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浙江上虞:化工行業“騰籠換鳥”迎高質量發展

2018-08-05 17:1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鳥瞰(8月5日無人機拍攝)。

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堅持“安全、環保、畝均效益”三大管控標準,持續推進傳統優勢産業化工行業的改造提升,全面騰退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外化工企業,對開發區內企業進行兼併重組和改造提升,落地應用一批新工藝、新技術,實現人工監管向智慧監管轉變,加快推動化工産業“一園式”集聚。2018年上半年,上虞全區化工産業産值255億元、實現利潤3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1%、65.1%;納管廢水量668萬噸,同比下降5.32%;空氣質量優良率86.2%,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

新華社發(朱勝鈞 攝)

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鳥瞰(8月5日無人機拍攝)。

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堅持“安全、環保、畝均效益”三大管控標準,持續推進傳統優勢産業化工行業的改造提升,全面騰退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外化工企業,對開發區內企業進行兼併重組和改造提升,落地應用一批新工藝、新技術,實現人工監管向智慧監管轉變,加快推動化工産業“一園式”集聚。2018年上半年,上虞全區化工産業産值255億元、實現利潤3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1%、65.1%;納管廢水量668萬噸,同比下降5.32%;空氣質量優良率86.2%,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

新華社發(朱勝鈞 攝)

工作人員在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安全環保監管指揮中心監控生産情況(8月2日攝)。

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堅持“安全、環保、畝均效益”三大管控標準,持續推進傳統優勢産業化工行業的改造提升,全面騰退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外化工企業,對開發區內企業進行兼併重組和改造提升,落地應用一批新工藝、新技術,實現人工監管向智慧監管轉變,加快推動化工産業“一園式”集聚。2018年上半年,上虞全區化工産業産值255億元、實現利潤3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1%、65.1%;納管廢水量668萬噸,同比下降5.32%;空氣質量優良率86.2%,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工作人員在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上虞區水處理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污水處理池出水口取樣(8月2日攝)。該公司日處理開發區內的工業廢水10萬噸,出廠尾水穩定達標。

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堅持“安全、環保、畝均效益”三大管控標準,持續推進傳統優勢産業化工行業的改造提升,全面騰退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外化工企業,對開發區內企業進行兼併重組和改造提升,落地應用一批新工藝、新技術,實現人工監管向智慧監管轉變,加快推動化工産業“一園式”集聚。2018年上半年,上虞全區化工産業産值255億元、實現利潤3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1%、65.1%;納管廢水量668萬噸,同比下降5.32%;空氣質量優良率86.2%,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工作人員在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上虞區水處理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污水處理池展示進出水對比(8月2日攝)。該公司日處理開發區內的工業廢水10萬噸,出廠尾水穩定達標。

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堅持“安全、環保、畝均效益”三大管控標準,持續推進傳統優勢産業化工行業的改造提升,全面騰退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外化工企業,對開發區內企業進行兼併重組和改造提升,落地應用一批新工藝、新技術,實現人工監管向智慧監管轉變,加快推動化工産業“一園式”集聚。2018年上半年,上虞全區化工産業産值255億元、實現利潤3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1%、65.1%;納管廢水量668萬噸,同比下降5.32%;空氣質量優良率86.2%,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8月5日無人機拍攝的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上虞區水處理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污水處理池。該公司日處理開發區內的工業廢水10萬噸,出廠尾水穩定達標。

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堅持“安全、環保、畝均效益”三大管控標準,持續推進傳統優勢産業化工行業的改造提升,全面騰退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外化工企業,對開發區內企業進行兼併重組和改造提升,落地應用一批新工藝、新技術,實現人工監管向智慧監管轉變,加快推動化工産業“一園式”集聚。2018年上半年,上虞全區化工産業産值255億元、實現利潤3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1%、65.1%;納管廢水量668萬噸,同比下降5.32%;空氣質量優良率86.2%,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

新華社發(朱勝鈞 攝)

工作人員(右)在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浙江閏土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展覽館介紹前沿染料和染料中間體産品(8月2日攝)。

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堅持“安全、環保、畝均效益”三大管控標準,持續推進傳統優勢産業化工行業的改造提升,全面騰退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外化工企業,對開發區內企業進行兼併重組和改造提升,落地應用一批新工藝、新技術,實現人工監管向智慧監管轉變,加快推動化工産業“一園式”集聚。2018年上半年,上虞全區化工産業産值255億元、實現利潤3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1%、65.1%;納管廢水量668萬噸,同比下降5.32%;空氣質量優良率86.2%,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一名訪客在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浙江閏土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展覽館體驗染料調色遊戲(8月2日攝)。

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堅持“安全、環保、畝均效益”三大管控標準,持續推進傳統優勢産業化工行業的改造提升,全面騰退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外化工企業,對開發區內企業進行兼併重組和改造提升,落地應用一批新工藝、新技術,實現人工監管向智慧監管轉變,加快推動化工産業“一園式”集聚。2018年上半年,上虞全區化工産業産值255億元、實現利潤3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1%、65.1%;納管廢水量668萬噸,同比下降5.32%;空氣質量優良率86.2%,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龍盛研究院研究人員聆聽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旭紅的講座(8月2日攝)。龍盛研究院是專事化工工藝、安全環保、智慧控制等的研發機構,有效促進了當地化工業的智慧升級。

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堅持“安全、環保、畝均效益”三大管控標準,持續推進傳統優勢産業化工行業的改造提升,全面騰退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外化工企業,對開發區內企業進行兼併重組和改造提升,落地應用一批新工藝、新技術,實現人工監管向智慧監管轉變,加快推動化工産業“一園式”集聚。2018年上半年,上虞全區化工産業産值255億元、實現利潤3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1%、65.1%;納管廢水量668萬噸,同比下降5.32%;空氣質量優良率86.2%,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龍盛研究院研究人員聆聽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旭紅的講座(8月2日攝)。龍盛研究院是專事化工工藝、安全環保、智慧控制等的研發機構,有效促進了當地化工業的智慧升級。

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堅持“安全、環保、畝均效益”三大管控標準,持續推進傳統優勢産業化工行業的改造提升,全面騰退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外化工企業,對開發區內企業進行兼併重組和改造提升,落地應用一批新工藝、新技術,實現人工監管向智慧監管轉變,加快推動化工産業“一園式”集聚。2018年上半年,上虞全區化工産業産值255億元、實現利潤3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1%、65.1%;納管廢水量668萬噸,同比下降5.32%;空氣質量優良率86.2%,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龍盛研究院分析員在實驗室進行化工樣品的滴定操作(8月2日攝)。龍盛研究院是專事化工工藝、安全環保、智慧控制等的研發機構,有效促進了當地化工業的智慧升級。

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堅持“安全、環保、畝均效益”三大管控標準,持續推進傳統優勢産業化工行業的改造提升,全面騰退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外化工企業,對開發區內企業進行兼併重組和改造提升,落地應用一批新工藝、新技術,實現人工監管向智慧監管轉變,加快推動化工産業“一園式”集聚。2018年上半年,上虞全區化工産業産值255億元、實現利潤3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1%、65.1%;納管廢水量668萬噸,同比下降5.32%;空氣質量優良率86.2%,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浙江2.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