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設計産業進入快速成長期

2018-04-19 07:41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市場需求火熱 企業加速成長 科技元素豐富
中國設計産業進入快速成長期

4月17日,觀眾在光合未來展位前參觀。宗文 攝

近年來,我國設計産業獲得了長足發展。與此同時,中國設計市場也越來越吸引國外機構和企業參與其中。專家認為,未來我國設計産業將呈現複合型發展特徵。中國企業需要在人才培養和産業佈局方面充分佈局,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

4月17日,一年一度的米蘭設計周如期而至。在今年這場國際設計盛會上,“中國元素”分外搶眼:由清華大學和米蘭理工大學合建的中意設計創新基地正式亮相,同時推出“Smart Life Evolution”中意設計創新展。在這場國際盛會的聚光燈下,人們對中國設計給予了更多關注。當前,中國設計産業發展現狀如何?存在哪些短板,該如何應對?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和相關人士。

中國成全球最熱市場

走進光合未來(北京)綠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綠茸茸”的前臺讓人頓覺清新。只見墻面“種”滿了鮮嫩的小草,通過手機還能對它實行遠程管理和維護。“我們採用高分子新材料、物聯網技術、植物健康檢測技術和基於有機種植的獨特産品形態,可以幫助人們快速打造一個充滿植物的室內環境。”光合未來創始人兼CEO石俊峰告訴記者。

“我國有全球最大的設計産業需求,因為我們的製造業體量非常大。目前,我國正成為全球最熱設計市場。相對於經濟發達國家,我國企業對設計的需求更加迫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表示,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認識到,産品要經過良好的設計才能贏得市場,設計戰略已經逐步成為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及相關政策措施的實施,也不斷推動企業認識到設計的重要作用。“我國設計産業從之前的啟蒙階段已經走向中國製造業的主戰場,大批聚焦市場需求的設計公司進入快速成長期。”魯曉波説,不光是大量涌現的本土設計公司,國外知名設計機構和公司也紛紛落戶中國。當然,也存在一些有先有後、不平衡的狀態,比如在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區域,對設計的重視程度更高,設計公司分佈也更密集。

在此次中意設計創新展上,有20多家來自醫療健康、智慧生活、前沿科技、藝術時尚等領域的創新型企業前往米蘭參加展覽。光合未來也是其中之一。“設計是一個沒有很強壁壘的行業,其核心競爭力來源於富有創新的整合。比如,如果做我們的業務,傳統農業公司可能不擅長互聯網運營,純做硬體技術的企業又可能不熟悉植物種植,即便這些方面都具備,又可能不太懂如何將植物應用在室內設計中。”石俊峰説。

複合型特徵給更多企業提供了機遇。魯曉波説,我國不少設計企業雖然發展時間短,但是起步非常快。他們一方面借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通過大量的設計業務實踐不斷歷練加速成長。這種態勢使我國涌現出了一批處於設計産業前沿的企業。

知名的設計類獎項也是重要風向標。中國設計參與和獲得全球設計大獎的比例在逐年增加。有60多年曆史的國際金圓規獎去年首次在中國舉行頒獎典禮,並有中國企業獲獎。中國也設立了許多設計獎項,如“紅星獎”、中國設計智造大獎,都已形成一定的國際影響力。

設計人才短缺是挑戰

當前,如果單從量上講,我國設計人才培養規模全球領先,有1000多所院校設立了設計相關學科。然而,我國在設計人才質量上仍有待加強。“國外設計從業者的跨學科能力很強。”這一點讓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米海鵬感觸很深。他發現,國外很多設計者既有設計方面的基本技能,也具備工程方面的知識,他們可以把音樂、舞蹈、美術、科技等融會貫通,做出有鮮明特色的設計。相比之下,我國設計從業者在這方面則比較欠缺。

“我們在設計人才教育上同質化傾向越來越嚴重,缺乏立足區域的産業、人文等特色實行差異化的高質量教育。對設計人才培養應該專注于自身特色,不能貪大求全,守住一個方面做實做精。”魯曉波建議。

小米科技董事長兼CEO雷軍曾表示,目前中國設計業整體水平距離世界設計業先進國家還有較大差距,産業基礎相對薄弱,相關設計從業者人數不足,尤其在頂尖人才方面還很稀缺。

雷軍説,小米用短短7年多時間,從無到有成長為千億元規模的製造業企業,成功的密碼之一也是對創新尤其是設計的高度重視。他建議,設立相關機構助推國家級工業設計,加大對設計人才的培養,獎勵好的設計作品和公司等。

要讓設計人才發力,環境很重要。米海鵬説,中國設計要真正做到百花齊放,就要從法律、制度、文化等多個方面不斷完善,形成尊重原創、崇尚原創的氛圍。

提升設計人才培養質量的創新探索也在不斷提速。中意設計創新基地由清華産業大軍中的戰略引領型企業——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這一創新基地將打造成中意兩國學術界、政府和産業界共同參與的人才培養與設計創新合作綜合性平臺。啟迪控股總裁袁桅告訴記者,“設計不像基礎研究,它離産業非常近。所以,這次在創新基地建設上,是清華美院和啟迪一起打‘雙打’——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是清華大學的主要任務,啟迪會緊密協同學校的發展戰略,在市場及産業領域有力推進”。

“我們應該重視設計高端人才的培養,所謂高端就是延伸到管理者、企業家等具有決策權的人。這些人對設計的理解非常重要,因為他們往往能把控設計戰略,決定設計的方向。”魯曉波説。據了解,清華大學已經與米蘭理工大學合作,啟動了雙修項目。此外,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還與五道口金融學院聯合全球領先設計創新公司IDEO共同打造“創領中國2030”項目,為中國培養有設計理念和情懷的創新企業領袖。

應從“嘉年華”回歸理性

“中國設計要從這種炙熱的、嘉年華的狀態下回歸冷靜和理性。尤其在應對新科技的超前佈局上,設計産業應該提升對新技術的敏感性。新技術的佈局有了,如果設計不跟進,就會影響新興技術産業化的程度和速度。”魯曉波建議,中國設計應該加強關注物聯網、大數據、生命科學等諸多科技前沿領域。

當前,越來越多有理工科背景的人士開始進入設計領域。清華美院就設立了30多個新技術領域的設計研究所,採取催生機制和凋亡機制並舉方式,不斷鼓勵展開新的研究領域,同時對研究不力的及時淘汰。

“在中意設計創新基地發展過程中,我們會充分發揮啟迪長期積累的孵化加投資運營優勢,大力激活科技元素,以設計為橋梁,推動中國創新‘走出去’,助推中國設計産業高質量發展。”袁桅表示。

據了解,啟迪控股已經分別與北京通州區、四川天府新區簽署了共建中意設計創新基地國內“鏡像基地”協議,通過導入中意設計創新基地在學科建設、人才培育、産業匯聚方面所積累起來的相關資源,進一步提升地方的創新能力,輻射地方經濟。

“我們希望鏡像基地能夠在當地起到引領示範作用,能夠幫助普通大眾、企業管理者形成並提升設計的理念。這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改變,影響必將是長遠的。此外,一些國內企業和機構也踴躍加入到我們的合作夥伴行列,比如如意集團、海爾集團、北京設計周等。他們覆蓋文化創意、藝術設計、工業設計、時尚設計等多個領域,這些合作也會大大提高中意設計創新合作成果在中國落地生根及開花結果。”袁桅説。

魯曉波認為,設計的價值不僅在於通過設計機構或公司服務於市場需求所簽的合同額,更應該將其視為一個智慧型的服務業,看它能夠對其他産業産生怎樣的推動力。衡量設計水平的最終標準不是新元素的應用,不是技術含量,而是用戶體驗到的品質。這種品質不僅僅是一個功能的實現,更重要的是人們習慣上、精神上、認知上感受到的一種便捷和舒適。因為功能越來越同質化,技術也容易同質化,唯獨對消費者使用過程中情感和精神層面的關注很難簡單地拷貝。

“也就是説,中國設計需要在內涵上多下功夫。”魯曉波説。(記者 董碧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