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港珠澳大橋開通促進融合發展

2018-10-29 08:49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港珠澳大橋開通促進融合發展
三地同心 擁抱大灣區

“快看,中國結!”當巴士駛近港珠澳大橋青州航道橋段,車上的乘客都會興奮地相互提醒。寬闊的海面上,一對“中國結”造型的索塔巍然聳立,撐起一條巨龍,蜿蜒向海天之際。

自港珠澳大橋開通以來,這對全橋最高、最有特色的索塔,成為旅客拍照留念的寵兒。它所彰顯的力量,還有象徵三地同心、共創美好的獨特造型,讓這片以“伶仃”命名的水域充滿暖意與生機。

大灣區建設迎突破

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珠海舉行。消息迅速傳遍四海,大橋也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去年7月1日,適逢香港回歸20週年,習近平總書記專程考察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建設工地。時隔一年,大橋通車之際,習近平親自宣佈大橋開通並巡覽大橋,對建設成就給予高度肯定。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港珠澳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內聯結三地、促進互聯互通的一項標誌性的交通基礎設施,使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如虎添翼。”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表示,港珠澳大橋作為三地首次共建共管的重大基礎設施,不僅彌補了大灣區建設的關鍵交通短板,也必將産生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綜合效益。

路通則財通。區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發達的交通網絡,重大的交通基礎設施也會對區域經濟和城市間協調發展産生深遠影響。廣東省發改委主任葛長偉表示,大橋建成通車以後,粵港澳三地融合發展就有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全長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由香港行車至珠海、澳門從3個多小時縮短至45分鐘左右。行車時間的大幅縮短,意味著運輸、時間成本的下降,便利了區域內物流、人流乃至資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動。

“目前,我們公司貨物走水路運至香港需要約兩天時間,走陸路則要約1天。大橋口岸開通後,物流時間將壓縮至短短幾個鐘頭,企業經營成本有望大大降低。”珠海邁科智慧科技公司商務部蔣經理表示,港珠澳大橋開通,珠港物流也將迎來新的發展。

“大橋通車將給大灣區內各城市帶來共贏。”從前期研究到建設,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鄭天祥教授一直對港珠澳大橋保持著緊密關注。“珠江西岸城市直通香港後,可對接香港乃至全球創新資源,帶來全球優質的人才、資金、信息和技術,提升大灣區整體科創能力”。

港澳繁榮前景光明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既承擔了打造國家經濟增長極的重要使命,也是港澳拓展發展空間的重要契機。對於正在尋求經濟增長新空間的香港和努力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澳門,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恰逢其時。

“香港陸路貨運量近年持續下跌,主因就是營運成本高企。”香港航運交通界立法會議員易志明表示,業界將來取道大橋,可大幅縮減往來香港與珠三角西部行車時間,陸路貨運量有望止跌回升。

其實,陸路貨運量下跌,恰如香港經濟增長空間變化的縮影。改革開放40年來,與香港陸地相連的珠江東岸承接了大量來自香港的投資和産業轉移,也是香港重要的港口腹地,奠定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樞紐的地位。但近幾年,隨著珠江東岸步入産業升級階段,環境容量漸趨飽和、生産要素成本上升,以港口興起的香港急需更廣闊的腹地。

“借助大橋,香港的金融、貿易、航運等服務業可更快延伸到珠江西岸、粵西乃至大西南地區。”鄭天祥認為,香港的發展腹地既可以向北延伸,也可以向西推進,發展縱深更加廣闊。

腹地更廣闊,樞紐功能更加突出。“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坐落在香港大嶼山,連同毗鄰的香港國際機場,讓大嶼山這個全港最大的島嶼,成為通往世界和粵港澳大灣區的雙門戶。”在開通儀式上,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表示,特區政府正抓緊機遇,提出“明日大嶼願景”,為香港締造更美好的未來。

大橋開通,與正在拓建第三條跑道的香港國際機場和規劃中的深水集裝箱港,讓香港特區政府“明日大嶼願景”更加清晰。“大嶼山具備充分條件發展機場經濟及橋頭經濟,成為第三個核心商業區,製造更多就業機會,鞏固香港國際貿易中心地位。”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吳宏斌説。

澳門各界亦歡欣鼓舞。澳門特首崔世安表示,澳門的首個五年發展規劃,已對“大橋時代”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出規劃。

作為世界著名旅遊城市,澳門去年接待遊客3260萬,今年預計會增至3400萬。據估算,港珠澳大橋通車以後,抵達珠江西岸的潛在客流量有望達5000萬。“通過大橋,從澳門前往香港國際機場的路程約半小時,相當於多了一個世界級機場。”澳門經濟學會理事長柳智毅表示,港珠澳大橋通車後,澳門旅遊資源將與廣東旅遊資源更好地連接起來,形成大灣區共同旅遊市場,更好地吸引各地遊客。

近些年,陸地面積僅32.8平方公里的澳門面臨著旅遊承載力不足的問題。有了珠澳口岸的創新合作模式,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副會長楊道匡認為,澳門與珠海及周邊城市的旅遊合作將邁向更高水平,通過優勢互補,既能拉動澳門接待能力大幅度提高,也會繁榮周邊旅遊市場。

民心橋聯結三地民眾

自24日上午正式通車運營以來,港珠澳大橋受到內地、香港和澳門居民熱捧,三地口岸快捷的通關模式更是贏得讚譽。據香港入境處統計,大橋開通僅7小時,就有2.3萬人次經大橋進出香港。這既體現了大橋的高人氣,也表明了人們對更加美好生活的期待。

“大橋既是一項交通工程,又是一個公共事業。”楊道匡説,三地在大橋上創新的合作模式將延伸到文化、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有效提高大灣區居民的生活質量。

“大橋開通後,澳門居民的生活圈、工作圈和服務圈也會隨之擴展,可以更加便利地前往大灣區各地工作、求學、就業、創業和享受灣區內的各種服務,為澳門居民特別是年輕人帶來更大生活空間和發展機遇。”澳門特區政府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局長米健憧憬。

香港青年民建聯主席顏汶羽表示,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橋相繼開通,有助於青年更準確認識內地、把握國家發展機遇,讓他們對未來的生活模式有了更多選擇。

交通越來越發達,同胞也越走越近。港珠澳大橋在縮短地理距離的同時,更深化了同胞血緣之情。香港資深媒體人魏女士感慨,三地1小時生活圈讓三地民眾心與心的距離更近。

“被譽為‘世紀工程’的港珠澳大橋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建成通車的,不僅激發了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也證明了‘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更加堅定了社會各界把粵港澳大灣區建成世界一流灣區的信心。”張曉明表示,人心齊、泰山移,有了港珠澳大橋這樣一座聯結三地人民的民心橋,必將激勵更多港澳同胞同祖國人民一道,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記者 馮學知 張慶波 蘇寧)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