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夏季達沃斯論壇熱議中國開放紅利

2018-09-19 12:14 來源: 經濟參考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為期三天的第十二屆夏季達沃斯論壇18日在天津拉開帷幕。今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與會國內外嘉賓熱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收益,並期待在中國開放步伐不斷加快的過程中,尋求更多參與合作的機會,分享更多的發展紅利。

改革開放成就顯著

在18日舉行的“中國對外開放四十年”分論壇上,中外嘉賓感慨,中國的對外開放令中國和海外企業實現了雙贏,未來開放的潛力依然值得期待。

“改革開放40年,中國是受益者,也為世界作出了貢獻。”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念沙表示,在“走出去”初期,中國企業逐漸學習到約定俗成的世界貿易規則,以及互惠互利的商業交往原則。同時,也逐漸學會應對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從國內封閉狀態向改革開放狀態轉變之間的差距。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表示,對於外資企業而言,早期進入中國最主要的驅動力是巨大的市場,很多外企通過貿易形式把産品帶入中國。對於中國企業而言,改革開放之初,更希望引進先進的産品、技術、管理理念以及國際規則。

日本對外經濟機構(JETRO)總裁赤星康在論壇上表示,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日本的企業不僅僅看中龐大的市場,也關注到質優價廉的勞動力市場。“現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已經成為過去式,但中國的消費市場依然非常龐大。還有許多日本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

“今天,很多跨國公司也在轉換自己的角色,進入所謂與中國同創的階段。”陳黎明指出,IBM在中國有中國研究院、中國開發院、中國系統研究院、全球交付中心,IBM幾乎所有的業務在中國都有落地。“在此過程中,IBM的經營模式也發生了變化,比如IBM在全球所有的市場都沒有成立合資公司,只有在中國近兩年成立了合資公司,我們和中國電子做了一個關於醫療健康平臺的合資公司,與浪潮建立了高端服務器的合資公司。這是與中國同創的發展階段,也是適應中國發展格局做出的戰略調整。”

金融開放機遇備受關注

在中國對外開放領域中,金融開放步伐加快尤其引發關注。有跡象表明,未來金融開放還會持續推進,在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領域還會推出更多新舉措。

“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力度在過去一年半當中是前所未有的。”摩根大通中國區CEO梁治文在“中國的金融開放”分論壇上表示。“資産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取消外資持股限制的消息是新利好。滬倫通希望今年年底可以落地。”

歐盟委員會金融穩定金融服務資本市場聯盟副主席、主管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斯表示,歐盟非常歡迎中國的開放舉措和態度。中國的金融市場開放涉及不同行業、部門,包括銀行業、保險業和資本市場、支付服務、徵信系統等方面,對於歐盟而言充滿機遇。而市場參與者增加所帶來的良性競爭,也有助於中國經濟活力的提升。

貝萊德集團中國股票投資主管朱悅表示,目前外國投資者對於亞洲市場尤其感興趣,而且還在不斷提升。“未來他們的股票、債券,應該會更多地參與到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發展之中,即便現在的估值和市場情緒暫時低迷。”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表示,中國的金融開放有助於解決中國金融體系中市場準入、鼓勵競爭、提升效率方面存在的問題。此外,通過開放也會引入一些新的金融業態、金融工具或者金融産品,更好地解決中國企業融資以及創新和轉型升級的問題。

與會人士還指出,當前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外貿環境對中國是一個考驗,但是對外開放的步子不會停,要立足於建設一個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體系,建立一個高質量的市場經濟。

“中國對外開放包括金融開放步子要適當,但是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稍微大一點。中國是一個超大型的經濟體,內部發展不平衡可以對衝不利的因素,吸收外部衝擊的能力也比較強。”劉世錦表示。

梁治文和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斯均表示,此前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市場的佔比與其他市場相比較,差距較大,未來佔比有望不斷增加。希望中國金融市場開放政策加快落地,讓外資更好地參與到中國市場發展中來。

“目前在亞洲市場上,我們已經佔據5%、6%的份額,隨著外資持股比例的取消,未來有潛力升到10%甚至到20%。”朱悅説。

期待擴大合作空間

與會嘉賓還表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增長,開放步伐加快,外企在華的合作空間越來越大,能夠對接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泛。

赤星康表示,當前中國創新企業和初創企業力量非常強大。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都有許多研發中心,在技術上有很多合作機會。“在其他領域也可以互利合作,比如日本最大的問題是社會老齡化,中國也面臨老齡化趨勢。第四次工業革命成果應該好好利用,比如利用可穿戴設備,讓醫患之間能夠分享數據充分溝通,從而降低治療疾病的成本。此外,在普惠金融、教育增長、移動支付等方面,日本和中國企業也都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何墨池指出,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通過深化和擴大經濟活動,依然有望釋放巨大的增長潛力,這樣一來,歐洲對中國的投資便能夠發揮全部潛力。中歐商會調查顯示,多數歐盟企業對中國金融業開放增長持樂觀態度。歐洲的金融服務公司尤其是銀行,明確表達希望獲頒第一批牌照的期待。

不容忽視的是,中國對外開放中仍需面臨文化差異等挑戰。陳黎明坦言,很多跨國公司剛來的時候,和中國企業的差異不是戰略上的差異,也不是財務上的差異,甚至都不是技術上的差異,而是文化差異。這需要不斷碰撞和融合。(記者 班娟娟 閆磊)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