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特稿:人工智慧發展三問

2018-11-02 13:5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 特稿:人工智慧發展三問

新華社記者 楊駿

無論是將人工智慧稱作“下一個風口”“創新加速器”“未來驅動力”,還是關於它會不會比人類更聰明、甚至取代人類的爭論,都説明人工智慧迎來新一輪發展高潮。

與以往幾十年不同的是,人工智慧這一輪高潮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有科學家因此認為,我們或許將成為與人工智慧真正共同生活的第一代人。

發展速度有多快

安徽黃山不少出租車司機經常拉“老外”,不會外文也能交流無礙;更多中國人海外遊,面對東京的日文菜單不再一頭霧水、漫步在巴黎街頭也不再因不懂法語而慌張;一些街頭,人們看到沒有司機的測試汽車在行駛……

人工智慧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目前在醫療、金融、軍事、運輸等領域已經進入快速滲透階段,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得益於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的飛速進步,過去兩年,人工智慧的效率和精準性不斷提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一些應用人工智慧的機器在製造業中已經開始代替人類勞動,而機器學習仍在繼續,它會沿著價值鏈向上攀升,未來甚至有可能自行研發新藥和診斷疾病,也可能在法律、金融等領域大量替代人類勞動。

美國斯坦福大學人工智慧科學家李飛飛説,人工智慧會像電一樣,改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搜狗首席執行官王小川認為,識別、決策、生成是人工智慧的核心應用。例如,在決策方面,人工智慧可以幫助提高決策效率,提升商業效率。

“我們已經在金融、醫療和教育等方面看到這些應用。在識別和生成領域,人工智慧的進展已使人機交互越來越自然,這也是我們感興趣的領域。從歷史趨勢上看,機器在逐漸適應人,並已為人類分擔了許多具體工作。”王小川説。

變革機遇有多大

未來20年,人工智慧將可能對一些國家的經濟和生産率産生顛覆性影響。國際知名諮詢公司埃森哲公司的一份新報告選取12個發達經濟體,推測它們未來受到人工智慧影響的情況。結果顯示,到2035年,這些經濟體的勞動生産率可提高10%至37%,經濟年增長率可翻番。

人類現在已經對機器的計算與“算計”産生依賴,從購物網站的精準推送到電視劇的編劇、再到無人駕駛汽車,人工智慧已經不再新鮮。

但人工智慧的發展前景遠大。按照人工智慧“弱智慧”“強智慧”和“超智慧”的劃分,當前乃至很長一段時間,人工智慧還處於“弱智慧”階段,還只能局限在特定的封閉領域。比如,“阿爾法圍棋”只能通過數據樣本學習和對弈訓練提高下棋能力,並不能在其他方面發揮創造性。到了“強智慧”和“超智慧”階段,人工智慧就可能像人類那樣學習、決策和反思,解決不同領域的各種複雜問題。

今年以來,美國通過強化政策支持、推動國會立法、加大研發投入等多項措施,優先推進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力圖保持人工智慧時代“領頭羊”地位。歐盟委員會6月公佈的“數字歐洲”項目,也提出了向人工智慧領域投入25億歐元,希望人工智慧技術能夠在歐盟經濟和社會領域得到廣泛運用。

中國優勢在哪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機器人實驗室主任陳小平認為,要規範並牢牢把握人工智慧發展機遇,首先要把基礎技術研究做好。

與以往幾次工業革命相比,在以人工智慧為引領的本輪科技大潮中,中國首次和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目前已具備多方面的重要優勢條件。

從市場上看,科技界普遍認為,中國具有全球最大的人工智慧應用市場,十幾億人口將是人工智慧得以廣泛應用和創造財富的重要基礎。

從資金上看,中國目前在科技創新領域的資金投入在全球處於領先水平。

從企業實體上看,目前阿裏巴巴、騰訊、百度等大企業都已經在人工智慧領域大量投入。百度現在每年研發投入在100億元左右,其中絕大多數都投向了人工智慧。在智慧城市、智慧家居、語言和圖像識別等領域,中國企業界的創新十分活躍。

從基礎科研水平來看,中國近年來在人工智慧方面的論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居於全球前列。

儘管存在這些有利因素,中國人工智慧發展仍存在大量挑戰,比如開發人工智慧的軟硬體缺乏自主知識産權等。需要繼續努力,才有可能贏得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的主動權。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