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水下考古將首次突破深海“空白區”

2018-04-18 11:1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探索一號”4月18日電(記者 施雨岑、張文)18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的考古工作者在三亞搭乘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啟程前往西沙群島北礁海域進行我國首次深海考古調查。本次調查計劃下潛的深度將突破我國以往水下考古工作的深海“空白區”,個別潛次深度或將超過千米。

據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副主任宋建忠介紹,本次深海考古調查計劃安排6個潛次,每個潛次作業時間6至8小時。6名水下考古工作者將搭乘載人深潛器“深海勇士號”,對西沙群島北礁區域進行考古調查。主要工作深度為50米至200米左右,根據工作需要,個別潛次深度將達到400米至1000米。

“目前,我國水下考古在深海領域缺乏經驗,工作大多集中在40米以淺海域,更深海域人工潛水作業難度很大,而200米—300米基本達到人類潛水的極限。此次調查就是我國水下考古深海作業的初次嘗試和探索。”領隊丁見祥説。

據介紹,這是我國載人深潛技術首次應用於考古工作。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彭曉彤認為,對考古工作者們來説,從未到達過的水下深度以及6到8小時的連續工作時長,最大的挑戰是心理素質,“深海勇士號”團隊將全力確保水下考古深潛作業的安全。

出於我國水下考古發展的實際需要,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與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于2017年9月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並於今年1月成立“深海考古聯合實驗室”,致力於推動中國深海考古事業的發展。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表示,先進科技手段與水下考古力量的“牽手”,對我國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意義重大。“目前,考古工作者對海洋深處的探知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這次調查,是中國水下考古工作走向深海的開端,為今後建立多學科領域合作機制,更好保護水下文化遺産奠定堅實基礎。”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