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聞辦就《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舉行發佈會

2018-04-03 12:24 來源: 中國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 孫宇 攝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8年4月3日(星期二)發表《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並於當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白皮書有關情況。原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陳宗榮、原國家宗教事務局新聞發言人肖虹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言人襲艷春出席,並答記者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言人襲艷春展示《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 中國網 孫宇 攝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言人 襲艷春】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今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佈會,向大家介紹白皮書有關情況。

首先,我先介紹一下出席今天發佈會的發佈人。他們是原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陳宗榮先生,原國家宗教事務局新聞發言人肖虹女士,我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言人襲艷春。首先,我先就白皮書的主要內容作一個簡要介紹。

《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 中國網 孫宇 攝

《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是中國自1997年以來在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方面發表的第二部白皮書,以大量數據全面客觀介紹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中國在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白皮書全文約8000字,由前言、正文和結束語三部分組成。正文分五個部分:一、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二、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的法律保障;三、宗教活動有序開展;四、宗教界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五、宗教關係積極健康。

白皮書指出,宗教是人類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妥善處理宗教關係,使之與時代相適應,遏制宗教極端主義,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中國結合宗教發展變化和宗教工作實際,汲取國內外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走出了一條依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促進宗教關係和諧、發揮宗教界積極作用的成功道路。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明確指出,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中國將一如既往地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團結信教和不信教公民努力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以中、英、法、俄、西、阿等語種發表。

我先介紹這些情況,下面請陳宗榮先生致發佈詞。

原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陳宗榮做介紹 中國網 孫宇 攝

【原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 陳宗榮】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好!

很高興和大家在這裡見面,非常感謝大家對中國宗教狀況和宗教政策的關心。

1997年10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了《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白皮書,首次向世界介紹中國尊重和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狀況。從那時到現在20多年過去了,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取得了重大進展,宗教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積累了許多重要經驗,逐漸形成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中國特色。在回答大家提問前,我願意從四個方面就這些特色簡要介紹一下,以方便大家了解。

第一,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紮根于深厚的歷史文化土壤。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除了組織性、制度性較強的幾大宗教外,還存在大量的民間信仰。除了道教和民間信仰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外,其他都是由國外傳入。受“多元通和、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等中國傳統文化的長期浸潤,中國宗教形成了愛國、理性、人文、包容、中道、勸善導俗的鮮明特質,這與西方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宗教特點有顯著區別。中國歷史上從未發生過宗教間的戰爭,也從未因宗教問題引發規模性的戰亂,這與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不斷因宗教問題引發衝突戰亂形成鮮明對照。

第二,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得益於正確的政策法律。

中國的宗教政策法律具有十分鮮明的特點,具體而言:一是尊重宗教自身規律,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宗教問題,認為宗教是人類社會一種客觀、普遍的社會現象,只要信教群眾有需要,就應該鄭重對待、依法保障,不以主觀好惡為標準,不因個人意志而轉移。用一個詞概括就是“客觀”。二是對所有宗教一視同仁,不會偏袒某個宗教,也不會歧視某個宗教。在政策法律上,任何宗教都不能超越其他宗教享有特殊地位,任何人也不能因為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使其權利和義務受到影響。用一個詞概括就是“公平”。三是既保障信仰宗教的自由,也保障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既保障信仰這個教的自由,也保障信仰那個教的自由;既保障過去不信教現在信教的自由,也保障過去信教現在不信教的自由。在多數群眾不信教的地方注意尊重和保護少數信教群眾的權利,在多數群眾信教的地方注重尊重和保護少數不信教群眾的權利。用一個詞概括就是“平衡”。四是主張以“導”的理念和態度對待宗教,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打擊犯罪,管控調疏、綜合施策。在注意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的同時,也注意防範宗教的消極因素。用一個詞概括就是“全面”。

第三,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發展于豐富生動的宗教工作實踐。

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宗教工作,將宗教問題始終作為治國理政必須處理好的重大問題,將宗教工作作為全局性的工作,制定專門的政策和法規、設立專業的機構和隊伍,謹慎處理宗教問題、依法規範宗教事務、切實保障宗教界合法權益。同時,針對不同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特點和宗教方面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與時俱進,及時總結宗教工作經驗教訓,不斷豐富完善宗教工作理論、方針和政策,以增強宗教工作的時代性、針對性、有效性。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宗教工作提上了更加重要的議事日程,召開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改革優化宗教工作體制,開創了宗教工作新局面,營造了既有秩序又有自由、既有穩定又有活力的良好氛圍。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宗教工作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如宗教工作的本質是群眾工作,衡量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是能否將信教群眾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正確認識和把握宗教社會作用的兩重性,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構建積極健康的宗教關係,有重點地做好各宗教工作,支持宗教界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等,這些都為做好新時代宗教工作、更好地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四,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收效于宗教界的自省自立自強。

隨著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實,中國宗教界自身建設不斷加強,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的公民意識、法律意識、政治意識顯著增強,宗教組織的自我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程度不斷加深,不同宗教相互尊重、相互學習,開創了“五教同光 共致和諧”新境界。一是從整體上看,中國宗教處在由追求量的增長轉向注重質的提升的階段,聚焦堅持中國化方向,著力加強思想建設、文化建設、制度建設、組織建設、人才建設。二是積極服務社會,熱心從事公益慈善活動,在扶危濟困、利益人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贏得了社會的好評。三是勇於履行社會責任,自覺維護宗教和睦與社會和諧,維護國家安全和民族團結,旗幟鮮明地同宗教極端主義劃清界限,堅決反對一切利用宗教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四是廣泛開展國際交往,積極參加不同信仰、不同文明交流,促進民心相通、文化相融、文明互鑒,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和智慧。

總之,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真誠的,是立足國情的,是行之有效的。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我們有著自己的中國經驗。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言人襲艷春邀請記者提問 中國網 孫宇 攝

【襲艷春】

謝謝陳局長的介紹。下面我們就進入答問環節,因為今天來的外國記者比較多,所以我們安排了全程的英文同傳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發佈內容。按照慣例,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請大家提問。

央視記者提問 中國網 孫宇 攝

【央視記者】

請問為什麼要發佈這份白皮書,主要有什麼考慮?謝謝。

【陳宗榮】

我們第一個白皮書是1997年10月發佈的,從1997年到現在已經20多年過去了,1997年的白皮書當時是以大量的事實全面介紹了中國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的一些真實的狀況,向國際社會提供了一些很翔實的數據和情況,為國際社會了解中國宗教和宗教政策提供了權威的信息。

這20多年中國發展變化非常快,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很大,中國宗教狀況也變化很大,五大宗教的面貌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我前面也説了,五大宗教處在由追求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的轉變的過程中。因此,我們覺得有必要再發一個白皮書,把中國宗教20多年來的發展變化,特別是在近些年來,在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方面,促進宗教關係和諧方面,還有五大教自身建設發展方面一些新的重大的變化向國際社會做一個介紹,也闡述我們的一些觀點,發表這個白皮書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在保護和促進人權方面的高度重視,也體現了在國際人權領域中國政府是主張對話而反對對抗的真誠願望。

謝謝大家。

路透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孫宇 攝

【路透社記者】

我的問題是與梵蒂岡簽訂協約的問題,近期是否會達成有關主教任命方式的協議並進行發佈,如果不是,那麼目前最大的障礙是什麼?謝謝。

【陳宗榮】

這個問題請我的同事肖虹女士回答。

原國家宗教事務局新聞發言人肖虹 中國網 孫宇 攝

【原國家宗教事務局新聞發言人 肖虹】

可能您也知道,中梵關係一直在保持接觸,我們也就一些問題進行了積極深入的探討,中方一直都是抱著誠懇的態度去改善中梵關係,也一直為此做出努力。我們也願意和梵蒂岡同向而行,共同推進建設性的對話,共同為改善雙方的關係不斷地去努力。謝謝。

【人民日報記者】

我的問題是2016年全國宗教會議結束後,對中國的宗教政策有不同的解讀聲音,説中國的宗教政策收緊了,請問這種説法對嗎?中國政府對待宗教的政策是否會有變化?

【陳宗榮】

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全國宗教工作會議,我前面説了,這個會議是2001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15年之後召開的又一次在宗教工作方面的重要會議。這次會議非常重要,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就宗教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會後我們通過不同渠道聽到有人反映,中國宗教政策是不是收緊了,是不是要對宗教加強控制了等等,我想借這個機會説明兩點:

第一,中國的宗教政策具有穩定性和連續性。自從1978年改革開放,恢復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後,中國宗教政策就一直堅持了一些核心的價值觀、基本的理念、基本的原則、基本的政策,這個核心價值觀、基本的理念就是要實行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所以中國共産黨長期以來實行的就是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這麼一個基本政策。國家也把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寫入了憲法,憲法第36條裏有一個明確的表述和規定。這個核心的價值觀、基本的理念和基本的政策一直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所以説它的核心是沒變的。

第二,中國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也具有發展性和創新性,集中的體現就是在這次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還有這次會議後我們也修訂了《宗教事務條例》。從政策上、法律上對宗教政策和法律作了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針對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進行了新的完善。對待宗教要堅持“導”的態度,既不能簡單的控制宗教,企圖使宗教儘快的消亡,也不能簡單的放開宗教不管,而是要採取既有保護,又有管理,既有引導,又有服務這樣的綜合態度。另外提出要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也就是讓我們五大教更好的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要在這方面努力。另外也提出了構建積極健康的宗教關係,五大教的關係本來已經處在一個和諧的狀態,但是受國際國內一些大背景的影響,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這樣也是在構建五大教的關係方面,還要進一步促進。另外,也特別提出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的水平,在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裏增加了很多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和維護宗教界合法權益的內容。比如説《條例》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為宗教界提供公共服務,包括要讓宗教活動場所能夠通路、通電、通水、通廣播電視等等,就是要提供公共服務。另外還規定宗教教職人員依法享有社會保障的權力,不管是哪個教的教職人員,不管是在家的也好,還是出家的也好,都要跟其他的公民一樣享受社會保障,比如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等,還有享受低保等等。

另外,也規定了宗教活動場所和宗教院校可以取得法人資格。因為宗教活動場所以前沒有明確取得法人資格,這樣他們的合法權益沒法得到保護,他們的財産沒法登記在宗教活動場所的名下,所以説宗教活動場所的合法權益經常受到侵犯。另外,明確了要求將宗教活動場所的建設納入城鄉土地總體規劃。因為現在中國發展很快,城市建設也很快,條例要求在城市規劃時就要把宗教活動場所的建設規劃進去,要不然城市建設完成了以後,信教群眾如果需要一個活動場所,再去建設的話就跟規劃相衝突,建不了,所以説要提前規劃進去。因此可以説中國宗教政策是既保持了穩定性和連續性,又根據新的實踐要求不斷進行充實和完善,在闡述宗教理論政策上,黨和政府的態度更鮮明了,觀點更加明確了,措施更加有力了,更符合時代的要求,也更符合形勢的發展。

關於這個問題,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德國媒體記者提問 中國網 孫宇 攝

【德國電視二台】

請問中國和梵蒂岡之間的協議到時候會不會形成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比如説由哪方來決定主教的任命,以及如何處理地下教會等等?謝謝。

【陳宗榮】

這個問題繼續請肖虹女士來回答。

【肖虹】

看來大家對中梵關係真是非常的關注,我也能理解到你們的關注實際上代表著你們背後的廣大受眾對這個問題的關注,我也非常感謝大家對中國宗教、中梵關係的關注,但是有關中梵關係的具體信息和內容,我也沒有更多要補充的了。但是您是德國電視臺的記者,就中德的交流,我倒可以給你介紹一點情況。2016年我們和德國基督教界開展了一個不同宗教文明信仰的對話,效果非常好,達成的協議就是今年我們要繼續舉行這樣的一個對話,今年5月份在上海,到時候歡迎您去參加。謝謝。

中新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孫宇 攝

【中新社記者】

白皮書中提到,我國現有信教公民近2億,較之前1997年白皮書的1億人數有較大的增長,請問原因是什麼?謝謝。

【陳宗榮】

1997年白皮書公佈1億人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先生在和巴基斯坦、印尼伊斯蘭教代表團,在接見外賓的時候提出的。他當時説,中國的宗教徒有幾十萬,如果加上在家裏信教而不到寺廟裏去的就更多,他説差不多1億了。從那個時候一直到1997年發表白皮書的時候,我們都是採用了周恩來總理的説法。所以我想就這個問題説明兩點:

第一,這個説法本身就是一個統計加估計,是一個大概的數字,而且當時中國的總人口是6億多人,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到現在中國的總人口已經增長了一倍還多,到13億多人,所以人口有大量的增長。由於各種原因,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再加上人口的增長,信教人數增長是很自然的事。

第二,特別是改革開放恢復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後,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越來越大,各個宗教都有一些增長,很自然的事。所以現在再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那個説法就不符合現實情況的發展。現在白皮書説的近兩億人的數字是我們五大教根據自己的統計有一個數字,再加上學術的研究機構、統計機構、抽樣調查,兩方面比對得出的數字,這個數字是得到各方面基本認同。近兩億是基本上要經常去宗教活動場所、參加宗教活動的宗教徒的數字。

對這個問題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華爾街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孫宇 攝

【​華爾街日報】

有兩個問題。關於中梵關於我再補充一個問題,目前很多專家都指出,目前解決的時機,掌握在中方手中,梵蒂岡方面在等待中方做出最終的確認。請問中方為什麼還沒有最終確認談妥這個事情,有什麼因素導致此事尚未最終達成?謝謝。

【陳宗榮】

關於中梵關係肖女士已經作了兩次回答,我想這裡針對你的提問再説明一下。中梵改善關係是雙方的願望,從政府角度來説是始終保持著一個改善關係的真誠願望,而且中國政府始終作出了實實在在的努力。目前,中梵雙方有著暢通有效的渠道,有些什麼問題會通過這個渠道去商談、協商,所以説在這兒我們也希望梵蒂岡和中國政府能相向而行,就進一步改善中梵關係進一步做出努力,這也是關於中梵關係再説明這一點。謝謝。

【香港大公文匯報記者】

佛教借教斂財行為在社會上産生了負面的影響,請問你們具體採取了哪些措施來治理佛教、道教的商業化問題?謝謝。

【陳宗榮】

佛教和道教商業化問題是中國社會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因為商業化的傾向越來越嚴重,具體的表現有這麼四個方面:

第一,投資建造大型露天宗教造像和寺廟,通過這個方式來聚斂錢財。第二,將寺廟和宮觀作為一個賺錢的工具,把它承包甚至推向資本市場,要打包上市。第三,一些不是佛教的寺廟和道教的宮觀舉行佛教活動、道教活動,來收取門票、收取佈施,亂設功德箱、亂燒香、亂放生等等,通過這個方式來賺錢。第四,一些佛教的僧人和道教的道士受商業化的影響,戒律鬆弛、追名逐利,通過各種方式追求錢財。

佛道教商業化為全社會所詬病和指責,其實佛教和道教商業化受傷害最深的還是佛教和道教自身,我們了解了有三個方面:第一,本身這種商業化的方式侵害了佛教和道教自己的權益,因為他們拉走了很多的信眾,很多信眾把佈施給假僧假道,或者把寺廟當成盈利場所的這些人,自然侵害了他們的合法權益。第二,損害了佛教和道教的社會形象。佛教和道教商業化的行為跟佛教和道教自身追求的價值是截然相反的,所以他們的社會形象也受到了很大影響。第三,影響了佛教和道教的健康發展,如果佛道教長此這樣發展下去,自己就會把自己毀滅了,就不會有很多的信眾去信他,自己的生存發展就會出現問題。所以近年來在佛教和道教界強烈的呼籲下,也在社會有關方面的強烈呼籲下,黨和政府對於治理佛道教商業化問題高度重視。

主要採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第一,國家宗教事務局聯合中央有關部門發了多個文件,通過這些文件明確是非標準,什麼是商業化,什麼是不正常的,什麼是不對的,什麼是錯的,同時明確了政策界限。第二,加強督查,採取重點案例督辦還有重點案件曝光。另外,聯合有關部門聯合督導,通過這些方式來督查改正。第三,開展專項整治,我們最近幾年都在開展治理亂建大佛、露天大佛活動,因為據我們了解,現在沒有經過合法審批的,粗製濫造的佛像很多,也不符合佛教儀軌,都是為了賺錢。治理違規設置功德箱。不是佛教的寺院和道教的宮觀也設功德箱讓人往裏面投錢,這也是商業化的典型表現。第四,加強正面引導,我們把佛教寺廟和道教宮觀的數據基本信息在網上公開,讓社會搞清楚哪些佛教寺廟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另外也把佛教寺廟和道教宮觀公開掛牌,信眾一看挂著牌子的就是真的佛教寺廟、道教宮觀,不掛牌的肯定就是假的。還倡導佛教信徒和道教信徒文明敬香、合理放生,指導佛教教徒加強道風建設等等,採取了幾個方面的工作,有效的遏制了商業化的問題。但是佛道教商業化傾向的遏制難度還是比較大,今後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希望媒體和社會跟我們一塊兒共同做好這項工作。

謝謝。

【中評社記者】

根據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國家宗教局併入中央統戰部,想請問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改革,這樣改革後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活動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謝謝。

【陳宗榮】

我今天來出席這個發佈會,身份就是原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現在我們宗教局併入中央統戰部,正處在調整的過程中。在4月1號上午召開了中央統戰部、國家宗教局和國務院僑辦處以上幹部大會,正式宣佈新的單位組建。國家宗教局和國務院僑辦併入以後,新的中央統戰部領導班子的組建,標誌著新的單位産生。我原來的身份就沒有了,但是新的身份還沒有明確,所以現在以原國家宗教局副局長的身份來出席這個發佈會。

這次機構改革,把國家宗教局併入中央統戰部,體現了加強黨對宗教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統籌統戰和宗教等資源力量,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重大舉措。我剛才説的這些話,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裏説的話,這也是改革的目的和意義。我想通過這個改革能産生以下好處:

有利於優化宗教工作體制機制,提高宗教工作水平,加強宗教工作力量。因為原來是統戰部裏也有負責宗教工作的,宗教局本身就是做宗教工作的。這樣併入以後,就把原來的體制進一步理順,兩方面的力量更好的統籌。就可以優化體制機制,提高治理水平,加強宗教工作力量,從而更好地維護宗教界的合法權益,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規範宗教事務管理,促進宗教和睦與社會和諧。因此這樣的改革只會有利於宗教工作,而不會影響宗教工作。

對於中國共産黨來説,宣傳無神論和保障宗教信仰自由都是黨的主張和工作要求。中國共産黨主張無神論,也主張宣傳無神論,但並不等於不能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不等於不能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中國共産黨和宗教界的關係是政治上團結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無論宗教工作機構怎麼改,中國共産黨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不會變。我想這樣改革以後,對宗教工作會越來越有利,對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力度會越來越大,成效會越來越好。謝謝。

【襲艷春】

我們從白皮書問到了中梵關係,又問到了機構改革,大家關於白皮書還有沒有要提問的?

【香港有線電視記者】

在白皮書裏面有提到一個新加的部分,就是宗教要強調中國化方向。宗教界會努力去闡釋教義,使之更符合國情和時代的要求。因為我看到這次是新加到白皮書裏面的。想問一下如果這些要求跟那些教義發生衝突的話,你們會怎麼辦?你們的工作也提到,天主教推進民主辦教,這一個工作具體是怎麼樣推進的?

【陳宗榮】

您説教義衝突是指什麼?

【香港有線電視記者】

裏面有中國化的解釋,但是有很多宗教他們有自己的教義教規的解釋,比如天主教選舉主教,他們有自己的教義,如果發生衝突的話怎麼辦?

【陳宗榮】

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作為一項政策是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第一次提出來的,在2016年4的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又進一步強調,後來就寫到黨的文件裏作為一項黨的宗教工作基本的政策。為什麼要提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呢?首先宗教和它所在的社會相適應,是任何宗教都要遵循的一個規律,古今中外無一例外。如果一個宗教和它所在的社會不相適應的話,這個宗教就不能生存發展,我想無數的事例可以證明這一點,中國的宗教也能證明,世界上其他的宗教也能證明。

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最早還不是由黨中央提出來的。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前,基督教界自身就已經提出了堅持基督教中國化的方向,而且做了積極的努力,我原來分管基督教方面的工作。在2015年以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這項要求以前,基督教已經召開了基督教堅持中國化方向的研討會,在上海召開,當時引起了比較大的反響。所以説堅持中國化方向這個政策是符合宗教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也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提出來以後得到了宗教界廣泛積極的響應和熱情的支持,也得到了宗教學界廣泛響應和積極支持。大家都或者聯合、或者單獨開了一系列的座談會、論壇,對中國化的內涵,中國化的要求,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包括像您説的它會不會和宗教自身的教義思想相衝突等等都作了一系列的探討。

我想説明的是,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不是要改變宗教的基本教義,是不可能和宗教的教義相衝突的,因為它不會觸動宗教核心的教義、核心的禮儀、核心的制度,是在保持這些核心不變的前提下,再引導宗教界更好的從政治上適應,從社會上適應,從文化上適應,來更好地實現中國化。具體來説從政治上就是要引導宗教界,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這是一個大前提,從而和廣大的不信教群眾一起來建設我們的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從社會上怎麼適應呢?就是引導宗教界更好的順應社會、服務社會、履行社會責任。宗教也是存在社會裏面,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當然要為這個社會服務,還要跟社會和諧。在文化上相適應,是宗教文化思想的表達、宗教禮儀的表達,宗教建築的風格,宗教藝術要有中國化的特點,中國化的特色。我想人類社會上沒有一個超國家、超地域、超民族的宗教,任何宗教都會有地域性、民族性和國家性。我想包括三大世界性的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都是如此,所以説提出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是為了更好的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一個有效的舉措,得到了各個方面的認同,反對的聲音是有,但是極少極少。

另外你提到天主教民主辦教,這是天主教中國化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民主辦教本來就是天主教歷史上的一個傳統,民主辦教不是要改革天主教的核心教義和制度,而是在處理事務方面不要一言堂,使大家通過組織的集體決策、民主決策來決定教會的事務,我想這也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天主教和天主教歷史上傳統的做法,跟天主教核心的教義和法典是不衝突的。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今年2月,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開始施行,想請問一下為什麼要修訂這個條例,修訂之後有一些什麼新的特點?謝謝。

【陳宗榮】

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是去年9月7號正式公佈的。舊條例是2004年11月30號公佈的,我當時也是在國家宗教局,剛剛從辦公室轉到政策法規司。轉到政策法規司的時候,這個條例制定已經接近尾聲,是要到發佈階段,我可以説親身經歷了它從制定、實施一直到修訂的全過程。為什麼要修訂條例呢?是因為當時那個條例從2005年3月1號實施以來已經十多年過去了,中國的社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宗教狀況也發生了很多變化,而且國際國內形勢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原來的條例一是不適應新的形勢的發展變化,比如規定的有些原則跟現在的情況不相符合,另外有些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在條例裏也沒反映。比如説宗教活動場所的法人地位,網絡宗教事務等等,很多新的情況沒有寫進去。二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宗教工作,根據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對宗教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這些新的要求、新的任務需要體現到法規裏,把它轉變為國家的意志。三是隨著中國全面依法治國,要求各個方面都要提高立法質量。原來的舊條例在立法質量上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所以要新修訂。

新修訂的條例突出了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更好地體現了依法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的原則。比如前面提到的,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為宗教組織提供公共服務,將宗教活動場所建設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這方面我可以列一大堆,因為今天時間有限,我就不多提了,條例裏面都有。二是新修訂的條例更好地體現了促進宗教關係和諧,切實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的原則。當前部分地區利用宗教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穩定、破壞國家安全問題突出的大背景下,我們修訂條例更好地體現了怎麼來促進宗教關係和諧。比如説明確宗教事務管理要堅持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打擊犯罪這樣一個原則,正常的好的堅決保護,不好的破壞社會穩定、破壞民族團結的我們要堅決依法處理。三是更好地體現了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原則。因為全面依法治國要求建設法治政府、建設法治社會,我們管理宗教事務也要依法來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政府就不能做,這次修訂條例在這方面制定了更為完善的管理措施和更加規範的法律程序,明確了相關政府部門在管理宗教事務中有什麼職責、義務、權限。所以説這次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保護的範圍更廣,保護的力度更大,對非法的制止更有針對性,舉措更有效,這是我覺得《宗教事務條例》最突出的特點。

【鳳凰衛視記者】

想請問陳先生,我們關注目前由於種種原因中國的一些地下教會和家庭教會的問題,而且很多分析把他們形容為中國宗教的一頭灰色的大象,但我們看到在這份白皮書中其實並沒有相關的情況,想請問在官方的視野裏是如何看待,有沒有相關的,今後會如何的處理?謝謝。

【陳宗榮】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中國不存在什麼地下教會、家庭教會。我理解你所説的家庭教會就是基督教會的私設聚會點。確實從這個角度來看,數量也不少,因為這是跟基督教自身的特點有關係的。對這些基督教私設聚會點我們採取的措施是以堂帶點,就是一個教堂帶若干個聚會點。這樣就可以有效地為這些在聚會點過宗教生活的信教群眾來提供宗教服務,宗教指導,來滿足他們的合理宗教需求。

第二,這次修訂《宗教事務條例》在第35條特別明確了,如果目前還不具備設立宗教活動場所的條件,但是信教群眾又有過宗教生活的需要,那怎麼辦呢?就是由信教公民推出代表來向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申請設立一個臨時活動地點,來解決這些信教群眾過宗教生活需要一個場所的問題。也特別明確要求當地的宗教團體,比如説基督教協會、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為這些宗教臨時活動地點的信教群眾提供服務,包括宗教的服務等等。目前是這樣的一個政策措施。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

還想回到主教任命的問題,就是有一些天主教徒認為政府不讓羅馬教皇完全掌控中國主教的任命,妨礙了他們的宗教自由,您對此有何評價?另外,請問中國政府認為有必要掌控主教任命主導權的原因是什麼?謝謝。

【陳宗榮】

中國憲法明確規定,中國的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支配,包括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中國宗教事務,中國宗教堅持的是獨立自主自辦原則。至於你説的不讓羅馬完全掌控主教任命權會妨礙信教自由,我不能認同這種觀點。而且在廣大的天主教教徒宗教生活實踐中,也不存在這種現象。

謝謝。

【襲艷春】

再次感謝兩位發佈人,也謝謝大家。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