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退耕還林20年 荒山禿嶺都不見——來自延安的報道

2018-10-25 19:3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西安10月25日電(記者 姜辰蓉)“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縱橫的溝峁中、光禿禿的山樑上風沙漫布,曾是陜西延安給人們的印象。然而,對近些年來過延安的人來説,眼前的景象完全顛覆:哪見荒山禿嶺?觸目皆是青山。

記憶中的荒山禿嶺

在延安市吳起縣南溝村,53歲的閆志雄坐在自家小院中,講述起20多年前的景象。那時候,這些山幾乎都是禿的,去山上種地,一棵能遮陰的樹都找不到。

一颳風,黃土、沙塵遮天蔽日。山扛不了風,地保不住水。一年到頭面朝黃土背朝天,卻常常連播下的種子都收不回來。“下一場山水褪一層泥,種一茬莊稼剝一層皮,村裏人每家種幾十畝地,卻還可能餓肚子。”閆志雄説。

“山是和尚頭,臭水溝裏流。”這是老百姓對那時延安山水的比喻。資料顯示,20世紀末,延安水土流失面積高達2.88萬平方公里,每年流入黃河泥沙2.58億噸,約佔入黃泥沙總量的六分之一。

56歲的柴繼軍是延安市甘谷驛鎮何家溝村村民。回憶起過去的苦日子,柴繼軍説:“每年三四月風沙季,風沙大得眼睛都睜不開。”

1999年,中央啟動退耕還林政策,延安人從“兄妹開荒”變為“兄妹造林”,這為黃土高原上的延安帶來了綠色轉機。

艱辛努力逆轉生態

退耕還林20年,延安共完成退耕還林1077.46萬畝,植被覆蓋度從2000年的46%提高到2017年的81.3%。

氣象資料顯示,退耕還林後,延安沙塵天氣明顯減少。城區空氣優良天數從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7年的313天,入黃泥沙量從退耕前的每年2.58億噸降為0.31億噸。

在這些“生態逆轉”數字的背後,是延安人付出的艱辛努力。

從閆志雄家的小院向四週眺望,藍天下青山環繞,綠水依傍。

跟著閆志雄,我們一路爬到山頂,他指著周圍連綿的青山説:“從這裡能望見的這些山,都是我們村裏的。山上的林子,都是我們村民一棵一棵栽起來的。”

漫步在林中,發現樹木高低錯落,粗細不一。閆志雄説:“在延安這樣乾旱缺水的地方,種樹很難一次成活,需要經過三年中五六次的補種才能長起來,一片林子往往是‘爺爺孫子五輩樹’。”

和“插個樹枝就能活”的江南不同,為了種樹,延安人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一年中的春、秋兩季,是種樹的季節,而天氣這時往往還很冷。在延安黃河兩岸的白于山區,為了在陡峭的山崖上種樹,農民們把樹苗放在背後的背簍中,手腳並用地爬上去。

在延安市退耕還林工程管理辦公室提供的4張衛星遙感植被覆蓋度圖像中,從2000年的“半黃半綠”到2010年的“一片碧綠”,再到2015年的“整片深綠”,時間的刻度顯示出生態恢復的艱辛歷程。

“綠海”中的“金飯碗”

延安的綠水青山,不僅扭轉了當地的生態環境,還改變了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廣種薄收難溫飽”的生活狀況,以生態巨變促農民脫貧致富,生動地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退耕還林後,植樹造林一度成為柴繼軍家五口人的“中心工作”,“一個坑一個坑挖,一棵樹一棵樹栽。這些樹現在長成林了。我們這裡氣候也好了,泥石流也沒有了。”

隨著生態環境一起改變的,還有柴繼軍的生活。柴繼軍的新家在溝口,從新家一路向溝裏走,沿路野花繁盛,百畝荷花也被花海環繞,與周邊的青山相間如畫。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吸引上萬遊客前來觀賞。

柴繼軍家所在的甘谷驛鎮,正在打造紅薯小鎮、生態小鎮、旅遊小鎮,讓植樹造林的成果真正成為帶動農民致富的新契機。柴繼軍説,未來結合鎮上的發展,村上的百畝荷塘會吸引更多遊客,而旅遊服務業也將會是村民新的收入來源。

在延安,寶塔、安塞的山地蘋果,延長、宜川的花椒,延川的紅棗,黃龍的板栗、核桃,成為退耕群眾重要的收入來源。在主導産業支撐下,延安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退耕前的1356元提高到2017年的11525元。

延安市林業局局長付天平介紹,目前整個延安林果面積已達676萬畝,實現産值在百億元以上,森林旅遊年直接收入達1.2億元,林下經濟年收入8.1億元。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