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繼續增多

2018-04-18 07:11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6.8%,國民經濟運行保持平穩——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繼續增多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今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1987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這是我國GDP增速連續3個季度保持在6.8%,也是連續11個季度穩定在6.7%至6.9%的區間。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7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邢志宏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國民經濟運行開局良好。當前,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因素繼續增多,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經濟運行“穩、新、優、好”

“一季度,我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進中育新,國民經濟延續了穩中向好態勢,轉型升級深入推進、質量效益持續提升,經濟發展開局良好。”邢志宏説,一季度經濟運行可以用“穩、新、優、好”四個字來概括。

從“穩”的角度看,一季度經濟運行整體呈現增長平穩、就業擴大、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的良好運行格局。從經濟增速看,一季度為6.8%,連續11個季度穩定在6.7%至6.9%的區間。從就業看,一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保持在5%以下。從物價看,一季度CPI比上年同期上漲2.1%,保持溫和上漲態勢;PPI同比上漲3.7%,漲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7個百分點,表明工業生産價格漲勢在放緩。

從“新”的角度看,創新驅動效應明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新發展動能持續增強。一季度,新登記企業達到132萬戶,日均新登記企業1.47萬戶;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增長9.6%,增長幅度明顯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整個“互聯網+”已經深入地融入到各行業、各領域,促生了很多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繼續快速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從“優”的角度看,我國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發展協調性提高。從産業結構看,服務業主導作用繼續增強,一季度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1.6%,貢獻率高於第二産業25.5個百分點。工業繼續向中高端邁進,在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製造業比重達到12.7%,裝備製造業比重達到32.2%。從需求結構看,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在繼續增強,商品性消費正在向品質消費轉變,物質消費向服務消費轉變。從投資結構看,今年以來農業方面的投資、社會領域方面的投資增長都在20%以上,高技術産業投資佔比在不斷地提升。從外貿結構看,一般貿易佔的比重在提升,民營企業出口占比在進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區的進出口增長明顯快於全國。

從“好”的角度看,企業效益持續改善,居民收入穩步增加,綠色發展積極推進。企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今年1至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1%,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利潤增長4.5%。全國居民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快於人均GDP增長。綠色發展穩步推進,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2%,清潔能源比例上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環境質量特別是空氣質量繼續改善。

“綜合來看,我國經濟呈現了平穩運行和質量效益提升互促並進的局面,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包容性、可持續性在明顯增強,為全年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邢志宏説。

發展活力更強信心更足

3月份,我國部分經濟指標的數據出現了一定的波動,有些人擔心這是否意味著未來經濟增長潛力會減緩,經濟增長面臨更大的壓力。

“經濟數據的短期波動,主要還是受春節因素的影響。”邢志宏説,今年春節在2月中下旬,與往年相比稍晚一些,對相關領域的生産影響比較明顯。剔除季節性因素,相關領域市場向好、生産增長的趨勢性特徵沒有改變。

從供給看,實體經濟的活力在增強,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提升,經濟發展的基礎在加強。農業生産形勢比較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帶動了農業種養結構調整,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在進一步提升。工業增勢穩定,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7個行業保持了增長態勢;産能利用率在提高;先進製造業的帶動作用也在增強。服務業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態勢,3月份服務業生産指數達到8.3%,是近半年來的高點。

從需求看,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在增強,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在不斷顯現。內外需求共同發力,推動了供求關係繼續向動態平衡和良性循環方向發展。最終消費增勢穩健,居民消費結構在加快升級,升級類商品的消費增勢穩定,線上線下加快融合。服務型消費增勢強勁,民間投資活力增強,民間投資佔全部投資60%以上,一季度增長8.9%,增幅比去年全年加快2.9個百分點。同時,民間投資的領域在進一步拓寬,一些重點領域得到了加強,對供給結構優化、供給效率提升都産生了積極影響。

“從預期看,改革開放、創新驅動力度都不斷加大,一系列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市場主體的經濟預期都比較好,信心明顯增強。”邢志宏説。

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置國際貿易規則于不顧,單方面挑起貿易摩擦,對這種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行為,國際上都普遍擔憂,中國政府已經予以堅決有力的應對。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當前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經濟穩定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增強,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中美貿易摩擦難不倒中國經濟,更改變不了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邢志宏説。

邢志宏分析説,首先,中國經濟韌性好,調整適應能力強。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驅動,激發了經濟內在動力和活力,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革。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工業帶動轉向了工業和服務業共同帶動,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向了投資和消費一起拉動,從一個出口大國轉向了出口和進口並重的大國,這種結構性變化大大增強了經濟的穩定性和韌性。

其次,中國經濟潛力大。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極大地激發了創業創新的活力。現在每天新增企業達到上萬家,去年研發投入佔GDP的比例達到2.12%,超過了歐盟15國的平均水平,研發投入總量在世界上處於第二位。創業創新使我國由過去的人口紅利正在向人才紅利轉變。正是在這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增強下,提高了我國應對複雜局勢的能力,使經濟保持了持續較快增長。

再次,中國經濟迴旋餘地大。從發展空間看,我國幅員遼闊,地區發展梯度明顯。我國在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了4大板塊、3大戰略,加快區域統籌協調發展,地區的發展潛力正在進一步釋放,拓展了發展的新空間和新平臺。從産業體系來看,上中下游各行各業非常完備,這使産業配套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抗風險能力比較強。此外,我國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財政金融穩健運行,外匯儲備規模世界第一,政策調控的工具多、空間大,中國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應對中美貿易摩擦,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態勢。(記者 林火燦)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