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海歸人員深入西部貧困地區助脫貧

2018-10-10 11:0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蘭州10月10日電(記者 王朋)蓋婧的手機裏存著一張照片:一名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手裏捧著一本嶄新的科普書籍,兩隻眼睛瞇得像兩個小小的月牙兒,嘴角微微翹起,像是月牙兒在水中的倒影。

“這是今年8月份在甘肅省渭源縣蘭渭希望小學捐贈科普書籍時拍攝的,這張欣喜的臉龐刻在了我的心裏,永遠也忘不了。”蓋婧説,良好的教育是擺脫貧困的最好方式,她從孩子們月牙兒般的眼睛裏看到了對知識和新事物的渴望,更堅定了她為貧困地區教育扶貧出一份薄力的決心。

蓋婧來自山東省青島市,曾在美國留學,現在是一家經濟技術合作公司的負責人。近日,蓋婧第三次來到甘肅渭源,捐贈20萬元成立了教育基金,用於改善貧困地區學校教學環境。

與蓋婧一起來到渭源縣的還有來自教育、農業、科技和醫療等多個領域的40多名海歸人員,他們與當地政府簽訂産業、教育等幫扶協議,並捐贈教學設備、醫療設施,提供技能培訓,為這裡脫貧攻堅注入活力。

渭源縣是六盤山片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是甘肅23個省級貧困縣之一。渭源縣委書記吉秀説,這些海歸人員涉足領域廣,是行業裏的精英,他們先進的管理和經營理念可以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是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一支重要力量。

記者從渭源縣人民政府了解到,今年5月以來,這些海歸人員先後7次赴渭源考察,發現産業發展薄弱是制約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原因。他們考察後確定北寨鎮為幫扶鄉鎮,並簽訂産業、教育等幫扶協議26個,建成鹽灘村扶貧車間、馬蓮村光伏農場等産業項目,助推當地産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8月份來的時候,鹽灘村只有一個馬鈴薯切片扶貧車間,這次來發現,手工編織和食用菌菌棒生産扶貧車間已建成運營,原先的土路泥路上也建起了水泥路。”曾留學俄羅斯,現在是一家科技公司負責人的陳海嬿説,海歸人員投入的資金和理念改變了貧困地區的發展面貌,這些可喜的變化也鼓舞著她們更好地為貧困地區扶貧工作服務。

渭源縣北寨鎮黨委書記張海波説,從第一筆捐贈到各個項目的落地,海歸人員投入的資金還在逐步增大。渭源縣政府介紹,此次40多名海歸人員再次走進渭源縣,在産業、醫療等方面與當地政府對接達成多項合作意向,並捐贈物資設備價值239.8萬元。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海歸人員不斷參與貴州、甘肅、寧夏等西部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他們將扶貧方向聚焦到産業幫扶、健康醫療幫扶、教育幫扶、就業幫扶等多個方面,不斷提升西部貧困地區的內生發展動力。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