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小蘋果的鄉村振興“進行曲”——陜西洛川以“三變”改革促“三贏”

2018-04-05 19:4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西安4月5日電 題:小蘋果的鄉村振興“進行曲”——陜西洛川以“三變”改革促“三贏”

新華社記者 姜辰蓉

陜西省洛川縣是全國聞名的“蘋果之鄉”,蘋果既是“扶貧果”,也是鄉村振興希望所在的“幸福果”。近年來,洛川縣因時因地制宜,探索發展出各具特色的農村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模式,實現了農戶、企業、産業“三贏”。

老果園的“變奏”:舊貌換新顏

4月天,周百賢家的7畝果園中正在栽種矮化密植富士蘋果樹苗。看著一棵棵的樹苗迎著春風排列成行,周百賢的臉上也像被春風催開的花朵,笑容滿溢。

50歲的周百賢是陜西省延安市洛川縣黃章鄉金盆村村民,他家裏共有18畝果園,其中7畝是已經有24年樹齡的老園。“這7畝果樹是1994年種的,現在已經殘敗了,果子的質量、産量都跟不上。”他説。這幾年,周百賢一直想對果園進行改造,但是因為缺少資金和精力,而未能如願。

可如今周百賢的心願終於成真。這個契機來自於金盆村蘋果專業合作社與洛川紅富源果業公司合作實行的“三變”改革特色模式——果農只需將果園入股給紅富源果業公司,就可免費改造成矮化密植果園。按照合約,4年新建果園産生效益後,每年産生利潤果農和公司按照6:4比例分紅,果農佔大頭。

“去年我拿自家7畝老舊果園入股。入股後,我們果農不用投入一分錢,所有投資、生産、運營全由公司負責。”果農周百賢説,“在沒有受益前,每年每畝果園我還可以從公司預支1000元,保障日常生活支出。”目前,金盆村已有13戶果農用70多畝老舊殘敗果園入股。

産業“曲式”:用“三變”實現“三贏”

洛川紅富源果業公司董事長周宏説,這種模式首先對果農有利,果農不需投入改造資金、精力,就有利潤分成,效益超過老舊果園;果農不用再擔心蘋果銷售,從投入、生産、運營、銷售等所有環節全部由公司負責;果農還可以僱員的形式進入公司掙取薪金,“經過測算,到了盛果期,果農每畝可拿到利潤分成6000元。”

其次,企業也能從中受益。“我們企業已經擁有1300畝的蘋果基地,並自有果庫、自營品牌和銷售渠道。要鞏固和擴大企業經營,就需要有更多符合市場要求、標準統一的高品質蘋果。這種模式也正符合我們企業拓展市場的需求。”周宏説,

而對整個洛川蘋果産業來説,這也是一次難得的機遇。洛川縣是延安蘋果的發祥地,栽植歷史悠久。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蘋果在洛川開始大面積種植。目前,60萬畝耕地中,蘋果種植面積50萬畝;16萬農民中,95%以上種植蘋果。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隨著産業的持續發展生産基地逐年老化,果園效益受到影響,果園更新優化和升級非常迫切,這為洛川蘋果産業發展探索出新的路徑。

在洛川縣石頭鎮牛天咀村,“三變”改革也正在推進實施。在這裡,洛川富百蘋果專業合作社同13戶果農簽訂20年土地入股協議,流轉土地215畝。這215畝土地將被改造成為高標準有機果園。按照入股合約,在初果期和盛果期,果農將拿到每畝果園收益的60%和70%。除此之外,合作社還從收益中每年分出1萬元,用來壯大村集體的資金。

鄉村振興樂章:創新“三變”特色模式

金盆村、牛天咀村正在試點的,都是洛川“三變”改革的新探索。洛川縣目前有12個試點村,每個村都根據自己的特色有不同的模式,因時、因地制宜。

水渭村,位於在不適宜蘋果生長的洛川川道地區,共有26戶、108口人。2010年整村移民搬遷到新村,搬遷之後,舊村莊就閒置成了“空殼村”。這裡的“三變”改革,卻是另一種模式。

2017年,水渭村25戶農戶的216畝集中連片土地的土地經營權流轉給村委會,由村委會統一協商折價入股到水渭川牧業有限公司。不僅如此,村委會還拿閒置的宅基地、廢棄廠房,甚至一棵老槐樹進行入股,規模化發展湖羊養殖、牧草種植、旅遊開發等産業。在每年固定分紅後,村委會再按土地全部流轉、部分流轉和果園流轉三種類分別付給流轉戶土地租金和分紅。

“在這樣的經營模式下,不僅能盤活集體資源,壯大集體經濟,更能讓村民得到長期實惠。”水渭村支部書記郝水榮説。

38歲的水渭村村民段國平説:“我家裏有14畝土地,但過去每年一畝地收益只有四五百元,一年也就六七千元。但是現在流轉土地的收入一年就是7000元,我就近在企業打工一年收入3.6萬元,加起來一共是4.3萬元。這是過去完全不能比的。”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