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多舉措提升上市公司信披質量

2018-08-13 07:28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信息披露違法失信行為既是上市公司監管核心,也是違法失信“高危區”——
多舉措提升上市公司信披質量

當前,A股市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顯著提高。但在可信度、及時性上還有一些問題。對此,應加強制度建設,獎勵信息披露誠信、合規的企業,嚴懲違法信息披露的企業,降低市場投機程度,從源頭上減少虛假信息發佈

繼2016年因觸及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珠海市博元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被終止上市後,A股歷史上第二家因信息披露違規被強制退市的上市公司——江蘇雅百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不久被移送公安機關,理由是涉嫌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這是近年監管部門反復強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以來,又一重大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例。

據日前發佈的《關於修改〈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的決定》,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欺詐發行或其他涉及國家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將被強制退市。為什麼信息披露如此重要?如何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

三類問題值得關注

我國資本市場建立伊始,監管部門即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須依據上市規則披露信息。2007年,中國證監會發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對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的信息披露行為作出具體規範,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政策體系。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葉揚表示,目前我國資本市場信息披露監管的準則是:“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經過歷年實踐,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顯著提高。

在看到成績之餘,也不能忽視當前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依然存在的問題。一是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缺乏可信度,定期業績報告、預告矛盾甚至“變臉”情況依然存在。例如,今年6月份以來,共有200家上市公司發佈業績修正公告,其中110家上市公司下調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出現業績“變臉”。二是部分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不充分、不及時,尤其是涉及環境保護、重大資産重組、違法案件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避重就輕、隱瞞不報等現象。以環保信息披露為例,過去一年,滬市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近900家公司披露環境保護相關信息,相比2016年披露的230家左右,同比增幅241%,但仍有部分公司對排污信息、排放量指標、污染防治設施建設、環境保護行政許可等避而不談,涉及制藥、傳統工業製造、食品加工、電子、化工等多行業。三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還有很強的隨意性。例如,部分公司隨意更改名稱和信息披露人員,隨意給定期報告“打補丁”和更正,關鍵信息反復拖延、模糊回應等。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趙錫軍表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出現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公司自身經營管理層面的因素,也有外部環境因素。從制度環境看,應改變上市公司“重募資、輕回報”的急功近利心態,建立起正常的、長期的投資者回報機制,並以此為導向改變上市公司為了募資編制虛假報告、欺詐發行上市等現象。同時,應加強制度建設,獎勵信息披露誠信、合規企業,嚴懲違法信息披露企業,降低市場投機程度,從源頭上減少虛假信息發佈。

完善信披評價體系

如果説,懲罰是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事後”關卡,那麼構建信息披露評價體系則是提高信披質量的“事前”預警機制。

自2001年5月份起,為更好規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滬深兩市交易所分別發佈《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核查辦法》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辦法》,標誌著信息披露工作評價、考核結果定期發佈制度建立,可以説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光榮榜”和“黑名單”。

根據這一信息披露考評體系,信息披露質量的評價結果共分為ABCD四個等級。深交所今年7月2日發佈的上市公司2017年度信息披露考評結果顯示,深市上市公司總體信息披露質量情況較好。3個板塊考核結果為A和B的公司佔比為84.06%,考核結果為C和D的公司佔比為15.94%,有57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為D。按照規定,這57家上市公司將被剔除信息披露直通車業務範圍,改為事前審核。

從目前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光榮榜”制度增加了多項量化考核指標,還相應豐富了公司自評環節,有利於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督促上市公司及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提高信息披露和規範運作水平,但這項工作也有待完善之處。例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結果還沒有完全與再融資、股權激勵、並購重組等事項挂鉤,信息披露評價結果還沒有與公司的誠信記錄、未來發展事項相聯絡。

提高信披違法成本

目前,信息披露違法形勢依然嚴峻。證監會對2017年度證券期貨市場各類活躍主體的誠信狀況梳理髮現,2017年度存在違法失信記錄的機構中,上市公司相關責任主體355家。從違法失信行為情況看,2017年市場違法失信行為中信息披露違法失信行為仍然高居首位,佔比47.4%。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上市公司責任主體的違法失信行為主要是信息披露違法,這在一定程度上説明信息披露違法失信行為既是上市公司監管的核心,也是市場違法失信的“高危區”。

為提高信息披露質量,證監會一手加強誠信建設,提升企業誠信合規意識,一手抓制度建設,事後懲戒。今年上半年,證監會立案調查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件39件,同比增長50%;辦結17件,其中查實16件,成案率94%。在這些案件中,有的上市公司虛構購銷業務、濫用會計準則實施財務造假,有的上市公司利用違規擔保、資金佔用等多種手段損害股東利益,有的公司未依法履行重大事項等信息披露義務,還有的上市公司因環境違法信息披露不實被查處。

此外,監管部門調查了涉嫌合謀信息披露造假的部分仲介機構。上半年,監管部門對11家證券仲介機構啟動調查,同比增長22%,涉及證券公司3家、會計師事務所5家、評估機構2家和律師事務所1家。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劉紀鵬表示,要繼續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證券監管部門應重點關注長期經營業績不佳、業績不穩公司的信息披露,將打擊內幕交易的重點放在信息披露一致性方面,強化外部力量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監督。一方面,不斷完善證券法規,增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成本。另一方面,探索以信息披露為抓手,建立綜合查辦與防控機制,將信息披露與內幕交易、操縱市場、欺詐發行、利益輸送等違法、違規行為聯合查辦,將信息披露質量指標與再融資、兼併重組等挂鉤,作出立體式、綜合性的調查處理。(記者 周琳)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