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健康中國,為更美好生活護航

2018-04-05 07:42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健康是幸福之基。為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建設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陸續出臺一系列新政策新舉措,越來越多的百姓因此受益。

簽約家庭醫生 護佑生命全週期

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全方位、全週期保障人民健康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簡言之,就是從孩子出生後一直到老會享有多項衛生與健康服務,諸如免費接種疫苗、健康教育、疾病預防、慢病管理、疾病治療、臨終關懷等。

家住北京市東城區花市棗苑小區的兒童露露,自出生後一直在免費接種國家一類疫苗。前幾天,露露父母接到孩子所在幼兒園通知,6歲的她需要到龍潭醫院保健科接種麻風腮疫苗。多年來,這項政策惠及了全國所有少年兒童。不僅如此,每逢冬春流感高發季節,北京等城市還會為60歲以上老人和孩子免費接種流感疫苗等二類疫苗。

當前,我國處於慢病高發期,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慢病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為了把慢病管理起來,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我國啟動了家庭醫生簽約制度,基層醫療機構為轄區百姓提供了預防保健、轉診、康復、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體化服務。當前,我國一般人群和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率分別為30%和60%。

優化服務流程 就醫診療更便捷

近年來,百姓去醫院看病,候診時間長、交費時間長、取藥時間長,看病時間短的“三長一短”現象突出。令人欣慰的是,這一狀況正在發生改變。

2015年至2017年,為了讓人民群眾能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明白就醫,我國啟動了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據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介紹,針對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瓶頸問題,有關部門不斷創新醫療服務舉措,使人民群眾的就醫感受得到不斷改善。經過第一個3年的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目前全國三級醫院已經全面開展了預約診療服務,通過網絡、電話、微信等多途徑實現分時段預約掛號、預約檢驗檢查等,使服務更加高效;採用一站式結算、出入院床邊結算、手機移動支付等多種繳費方式,減少患者排隊次數,縮短繳費時間,使服務更加便捷。

在北京醫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療的湖北患者李一凡,患有大動脈炎,雖然治療後好轉但需要定期來醫院復查。為了解決外地患者出院後復診和健康管理問題,該科室探索“院後患者管理、延伸護理模式”。據該科室護士長羅家英介紹,這種模式的核心就是成立科研助理團隊對院後患者進行分類規範化管理和健康科普,借助視頻平臺實現遠程線上溝通,幫助外地患者免除了往返奔波的辛勞。“雖然這項工作量很大,但是很值得,我們要做到讓我們的患者永不失聯,持續對他們提供幫助。”該科室主任李擁軍説。

為了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全國已有4000多家醫院可為患者提供信息查詢和推送服務,是3年前的4倍;所有的三級公立醫院開展了預約診療;2000多家醫療機構開展日間手術,患者可以當天出院。

2018年1月,我國再次啟動“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這次為期3年的行動計劃重點將改善醫療服務延伸到了醫院外,以醫聯體作為醫療服務組織模式,體現醫療服務一體化和連續性,使優質的醫療服務回到社區。

提升基層能力 力求健康全覆蓋

42歲的孫緒峰是江蘇徐州豐縣的一名鄉村醫生。1996年,他從衛校畢業後就來到江蘇省級貧困縣豐縣的趙莊鎮吳樓村衛生室,2009年被借調到單樓衛生院。他借助國家相關政策和多次參加全國學術會議的機會,在豐縣單樓衛生院啟動了全國首個鄉鎮衛生院“互聯網+高血壓遠程精準管理”項目,讓地處偏遠的農村患者擁有了一個向大專家問診的平臺。

孫緒峰是國家100多萬鄉村醫生隊伍中的一員。當前,越來越多的鄉村醫生在國家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和水平的政策支持下,提高了診療水平和健康管理能力。中央投資474.8億元支持11萬個縣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建立了全民基本醫保制度,覆蓋了95%以上的城鄉居民,構建了世界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截至2018年2月,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覆蓋10.5億人,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已經累計救助近70萬人次。啟動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目前已經累計救治食管癌、終末期腎病和兒童白血病等大病的患者47.6萬人次,救治率達到85.6%。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個人支付比例從2016年的43%下降到2017年的19%。而困擾患者多年的異地住院報銷往返跑的歷史也在2017年9月底畫上句號。

民之所繫,政之所向。一項項新政正在密織著13億多人民的健康保障網,豐富著健康中國的內涵。《“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到2030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將進一步提高到79歲,接近高收入國家水平。到那時,民康國富,民健國強,中國必將為全人類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金振婭)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