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應對挑戰最好的辦法就是辦好自己的事——中外企業共話發展信心

2018-09-17 21:4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題:應對挑戰最好的辦法就是辦好自己的事——中外企業共話發展信心

新華社記者 韓潔、陳煒偉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紮根中國市場的海內外企業究竟感受如何?在17日落下帷幕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專題研討會上,記者從與會眾多中外企業家的言談話語間,觸摸中國經濟的信心與溫度。

“越是面對挑戰,越要危中尋機。”多次歷經與歐美貿易摩擦的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告訴記者,正是一次次倒逼,讓企業在貿易圍堵中成長起來。

2011年趕上美國“雙反”、2012年再遭歐美“雙反”……高紀凡説,國內光伏行業近年來一直在貿易圍堵下發展成長,天合光能最初製造在國內、市場在歐美,出口産品要麼被關在門外,要麼被抬高門檻。企業被逼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靠科技創新提高競爭力,二是加快全球佈局在海外建造生産基地。

“在貿易保護倒逼下,我們抓住機會加強研發,建設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吸引全球優秀人才;同時我們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進行國際産能佈局,幾年下來我們産品在歐美市場的佔比不減反升。”高紀凡説,實踐證明,這兩條路也適用於今天很多貿易企業。

當中國企業加快全球佈局的同時,很多跨國公司依然堅守紮根中國市場,吸引他們的正是中國13億多人口的消費大市場。

“2017年,我們在中國交付的汽車超過在美國和德國交付的總量,而美國和德國是我們第二大、第三大市場。”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高樂説,過去20年,寶馬在中國已投入上百億。“因為我們相信這個國家、這個市場的潛力和未來。”

2018年,寶馬將在中國新建兩個研發基地,立足中國為全球市場研發産品。

高樂説,中國的員工素質、基礎設施、政府支持等,都使中國繼續成為跨國公司投資的熱土。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中國政府向全球産業界發出了非常重要的信號:中國將進一步改革開放。“我們深信可以共同見證和創造中國繁榮的未來、世界繁榮的未來。”

中國,已成為全球創新的重要力量,也吸引著全世界資本和技術。

空中客車全球執委會委員、中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徐崗認為,中國不僅是一個市場,更重要的是一個力量,包括政治力量、經濟力量,更重要的是創新力量。“這也是我們為什麼于2017年年末在中國設立創新中心的緣故。”

正是看好中國這片投資熱土,來自德國的畢福康離開寶馬後與投資夥伴聯合在中國江蘇南京創建了一家本土企業——拜騰汽車。

“中國有全世界最大、發展最迅速的汽車市場,我們對中國經濟和市場潛力深信不疑。”如今擔任拜騰首席執行官的畢福康説,拜騰之所以要做一家植根中國的本土企業,就是因為中國能為創業創新者提供開放的創業環境,能夠為拜騰提供打造高端電動車的環境,正因為此,拜騰有信心第一款概念車明年底實現量産。

面向未來,中國堅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也讓更多企業看到了希望所在。

“新時代的中小製造業不能走中國製造過去的老路,要大膽地創新,發展新的路線。”德爾瑪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鐵強説,未來中小製造企業不僅要全面在品質上下功夫,還要聯合大型製造業,謀求共贏、共同發展,共同推進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對此,埃森哲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主席朱偉認為,新經濟對傳統經濟的衝擊是世界面臨的共同挑戰。智慧化、數字化變革剛剛處於起步階段,中國各行業還擁有巨大的數字化發展潛力。

朱偉建議,面對轉型壓力,傳統製造業一方面要通過智慧化提升製造和生産能力,降本增效,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要將先進的數字化手段融入業務探索,創新商業模式,孵化新業務,引領企業未來發展。

“應對挑戰最好的辦法就是辦好自己的事,把外部壓力轉化為推進改革開放的動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在論壇上的講話道出了所有中外企業的心聲。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