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打破信息孤島,一個小街道為何能實現“大作為”?

2018-05-16 11:2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 題:打破信息孤島,一個小街道為何能實現“大作為”?

新華社記者 烏夢達

一個部門一個“數據煙囪”的信息割據,讓百姓多跑腿、難辦事,是近年反映突出的民生痛點。

地處首都功能核心區的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街道,2016年籌備創立了全國首個基層政府大數據中心,通過改革打破十余個部門的信息孤島,打通40項公共服務業務平臺,織出一張網,方便了百姓辦事,也提升了社會治理效能。

打破信息孤島 關鍵在於擔當

數據孤島是長期存在的頑疾。讓群眾少跑腿,關鍵是打破信息割據,讓數據多跑路。破解信息孤島難題,一個小街道如何實現大作為?

專家和基層幹部坦言,信息孤島背後是各部門的權限和利益,更新技術不難,更新思想難;需要的錢不多,需要的改革擔當很多。

西長安街街道工委書記陳振海説,街道一級涉及的民生事項,是不同時期、理念、公司、技術下的産物,一個事基本就對應了一個系統。但這樣的現狀與現在基層治理現代化的要求和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存在很大的差距。

2016年,西長安街街道籌備建立了全國首個基層政府大數據中心,希望匯集分屬各系統、和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城市管理類信息、地理空間、視頻圖像、政務及公共服務信息等,打通信息孤島,形成完整的地區大數據平臺。但一開始不少部門、幹部不理解、不支持。

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主任桑硼飛現在還記得,制定數據互聯互通截止日當天,街道所有科級幹部坐在會議室,規定誰交密鑰誰下班,下班了很多人還不動,最後在“不換思想就換位子”的壓力下,截至當晚12點,所有人都交出了密鑰。

街道負責大數據平臺的全響應辦公室主任尚斌説,區殘聯要求街道短時間內開展殘疾人調查,獲取殘疾人的基礎數據及需求,這成了大數據平臺的試金石。“通過基礎數據共享共用,需要兩個科室幹兩個月的工作量,現在幾週數據就齊了,也減少了對居民的詢問時間”。

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後,很多開始不理解、不配合的幹部成了大數據平臺的堅定支持者。

接辦時長大幅縮短 決策精準大幅提升

“有了大數據平臺,最明顯的變化是居民辦各類證明,不用再重復交材料了。”桑硼飛介紹,居民申請“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不用再證明殘疾人和低保身份,靠曾經申辦過的沉積數據即可順利提交申請,申請時填寫數據量最明顯的例子減少了50%,接辦時長縮短80%。

“煤改電”住戶開具清潔能源核對證明就是如此。以往,居民需要帶著身份證、戶口本、房産證到街道辦理,少帶材料或材料不符,都得回家再取一趟。現在居民只要曾經辦理過,提供身份證,受理人員根據身份證號碼即可調取居民基礎信息、戶口本與房産證電子證照,打印出核對證明。業務辦理時間從原先的6分鐘縮減到2分鐘。

大數據不僅能提升效率,還發揮出更加精準的社會治理效益。近兩年來,西長安街街道建設了多個停車場、幼兒園。建多少,建在哪?正是借助大數據平臺的熱力圖和研判系統,在停車資源緊張和幼兒集中的區域補上公共服務短板,讓大數據輔助精準決策。

西長安街街道副主任董立明介紹,除了新建停車場,今年還將利用大數據盤活地區資源,為居民爭取“錯時”停車,緩解地區停車壓力。

原來幹部“等民上門” 現在街巷長“送政上門”

陳振海介紹,通過大數據平臺,西長安街街道今年在多個社區先行試點設立專門為民辦事窗口,把基層分散在城管、計生等多個窗口辦理的事項集中為“一站式”接辦。

記者了解到,當前改革初期,街道公共服務大廳的辦事窗口從11個減少到7個,試點社區的社區服務站辦事窗口從5個減少到2個。窗口少了,效率卻更高。一位來西交民巷社區辦事的街坊説,過去辦計生、住房保障等是不同的人,人不在事就沒法辦,經常白跑一趟。現在社區工作人員一台辦理,不怕找不到人。

節約的大量人力並沒閒置。大量基層工作人員不再坐在辦公室等民上門,而是沉到居民中間解決實際問題。

北京西交民巷社區前門西大街59號院行動不便的殘疾老人王岩,沒跑一步路,不用送任何證明材料,就領到了每月100元的護理補助。

社區工作人員通過一站式政務服務系統,直接查到王岩的相關證件,然後主動聯絡老人,幫他辦理了相關手續。從“等民上門”到“送政上門”,落實了公共服務的“最後一米”。

東松樹衚同街巷秘書長張潔介紹,開始覺得敲百姓家門不好意思,怕群眾嫌煩,但給群眾送老年證、低保證、洗澡券等,成了拉近群眾距離的“敲門磚”。久而久之,就真和群眾打成了一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