2017年河南省糧食總産量1194.64億斤,比上年增産5.38億斤,成為歷史上第二個高産年份。

不能犧牲農業和糧食,也不能犧牲生態和環境。監測數據表明,2017年,河南省PM10、PM2.5濃度和優良天數實現“兩降一升”,達到五年來最好水平;水環境質量改善也優於全國平均水平。

展望:以人為本邁向更高質量的城鎮化

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等國家戰略規劃的陸續出臺為河南城鎮化發展注入了更大動力。其中,四通八達的交通系統正是引領河南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抓手。

目前,鄭州與洛陽、開封、新鄉、焦作等城市之間,通過立體交通網構建起“半小時”核心圈,集聚了河南省近20%的人口和超過30%的經濟總量,成為推動河南城鎮化向更高水平邁進的引領力量。

但相比省轄市,中小城市承載能力弱正成為河南新型城鎮化的突出短板。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河南省106個縣(市)集聚的新增城鎮人口占全省新增城鎮人口的74%,而其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産投資總額佔全省城鎮的比重卻不足20%。

為此,河南實施了“百城建設提質工程”,計劃通過3至5年努力,使全省縣級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水平明顯提升。2017年,首批45個市縣在建項目完成投資2703.5億元,比上年增加1117.65億元,同比增長70.5%。

河南省社科院環境與城市研究所所長王建國説,百城建設提質工程能夠打造更多的城鎮化平臺,不僅可以有效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也將吸引更多的農業人口進城落戶生活,促進河南空間城鎮化相對均衡發展,提高城鎮化質量。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