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聞辦就脫貧攻堅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

2018-03-15 13:04 來源: 中國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8年3月15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4位全國人大代表(名單附後)圍繞脫貧攻堅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1. 趙會傑(女)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小廟子村黨支部書記,本屆全國人大代表。

2. 向長江

湖南省隆回縣岩口鎮向家村村委會主任,本屆全國人大代表。

3. 李君

四川省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本屆全國人大代表。

4. 曹慶華

雲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聯珠鎮黨委書記,本屆全國人大代表。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襲艷春主持發佈會。中國網 楊楠 攝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 襲艷春】: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中外記者見面會。現在正值兩會期間,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四位全國人大代表,圍繞“脫貧攻堅”這個話題和大家做一下交流。首先請允許我介紹一下這四位代表,他們分別是,內蒙古自治區小廟子村黨支部書記趙會傑女士,湖南省向家村村委會主任向長江先生,四川省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先生,雲南省聯珠鎮黨委書記曹慶華先生,也是來自四個地方的代表。下面先請他們每個人和大家聊兩句,介紹一下他們的情況和目前開展的工作。趙女士,請您先來。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小廟子村黨支部書記,本屆全國人大代表趙會傑。中國網 楊楠 攝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小廟子村黨支部書記,本屆全國人大代表趙會傑】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好,我叫趙會傑,來自內蒙古,是赤峰市松山區大廟鎮小廟子村黨支部書記。我們小廟子村位於赤峰市的西部,距離市區90公里,全村有2700口人,808戶,耕地5370畝,人多地少,土地資源有限,耕種模式落後,是制約我們村發展的最大障礙。怎麼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用什麼樣的方式使我們的土地潛能最大化,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為此,我們兩委班子團結帶領全村的群眾走上了一條以種植胡蘿蔔和中藥材為主的發展之路。通過這幾年的特色種植産業發展,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群眾的生活質量提高了,他們的生活狀態也有了好轉,也通過我們的産業發展歷程,直接帶動了我們脫貧攻堅腳步的快速行進。現在的小廟子村,老百姓的日子可以説紅紅火火,有聲有色。在奮鬥的路上,我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謝謝大家。

【襲艷春】謝謝,下面請向長江先生介紹。

湖南省隆回縣岩口鎮向家村村委會主任,本屆全國人大代表向長江。中國網 楊楠 攝

【湖南省隆回縣岩口鎮向家村村委會主任,本屆全國人大代表向長江】各位媒體記者,大家好,我叫向長江,是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岩口鎮向家村村主任,我2014年從企業回老家擔任村主任,通過兩年的發展,帶領老百姓勤勞發展,通過兩年的産業發展和産業幫扶,在2016年已經整村退出貧困村行列,獲得了湖南省脫貧攻堅的示範村。我們這裡是個高寒山區,山多田少,十年九旱,全村1008人,耕地面積500多畝,農田400多畝,老百姓一直是極度貧困,70%都是土建房。我回去以後,通過兩年的扶貧,整村退出。現在是美麗鄉村建設,水、電、路基礎設施的大力改善,向家村現在交通狀況比較好,老百姓的宜居比較好,全部進行了“五改”,把218戶老百姓的洗手間全部改造完了,同時把村裏的道路全部拓寬到了6米,同時我們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每一個村是八個組、八個村已經全部進行了生態污水處理,所以現在的農村衛生很好,老百姓的居住條件很好,生態也很好,現在我們做鄉情旅遊,納入湖南省扶貧旅遊示範項目,歡迎大家有時間來向家村看一看。

【襲艷春】謝謝,下面請李君先生介紹。

四川省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本屆全國人大代表李君。中國網 楊楠 攝

【四川省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本屆全國人大代表李君】大家好,我是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我們是比較邊遠的村,處於秦巴山深處,我們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地震重災區,也是一個革命老區。應該説以前我們在村裏有很多老年人,到死都沒能走出這個山,有很多年輕的父母外出務工的時候,幾年不回家,他們娃娃回家的時候,不叫爸爸媽媽,叫叔叔阿姨,每年春節過後,很多娃娃在車外面哭,父母在車裏哭的場景,是以前的狀況。這個照片是在地震的時候,我回村裏當支部書記的時候,農村老百姓的房屋非常落後,都是土墻房。這是當時我們的交通,非常落後。十年的發展,帶著我們老百姓擼起袖子加油幹。現在老百姓家家戶戶幾乎都住上了小洋樓,看著很漂亮,像我們城裏的別墅一樣。我們村的路幾乎家家戶戶都通上水泥路,也不用擔心出門買火車票了,現在每家每戶都買上了小轎車,所以農村的變化是非常非常大的。用我們老百姓的一句話來説,用四川話説,這是發自老百姓的內心深處,他們説這輩子沒有想到過能過上現在的生活,死了都值嘍。所以他們非常感謝黨和政府這麼多年對農村的關注,這麼好的政策。謝謝大家。

【襲艷春】李君先生説起自己的村裏,自豪感溢於言表。接下來請曹慶華先生説。

雲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聯珠鎮黨委書記,本屆全國人大代表曹慶華。中國網 楊楠 攝

【雲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聯珠鎮黨委書記,本屆全國人大代表曹慶華】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我是來自雲南省普爾市墨江縣聯珠鎮的一名基層哈尼族代表,墨江是全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也是一個國家級的貧困縣,全縣99.98%的區域都是山區,是個典型的山區縣。聯珠鎮是墨江15個鄉鎮之一,全鎮有36個村委會,有517個村居民小組,有人口9.2萬人,農業人口是6129人。有貧困村20個,其中深度貧困村有12個,貧困人口8776人。墨江有三張亮麗的名片,一是哈尼之鄉,二是回歸之城,三是雙胞之家。

近幾年來,我們鎮委鎮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扶貧思想為指導,緊緊依靠和團結各族人民群眾,堅持以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聚焦“兩不愁三保障”這個要求和緊盯目標任務,全力脫貧攻堅,全鎮經濟社會得到了跨越式的轉型。謝謝大家。

【襲艷春】謝謝曹書記,我們這個發佈廳,相信在座的記者經常來,我們過去請過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在這介紹過中國的扶貧政策,我們前不久還請過貧困縣的縣委書記也來和大家分享過脫貧攻堅的故事。今天我們借兩會的機會,把我們最基層的、最一線的扶貧幹部請來。大家看到,有女性的黨支部書記,有非常年輕的、很精幹的黨支部書記,也有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村委會主任,還有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的鎮黨委書記,所以機會很難得,非常希望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地和大家聊一聊中國的脫貧攻堅的故事。所以,看看大家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可以和他們進行交流。

按照慣例,提問前還是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請大家提問。

【中央電視臺記者】我想請問各位代表,在你們從事扶貧工作的過程當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和挑戰是什麼?然後有沒有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你們又是如何面對的?謝謝。

【李君】這個問題我先來回答。説實話,脫貧攻堅這個事情在基層幹部來講,我們感受是非常深的,特別是貧困戶和非貧困戶之間的矛盾,包括我們過去在當支部書記過程當中就會面對這樣的問題。貧困戶和非貧困戶之間政策有一些差異,在看病、上學等方面,傾斜力度比較大。但是我們怎麼做這個事情,只有給老百姓做工作,引導他們,讓他們知道這個國家的政策,我們是幫助相對比你更困難的人。第二個,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因為我們幹部和老百姓之間有了信任。我是2008年回去在村上幹,幹了十年,一開始老百姓是不相信你的,因為你很年輕,二十多歲黨支部書記,説話也沒有人聽。我們做了很多事之後,老百姓覺得你這個人還是可以的,所以我們説話老百姓還是比較相信,包括我們傳達政策,跟他們講這些東西的時候,他們是比較相信的,所以説實話沒有考慮過放棄,因為脫貧攻堅是我們這一代人,特別是我們基層幹部的一個使命。當了扶貧幹部就肯定要當好,這個事情必須得幹好。所以只有堅持,遇到任何困難,第一給老百姓做工作,第二建立信任基礎。謝謝。

【向長江】我從老家出來40年了,全家都出來了,怎麼又回來了呢?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十八洞村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後,全國工商聯有個“萬企幫萬村”行動,我們作為社會的企業家,還是想回去競選一下村主任,帶領他們幹一幹。因為我這個村是深度貧困村,我回去以後碰到問題了,不是我想象的那麼好,真的,極度貧困,老百姓的思想也落後,他對外面很多事情都不知道,路不通,也沒有自來水。還有最尷尬的是什麼?我到村裏做村主任,我老家的房子已經破舊很多年了,所以到每個村開會,公共洗手間是最大的困擾,幾乎不敢上,跑到山上去,完全不習慣。我二十歲出來了,工作了四十多年,現在回去也不適應。所以還是要扶貧,要帶著責任去,帶著一種很深厚的感情去,怎麼確保把我家鄉的老百姓貧窮面貌改變掉,不論碰到什麼困難,都不能放棄,一定想辦法帶領他們,我相信這些困難一定能解決,我能把一個企業做起來,我就相信能把一個村帶起來。我們通過三、四十年把企業發展起來,現在老家這麼多田、山、土,有這麼多資源,脫貧是一定沒有問題的,這個信心比較足。再一個,湖南省脫貧攻堅政策比較好,出了很多惠及老百姓的政策,我們縣里正在倡導,大家支持社會扶貧,到村裏去,幫助自己村裏改變面貌,所以碰到困難還是能堅持下來。

【趙會傑】其實無論在引導老百姓致富還是脫貧攻堅的路上,我們基層做了大量的工作。説實在的,遇到的挑戰和困難三天三夜都説不完,有很多,但是不能放棄。我們村是非貧困村,條件相對來説好一些,貧困人口相對來説比一般的貧困村要少。總書記説,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扶貧的路上更是一個都不能掉隊。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怎麼辦?坐在家裏想是想不出法子的,只有去他家裏,一遍一遍和他溝通,因戶施策,面對面和他探討溝通,怎麼讓他擺脫貧困。基本上都是這麼一種狀態,我們這邊脫貧,那邊又返貧,是這樣的狀況,雖然是個例,但是也存在,這是最大的挑戰,用老百姓的話説,按下葫蘆起了瓢。我們的做法,就是根據我們的實際,如果他有能力,我們可以給他申請政策性的扶助,搞種植和養殖。借助特色種植的基礎,再讓他小魚綁在大船上去進一步發展。對於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你再好的政策,他做不來,也有這種的,那麼我們就把他們的土地入股,放在合作社裏進行分紅,來提高他的收入。

【曹慶華】我也談談幾點自己工作當中遇到的一些挑戰和困難。我完全同意三位書記碰到的,其實我也碰到這些困難和問題,但是在我鎮裏,我碰到的最大的困難和問題就是咱們貧困戶怎麼脫貧,脫貧了怎麼致富,這是我面臨的最大的困難和問題。我們全鎮是哈尼族人口占數比較多的鄉鎮,同時全鎮99.98%都是山區,是典型的農業大鎮。要如何讓老百姓和貧困戶有增收、脫貧,並且能持續增收到致富,這是最難的,也是最頭疼的。因為全鎮産業基礎薄弱。對這個問題,黨委班子也罷,我也罷,從未言棄,反而把這個挑戰和困難作為我們工作的責任擔當來做。我們黨委班子帶著全鎮的幹部職工,利用半年的時間,深入到村鎮,聽民意,實地調研,用“5+2”、“白+黑”的精神,結合本鎮父老鄉親的意願和地方99.98%山區的資源,規劃了我們的産業發展思路。主要是從這幾個方面推進我們的産業:一是圍繞省裏面的打好綠色食品牌和市裏的綠色普洱建設這個中心,我們依託一山有四季這樣一個立體氣候資源,念好“山”字經,做好“山”文章,培育發展一批以産業、咖啡、蠶桑、紫米為主的綠色生態山地産業。二是我們按照總書記講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充分利用了60.2%的森林覆蓋率這樣一個資源,念好“山”字經,唱好“林”經戲,培育了發展一批林下中藥材基地和林下畜禽養殖基地。三是立足於上海和東西部協作的服務平臺,培育輸出了一批勞務。四是充分利用了墨江縣的山楂、哈尼之鄉、回歸之城和雙胞之家這三張名片,打造了一批旅遊鄉村特色的少數民族村寨。五是立足於現行的國家政策,創新農業經營模式,培育養殖大戶、專業大戶和合作社等經營主體推進産業,促進農民增收。到2017年底,從2014年6845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了去年的9272元,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14.33%下降到了去年的7.83%。謝謝大家。

【襲艷春】這個問題看來幾位代表都有很多話想講,脫貧攻堅這項工作也是不斷解決問題和挑戰的過程。我知道,今天有很多境外的記者,外國記者朋友們、港澳臺記者朋友們來到現場,你們有沒有感興趣的問題要提問?

【鳳凰衛視記者】請問李君代表,我剛剛看到資料上有寫到,你們在全國首創了一個新的模式,請問這個模式的成效怎麼樣?有沒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值得其他貧困地區進行借鑒呢?

【李君】其實我們這個很簡單,我們這個叫以購代捐,我們的口號是讓捐贈者有回報,讓受全者有尊嚴,所謂的尊嚴就是一種精神,就是貧困戶不等不靠的精神。我覺得這個東西從操作層面上講,以購代捐是可以複製的,以前在消費的時候,比如説我們買農産品,我們可以買一些貧困地區的農産品,但是我們是買,是交易,不是去捐助,因為捐助的話是不可持續、不長久的,如果購買的話,通過市場的行為,激發老百姓的內生動力。另外,這個東西也是通過立場行為體現了老百姓的勞動創造價值,通過市場的著向激勵,促進他實現穩定的長效脫貧,而且産品賣的問題,也是産業扶貧當中面臨最大的挑戰。所以以購代捐是可以複製的。

另外,對精神的肯定,對勞動價值的肯定,實際上是可以複製的,而且它沒有地域限制,每個地方實際上都可以做,實際上是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方式的變化。謝謝。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剛才李君代表介紹了以購代捐的方式,激發了很多困難群眾的內生動力,但是我們注意到,其實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很多群眾還是有這種等靠要的思想,請問其他幾位代表,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辦法和經驗,來解決這樣一個問題,來更好地激發睏難群眾的內生動力?謝謝。

【向長江】老百姓中有這樣的人,等政策來給錢,要脫貧。但是我做村主任以後,我是這麼看的。我們不能等,我們只給村裏面老弱病殘、年老的同志可以不做,我們來幫扶你。年輕的人要幹、要做,我們開大會小會,把基礎設施給做好,因為你貧窮有很多因素構成的,大部分是基礎設施不好,路不通,裏面的東西進不去,外面物流的東西拖不出來,如果扛一個竹子拿到市場上去賣,工錢和賣的錢差不多。如果把交通這塊問題解決了,把路修通,你在山裏就可以賣,這種勞動的付出,就很高,不是扛一條竹子,你可以扛一千條、五千條,一個汽車就都拉走了,就這麼來解決。從思想上解決他,你為什麼不能等,你要從內心動力講,如果我不出城裏的話,如果我不是艱苦創業的話,不可能有今天這麼好。我們在初級階段發展自己的時候,特別的苦,比現在的貧困戶還苦,因為很多是勤勞做出來的,我們不能懶惰,不能等。你有地,有山有土有資源,為什麼貧窮?就是沒人管,所以我們也感覺,對扶貧這一塊,村裏面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很重要,要把老百姓的智慧、自信、思想從這裡挖掘,大會小會去開,我們回去前面三個月沒有這種狀態,三個月以後每家每戶,一個組一個組地開會,聽他的意見,再看他的東西,到他房子去看,你現在有什麼東西,你的地在哪,田在哪,全部是荒的,那個草一米多深,他沒有做啊。所以這一塊還是要靠激發他的勞動能力,激發他去創業,去幹。我們每家每戶都要創業,農民也要創業,要不停地去做,把這些道理跟老百姓去談,你在做的過程當中,碰到什麼困難,我幫你解決,沒有電我幫你解決,沒有水我幫你解決,就是公共部分這一塊,作為國家也好、政府也好,村委會也好,要為老百姓把基礎設施的問題給解決掉。

【趙會傑】其實等靠要的思想,我們也不回避,因為確實是發生了,有很多人當時確實有這種想法。我們也意識到,這個局面急需要改變,國家的幫扶是必不可少,但是我們意識到,激發他的內生動力才是最重要,窮人也要有志氣。我們反反復復和貧困戶、和相對貧困的群眾説,窮人也要活的有志氣、有尊嚴,怎麼讓他有志氣、有尊嚴地生活,就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激發他內生動力的一部分。我們也都知道坐吃山空不如自力更生,別人給你輸血也能救命,但是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作為自己有造血功能,才能起死回生,長命百歲。

説一個故事,雖然是一個個例,也是我們做的一項工作。我們村有這樣一個家庭,男主人是腦血栓後遺症,完全沒有勞動能力,只是基本的生活能自理。兒子從出生就重度殘疾,肢體嚴重畸形,並且完全沒有語言能力,從一齣生就沒有下過床,到現在已經二十九歲了,還在床上歇斯底裏地嚷。女主人是我們全村身體最矮的一個成年人,只有1.35米,這樣的家庭,大家可以想象日子多麼艱難。我們也為他們做了不少工作,包括申請低保,包括臨時救助,包括民政方面的物資救助,但是遠遠解決不了他們的根本生活需求。就像我説的,這是輸血,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怎麼辦?我們多次去他們家,替他想辦法,和他溝通,怎麼樣破解這個難題,走出這個困境。

他們的女主人老是説,我的家庭這樣,我自己的身體又這樣,我真的什麼都做不來。我説沒關係,我們幫你。怎麼幫?申請貸款,她自己想養豬,説養豬可以,我們給她確定了一個方向,不是喂飼料的豬,而是農村養的那種土豬。我們幫她申請了貸款,蓋起了豬舍,又請了技術人員對她進行技術指導,她自己買了母豬和小豬崽,就搞起來了。説實在的,她是非常糾結,我們很多時候去她家走訪的時候幫助她加工飼料。到現在,女主人那種生活的志氣被徹底激發出來了,三十公斤的糧食袋子,我們正常人有可能一下子都扛不起來,她現在自己扛起來就走。她自己也説,國家也好、村也好,這麼幫我,我沒理由不幹。她去年搞了一年的特色養殖,我們又幫助她抓了一些鵝,也是用農村的土方法飼養鵝,賣鵝蛋,銷售非常好,去年已經脫貧了。看到這個家庭的變化,説實在話,我心裏也高興。在這條路上,經驗也好、做法也好,我們做了應該做的。我們想讓貧困人口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需要我們實實在在地付出行動。謝謝。

【李君】我們村也有例子,兩口子都是殘疾人,女的是肢體殘疾,男的是智力殘疾。以前老婆365天有300天睡在床上的,按理説他是完全可以享受兜底政策的人。但現在,他早上五點起床,掃地、打豬草,喂雞喂鴨喂豬,對生活充滿了陽光,充滿了希望,所以説沒有窮人,只有懶人。而且扶貧不扶懶。我總結,我們村上有幾個方面,首先是讓他有榮譽感,我們岫雲村在成都開了一個扶貧體驗餐廳,全部産品來自村裏老百姓一家一戶生産的,店裏的工人也是村裏的,你説他有沒有榮譽感?他講岫雲村的話,賣岫雲村的産品,講岫雲村的故事就有榮譽感。要讓他嘗到實實在在的甜頭,讓他賺到錢。以前為什麼殘疾人沒有動力?因為他的東西賣不出去,他的東西沒有銷售渠道,但是現在打通了銷售渠道,他就不需要擔心這個東西賣給誰和賣多少錢的問題,讓他的勞動體現更多的價值。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以前一頭豬,兩百塊錢一個小豬崽讓他養,但他不一定養,因為他養出來不知道賣多少錢,像今年的價格養出來可能還虧本,還不如不養。所以有時候不是因為他懶,是因為一家一戶的老百姓,特別是貧困戶,他沒有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所以我們更多的要從産業的通道上,怎麼幫他賣出一個好的價格來考慮,讓他嘗到實實在在的甜頭。同樣給兩百塊錢,第一個方式我們是先給他們兩百塊錢讓他買個小豬崽,另外一個方式是小豬崽我不會先給你錢,你養,養好了,我能讓你賺一千塊錢,我還獎勵你兩百塊錢。同樣是兩百塊錢,一個先給,一個後給,我們的引導方向確實是兩個極端,第一種方式是養懶人,第二種是激勵你當一個勤勞的人。我們從基層層面講,我們村上也開展四個好的評選,第一是道德誠信要好,不管你窮還是不窮,道德層面上要有保障。第二是精神面貌要好,穿衣服要很乾淨很整潔,要有精氣神。第三是清潔衛生要好,清潔衛生再怎麼窮房前屋後,被子要洗的乾乾淨淨。第四是産業發展好,這四個好,我們每年要抽時間,組織老百姓和代表到每家每戶看的。用我們俗話來講,有的人,特別是老百姓,臉面的思想是比較重,我們就抓住他要臉面的思想,比如他家裏的清潔衛生搞得不好,我們就讓很多老百姓去家裏面去看,一看過後,就覺得以前沒有人看就這樣,看的人多了,他還是要面子的。所以第一從物質層面,第二從精神層面,雙輪驅動,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地發展産業,沒有後顧之憂,有積極向上的能力。所以脫貧的事情,特別是在老百姓來講,一定可以實現長效的、穩定的、有尊嚴的脫貧。謝謝。

【向長江】我在村裏發現一個問題,等靠要的思想是有,但是也不是他們自己要想的目的,為什麼等呢?就是找不到一條門路,去打工,沒有文化,在外面很怕,在家裏又找不到賺錢的門路,他去打工比自己做還要好一些,在外面做工一天兩百塊錢,在家裏好像賺不到這些錢,現實的條件在那裏。那麼怎麼辦?就是給他找到一條門路,怎麼讓你脫貧致富,比你自己不做要好,你自己想做什麼?找到路以後,現在還沒有錢,他是貧困戶,就是給他輸點血,不然他不跟你走的。比如我現在要一萬塊錢,能夠買五百隻鴨,你要幫他解決,國家有一個金融扶貧,是國家貼息的,我們村把所有的貧困戶,貸了一萬到五萬塊錢不等,你做多大就給你貸多大的錢。為什麼説脫貧呢?還是在這裡,為什麼以前沒有呢?因為以前沒有人來帶,沒有這種扶貧的資金注入,他不能啟動的。以後在扶貧的時候,要注意這個問題,一定要用好國家的金融扶貧的政策,它是貼息的,老百姓借一萬塊錢,他一定要還的,可以慢慢還,不要利息,這一塊對脫貧也加快了步伐。

【曹慶華】我也説兩句。這個問題確實是脫貧攻堅當中遇到的困難問題,也是一個挑戰。總書記去年6月23日,在山西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講到,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我覺得這是真實的、具體的、形象的説出了基層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不積極上進、等著靠著要著的情況。針對我們聯珠鎮來説,這個是存在,而且過去還比較嚴重。這一塊,也是我們脫貧當中阻礙脫貧致富的一個大的問題。

我們採取了這樣幾個措施,推進這個工作,也有了一些良好的效果。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推進這個工作。主要是扶志和扶智的結合,一個是從思想上扶志氣,第二個從智力上扶技能。在思想上扶志氣方面,我們主要是開展四個活動,一個是增進感情的活動,比如説我們聯珠鎮,充分利用了全鎮1805人的一對一挂鉤戶的資源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同溝通長聯絡,增進從生疏到接近,到熟悉,最後到信任。這樣的前提下,咱們貧困戶就會聽你説的話,去幹你安排的事。第二個,剛才李書記他們做的那樣,樹典型,評先進,在一個村裏、組裏面,通過這樣一個活動,讓貧困戶比做爭富、正面攀比,樹立進取心。第三個,開展自強、誠信、感恩的宣講實踐活動,讓我們的貧困戶認識到黨的政策來之不易,我要搶抓這個機遇去脫貧致富奔小康,這樣一個爭取意識。第四個,我們開展了扶貧脫貧承諾,也就是説,貧困戶和挂鉤戶之間簽訂一個脫貧的承諾,因為有了信任,貧困戶有了方向、有了目標、有了壓力,有了責任,觸動他要實幹、苦幹、加油幹的動力,從你叫我幹變成我要幹,你叫我做變成我要做,你叫我脫貧變成我要脫貧的思想意識,這是在扶志氣上。

扶智慧上,就是扶技術,主要是培訓種植業和養殖業的技能,二是加大培訓勞務輸出技能,這個能力的提升培訓。三是培訓農村新型管理模式的能力,讓貧困戶覺得,我能幹,我會幹,樹立起這樣一個自信心,來觸動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所以,現在我們鎮裏,從過去等靠要的思想,有了很好的轉變,而且正在形成要我幹變成我要幹、要我脫貧變成我要脫貧的這樣一個正能量的積極向上的環境,正在努力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襲艷春】外國記者朋友們,你們有關心的問題嗎?

【海峽時報記者】脫貧問題,你們覺得最硬骨頭的、最難解決的是什麼?尤其是遙遠的草原上、山上,有什麼新的措施來解決嗎?

【向長江】時間越到後面,越是難啃的骨頭了,越到後面貧困程度越高,該脫的條件好的就脫掉了。我認為這個骨頭,我們的國家在2020年之前應該能全部脫掉。我的建議來看,第一是國家政策好,我們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包括邵陽市政府,把扶貧工作擺在重中之重,全體力量,包括社會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利用一切可以的資源,全部參與扶貧,這是從大的政策方面來看的,國家很重視。從老百姓本縣的角度來看,他自己也知道,一個國家對特別深度貧困的地方已經實現了移民搬遷,就是不適宜生存的地方,把他搬下來了,集中建房,集中安置,並且集中給他們找到就業,把最難啃的骨頭給啃下來了。第二部分,大病的問題,從國家層面來説,有大病救助,我們作為人大代表,在人大會上也在呼籲,加大對大病救助和醫療保障報銷的比例,新農合把這個比例給提高,老百姓只要把病的這一塊解決掉,脫貧沒有問題,致富還要想想辦法。

【李君】我們村不是什麼草原,我説一下我們山區的情況,我覺得最大的問題還是因病的群體,現在因病的群體在建檔立卡貧困戶當中佔的比例非常大。現在是這樣的情況,我們不是等老百姓,因為現在有個臨界的群體,不是説等這個群體得了病,變了貧困戶之後再幫他解決扶貧的問題,我們應該是從政策的保障上,比如説提高醫療報費的標準,提高大病救助的比例,不要讓他因病返貧,這也是總書記在成都開座談會講到的一個很大的問題,這一塊就是比較大的難啃的硬骨頭。這次作為人大代表,我們提了建議,很快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回復。包括這次機構部門的改革,我們也看到非常大的一個改革,就是對農村看病問題的很好的解決方案。我相信,在這個問題上,特別是因病這一塊,隨著下來這幾年的政策調整,應該很快能夠得到解決,而且不管對醫療行業來講,還是對農村老百姓來講,都是普遍關心的問題,這是能夠得到解決的。

【趙會傑】作為一個從草原來的代表,我聲明一下,我的那個村子是農業村,不是牧業村,但是我也以我是草原人而自豪。我們村雖然説貧困人口少,但是我剛才已經説了,越到後來,骨頭越硬,攻難克艱的任務也越艱巨。我也同意李君書記和向主任的説法。我們村也在想辦法走出這個困局。總書記在我們內蒙代表團的時候講了三條,大家可能也都知道,第一條就是讓我們紮實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實際這也是為我們村指明了一條出路。根據我們村現在的産業發展狀況,我們決定,回去之後,第一繼續擴大種植面積,擴大特色種植的市場。第二是借助國家這麼多優惠政策,我給總書記彙報的時候用了一句話,我説這麼多好政策,總有一款適合你,發展的路上,隨時隨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在脫貧攻堅的路上,也不可避免地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但是國家的大政方針指導我們,我們只要不走錯,加上我們自己的努力,找到適合我們自己發展的路子,帶領老百姓致富。俗話説,大河有水小河滿,在我們帶領老百姓整體致富的同時,貧困戶的收入也是水漲船高,也就是説,在大家致富的路上,貧困戶脫貧致富也不是一件難事。謝謝大家。

【曹慶華】剛才這位記者所提的問題,確實越到最後越是硬仗,越是硬骨頭。對我們鎮裏來説,我們分了兩部分走,比如説勞動力緊缺,這樣的一部分貧困戶用國家社會兜底這個政策來解決,而貧困戶部分,比如説山區,我們全鎮99.98%都是山區,但是我們産業基礎已經布好了,基礎設施交通改善了、,人居環境有了提升,現在黨中央、國務院在不斷加大脫貧攻堅的政策支持,特別是這次總理工作報告當中又提到了一個最典型的,在醫療保障方面又加了40塊,來提高醫療保障。在基礎設施,産業基礎都有了一定基礎的時候,在國家加大這方面投入以後,在基礎收入方面是沒有問題的。近來,我們正在加大社會保障,關鍵是教育、養老和醫療,醫療這一塊有了保障,教育這一塊,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和政策的支持,最後這塊骨頭,我們是有信心、有決心能夠啃下來,一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同全國、全省、全市同步脫貧出列,走上美麗富裕的康莊大道。

【襲艷春】時間過得很快,馬上就要一個小時了,我們最後一個提問的機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我們看到,這幾年脫貧攻堅確實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但是當我們到具體扶貧點看的時候,發現留守在那邊的大多數還是一些老人和兒童,年輕人非常少,這種“空心化”情況很讓人擔憂脫貧攻堅的可持續性。我想問一下各位代表,你們在工作當中有沒有遇到過這種問題?我們又能採取哪些措施,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為我們的脫貧工作做奉獻?

【向長江】我有感受,我一回去,全部都是老人,八個生産隊都是老人。怎麼辦呢?我把自己的産業工人帶回去?不可能,臨時搞一下還可以。我們肯定就要開會,把家裏沒有出去務工的,在家裏的人,都用起來,有些人在外面沒有找到固定工作,時而回家,有些是固定在家的。我回去以後,把這個組裏的班子調節一下,組長一定要有文化,身體好,能帶領大家一起幹的才能做組長。我們爭取是三年,這個組長干三年,不好的再給你換,先把他組織好。通過組長,每個組要組織一兩個年輕人回來,到村裏來了,要做事了,通過這個辦法。2014年6月份開始任職,2015年正月初二就開會,因為打工的都回來了,真的是“空心村”啊,都是老人和小孩,有的老人在家裏帶三四個小孩,他們兩年都不回來,父母都不看,我們叫團拜,就是想把他們留下來,我回來了,帶領大家脫貧致富,搞産業建設,另外國家政策這麼好,我們有資金方面的支持,看有沒有意向留在農村發展的。如果你在外面做老闆的,不要回來,你還是外面賺錢,鼓勵你到外面發展,不一定把所有的人都拉回來,全部拉回來幹什麼?哪有事做啊?他在外面打工一年五六萬塊錢很好的,他回到村裏沒事幹了。在外面找不到事的回來,我們一起來幹。從脫貧這一塊,一戶只要有一個就業,就不貧困,如果一家裏有五口人,父親和母親在家裏,三個兒子在外面打工,一定不貧困,你不要他回來,關鍵是你把小孩怎麼教育他,村委會把這個擔子擔起來,幼兒園、讀書這一塊給承擔起來。要回來的人做什麼?你要把基礎設施改善了,我們農村有你大有作為的時候了,鼓勵在外面的同志來我們村裏發展,現代農業的時候,他才會來的,不然他不來的,農村的人口在逐步減少,很多打工掙了錢的,把小孩帶到縣城裏讀書去了,家裏學校都是空的,所以對“空心村”的問題,這不是一個壞事,鼓勵他們進城,同時也鼓勵對家鄉有情感的想來家鄉發展的同志回來發展,我們把家裏的建設搞好,願意留在家裏的人給他幹。

【襲艷春】因為時間關係,我知道很多記者朋友也有關心的問題,會後可以單獨和代表們交流。不知道大家的感受怎麼樣,我作為今天的主持人,聽四位代表講我們的扶貧故事,聽得津津有味,聽到了很多過去不知道的情況,不了解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不僅聽到了他們坦誠了目前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我還聽到他們提到了尊嚴,提到了志氣,包括最後談到了鄉愁,相信更多人會有回到農村的信心。所以,脫貧攻堅工作真的是個進行時的工作,真的也需要媒體朋友們給予更多的關注。相信四位書記,包括我們的主任們應該也會歡迎記者朋友們到他們那兒去看一看的。再次感謝四位代表,也謝謝大家,今天的見面會到此結束。

【李君】空心化”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我們要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到農村去,包括去年2月12日總書記召開座談會説“年輕人好好幹”,這一步的精準扶貧,下一步的鄉村振興,都需要有思想有文化的年輕人回去,我認為不是需要所有年輕人回去,一個村的資源不可能承載所有年輕人的夢想。比如一個村有15%-20%或者30%比例的年輕人回去,另外一部分人實現到城鎮化的進程,因為現在我們也在講城鎮化。所以有一部分的人,對農村有感情,他從農村走出去,了解農村,對農村有感情的人回去農村建設。另外在産業發展方面,我覺得也不至於説可持續性的問題,我們現在60後、70後,特別是農村一代人,很多沒有讀過大學的,現在在外面務工,實際上是解決他現在的問題,但我相信到了六十歲以上,他沒有辦法依靠體力在外面謀生的時候,還會回到農村。所以我們做的産業,一定要因地制宜,比如七十歲的老年人,搞現代化、規模化的東西搞不了,但是他可以一家一戶的喂豬喂雞喂鴨,這是傳統的行業,不需要學什麼技術,是老把式了,這種東西實現可持續化發展。另外一方面,包括我們縣、我們市,以前我當支部書記的時候,我算全縣最年輕的,現在已經不是了,現在很多比我年輕的,因為有個示範效應,有個帶動效應。比如現在我們村換屆的時候,就要求村幹部的年輕化。再有很多人看到,李君同志在村裏搞得還可以,看到了機會,也回村上去搞,第一當村上的幹部,第二是幫助村上發展産業,所以我覺得示範效應從返鄉創業,從下一步的農村發展,不一定是所有年輕人回農村去,一定是先看到機會的人。40年前改革開放,當初下海擺攤的人都發了財,現在農村的鄉村振興,精準扶貧,只要你有眼光,看到農村的發展機遇,他敢於吃螃蟹,相信不管是現在的精準扶貧,還是下一步鄉村振興,都有機會的,不會存在説以後農村就沒有人,每個地方都不一樣,至少在我們廣元,在我們蒼溪縣的地方,農村還是一幅美好的生活畫卷,還是非常美好的,而且我也不相信農村以後一個人都沒有,而且我希望以後上了年齡的人都回到農村去,六十歲以上的人在城裏面幹嗎,農村的交通條件也好了,看病的問題也解決了,上學的問題也解決了,六十歲以上退休,到農村去頤養天年,自己種點地,養點家禽還能鍛鍊身體,空氣也好,吃得好、喝得好,有什麼不好?所以我覺得未來農村的“空心化”隨著這個時代的變化,現在來看可能會存在“空心化”的問題,但過再過十年二十年,農村一定會成為讓人嚮往的地方。謝謝。

【趙會傑】我補充一句,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這個梧桐樹實際就是我們的産業,鄉村振興戰略對我們來説不單是要産業興旺,鄉村戰略政策大家也都懂,生態宜居,鄉村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這是一個大方向。我相信,只要我們把産業做強做大,既能留住他身,又能留住他心,他會回來的。我同意李君書記的話,空心現象只是暫時的,未來的農村是你想去的地方。我相信!

【襲艷春】因為時間關係,我知道很多記者朋友也有關心的問題,會後可以單獨和代表們交流。不知道大家的感受怎麼樣,我作為今天的主持人,聽四位代表講我們的扶貧故事,聽得津津有味,聽到了很多過去不知道的情況,不了解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不僅聽到了他們坦誠了目前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我還聽到他們提到了尊嚴,提到了志氣,包括最後談到了鄉愁,相信更多人會有回到農村的信心。所以,脫貧攻堅工作真的是個進行時的工作,真的也需要媒體朋友們給予更多的關注。相信四位書記,包括我們的主任們應該也會歡迎記者朋友們到他們那兒看一看的。再次感謝四位代表,也謝謝大家,今天的見面會到此結束,謝謝。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