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洛扎:固邊富民遠在喜馬拉雅

2018-10-31 17:4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拉薩10月31日電 題:洛扎:固邊富民遠在喜馬拉雅

新華社記者李宣良、樊永強  解放軍報記者羅錚

洛扎,藏語意為“南方大懸崖”,因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而得名,是西藏山南市最為偏遠的一個縣區。

作為中國和不丹兩國交界的邊境地區,洛扎縣所轄的240公里邊境線穿越原始森林、激流峽谷和高山草場,大多都人跡罕至。

黨的十八大以來,洛扎的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西藏固邊富民、強邊固防取得歷史性成就的生動樣本。

從拉薩到洛扎,240多公里的路程乘車一般只需要四五個小時,但從縣城到拉郊鄉再到傑羅布村,短短150公里的路程就至少需要九個小時:蜿蜒崎嶇的山路全是倚山而修,一側峭壁陡立,另一側萬丈深淵……

傑羅布村所在的拉郊鄉白玉地區,是洛扎縣最為偏遠的邊陲。儘管這裡交通不便、條件艱苦,但卻是邊疆群眾世世代代用心守衛、宣示主權的“精神高地”。

拉郊鄉黨委書記古桑旦增從小就生活在拉郊鄉。當年,古桑旦增不忍心讓群眾受苦,就動員自己的兩個舅舅、哥哥、弟弟四人帶著62頭牲畜首批搬遷到馬加唐站崗,以放牧的形式守衛祖國神聖主權。

後來,在古桑旦增一家人的帶動下,主動前往邊境一線放牧守邊的群眾越來越多。

2016年,經西藏自治區民政廳批准,由8戶16名群眾組成的拉郊鄉傑羅布村正式成立。

“一年一變樣,三年奔小康。”在傑羅布村牧民群眾的記事簿上,清晰地記錄著傑羅布由一個偏遠牧民點“華麗轉身”為邊境小康示範村的“飛躍”歷程——

在2012年之前,傑羅布牧場無水、無電、無通信、無房住,大雪封山的大半年時間完全與外界處於“失聯”狀態。6年來,政府先後為牧民群眾修建房屋16間和牲畜暖圈10座,並解決了吃水、用電等生活難題。2016年成立行政村後,傑羅布的發展更是走上了快車道。

2016年,上級將傑羅布村作為邊境小康示範村建設,當年就建起了通信基站等基礎設施;2017年,從拉郊鄉到傑羅布村約46公里的四級砂石路全面開工;2018年,傑羅布邊境小康示範村建成,群眾全部搬入新居,拉傑公路也于入冬前竣工通車……

在傑羅布村所在的吉格弄河谷上遊的高山牧場上,一棟棟新建的二層小樓整齊排列,天藍色的屋頂上五星紅旗高高飄揚。

“柏油路通了,現在兩三個小時就能到縣城。”古桑旦增説,如今的傑羅布村牧民群眾戶均擁有牦牛近50頭,人均年收入已超過1.6萬元。

古桑旦增的舅舅、77歲的索朗群培老人説:“是黨的惠民政策讓牧民群眾富裕起來,我們子子孫孫都要為國家守好邊疆。”

“讓長期吃苦奉獻的邊境一線牧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洛扎縣委書記趙天武看來,傑羅布村的發展,正是西藏固邊富民工程的一個縮影。

為促進邊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鞏固祖國邊防,確保邊境地區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西藏自治區決定在“十三五”期間,對邊境地區628個行政村,實行以住房改善、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發展富民産業、改善生態與人居環境為重要內容的小康村建設。

2016年初,山南市在全區創新提出實施“全民守土”的固邊富民試點工程,大幅提高邊境一線邊民的補助標準,增加邊民政策性收入,構建“經濟發展、社會和諧、邊民富裕、邊境穩定”的固邊富民新格局。

“富民才能強邊,強邊更能富民。”趙天武説,固邊富民政策充分調動了農牧民群眾參與維穩固邊的積極性,既讓群眾脫了貧,也讓群眾安了心,作為生産與巡邏同步的“不穿軍裝的哨兵”,邊境一線群眾積極開展邊境巡邏和主權宣示活動,成為部隊守防官兵的得力助手。

趙天武説:“西藏邊防一線所發生的歷史性變化,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什麼是人民的力量,什麼是國家的強大。”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