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青島“藍色經濟”動能增強

2018-03-31 18:3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青島3月31日電 題:青島“藍色經濟”動能增強

新華社記者蘇萬明

依海而生、向海而興的青島,近年來在良好的海洋科研和産業基礎之上,“藍色經濟”動能不斷增強、潛力加快釋放。

近日,2017年青島海洋經濟統計公報和2017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發佈,青島當年海洋生産總值實現2909億元,同比增長15.7%,佔青島市GDP比重達26.4%,較2011年提升9.6個百分點,年均提升約1.6個百分點;拉動青島市GDP增長3.9個百分點,比2016年提升0.4個百分點。

如今,青島聚集了全國30%以上的海洋教學和科研機構、50%的涉海科研人員、70%的涉海高級專家和院士,形成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國家實驗室、黃海水産研究所等海洋科創中心。

傳統的海洋旅遊業成為青島“藍色經濟”的重要支撐。2017年青島濱海旅遊業實現增加值546億元,佔全市海洋生産總值18.8%,位居各行業之首,已逐漸發展形成涵蓋休閒度假、文化、康養、研學等9大業態的“全域”旅遊格局。據介紹,青島去年初被列入郵輪旅遊重點支持城市。

海洋設備製造業已成為青島“藍色經濟”重要增長極,而傳統的海洋交通運輸業正煥發新生機。去年12月3日,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在“以星芝加哥”輪作業中,單機平均作業效率達到39.6自然箱/小時,一舉創出全球同類碼頭單機平均作業效率最高紀錄,且全面超過傳統人工碼頭作業效率。“相比傳統碼頭減少工作人員70%,提升生産效率30%。”青島新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連鋼説。

即使在傳統的海洋第一産業領域,青島近幾年也在不斷增加新動能。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領銜的技術團隊,去年在青島培育出首批“海水稻”,測産結果達到最高畝産620.95公斤,遠超300公斤的預期。

如今,以“藍色經濟”為主導的青島市“一谷兩區”(藍色矽谷、西海岸新區、高新區),正在加快形成以“藍色經濟”為特色的發展方式,不斷優化經濟結構、增強增長動力。其中,西海岸新區去年海洋生産總值已佔青島市的近四成。

此外,海洋國家實驗室全球第三條大洋科考船“夢想號”將於2021年下水;全球海洋科研領域最快的2600萬億次/秒高性能科學計算與系統倣真平臺正式啟用;來自5個國家的20多個團隊正在開展“中國藍色藥庫開發計劃”,使用高通量技術加緊從化合物中篩選發現新藥物;“蛟龍”號將於2020年6月執行環球航次;“七龍探海”立體深海探測網絡正在加快構建……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