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引領通往未來的希望之路——共建“一帶一路”5年成果綜述之一

2018-08-10 20:0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這是2017年4月21日拍攝的馬爾代夫中馬友誼大橋首個墩身成功澆築。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點項目,中馬友誼大橋讓馬爾代夫人民的夢想變為現實,也成為中馬友誼的重要見證。

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出訪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

5年間,“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為實現世界共同發展繁榮注入推動力量、增添不竭動力。

新華社發(中馬友誼大橋項目部供圖)

這是2017年11月28日,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內貝爾格萊德至舊帕佐瓦段舉行開工儀式。匈塞鐵路從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至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全長350公里。

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出訪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

5年間,“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為實現世界共同發展繁榮注入推動力量、增添不竭動力。

新華社記者 王慧娟 攝

這是2018年1月12日拍攝的位於中國北京金融街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部大樓前的石碑。

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出訪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

5年間,“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為實現世界共同發展繁榮注入推動力量、增添不竭動力。

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這是2018年7月25日無人機拍攝的中國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

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出訪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

5年間,“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為實現世界共同發展繁榮注入推動力量、增添不竭動力。

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這是2017年5月3日拍攝的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汽車碼頭。比雷埃夫斯港地理位置優越,它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進入歐洲後的大港。

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出訪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

5年間,“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為實現世界共同發展繁榮注入推動力量、增添不竭動力。

新華社發(帕諾斯·托馬達基斯 攝)

這是2016年10月3日,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附近,一列試運行列車在亞吉鐵路上行駛。

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出訪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

5年間,“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為實現世界共同發展繁榮注入推動力量、增添不竭動力。

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這是2017年11月28日拍攝的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燃煤電站全景。

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出訪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

5年間,“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為實現世界共同發展繁榮注入推動力量、增添不竭動力。

新華社記者 劉天 攝

這是2018年2月6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建築工地上,中鐵十四局集團海外工程分公司駐中亞辦事處黨支部書記王闖(右三)就援阿國家職業技術學院項目與同事交流。

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出訪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

5年間,“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為實現世界共同發展繁榮注入推動力量、增添不竭動力。

新華社記者 代賀 攝

一帶一路4.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