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業內人士:金融科技創新將賦能信用社會建設

2018-11-09 16:0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杭州11月9日電(記者 魏一駿)“當前,金融科技方興未艾,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不斷深入,推動金融業態發生深刻的變化,並逐步成為信用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在8日舉行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金融科技與信用社會建設”分論壇上表示。

信用是公眾生活不可或缺的社會名片,更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礎。范一飛説,傳統金融體制下,信用數據相對匱乏,已成為制約新時代信用社會建設的重要瓶頸。因此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金融科技手段,將有助於依法合規推動社會信用信息互聯互通與共享共用。

“以區塊鏈技術為例,信用社會的建設,需要對商業社會、個人徵信等各個業態的數據進行深度採集、挖掘和分析,區塊鏈在數據建設方面統一性、安全性和可溯源的特點,可以為信用社會解決當前數據端的許多問題。”杭州宇鏈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陳柏臻説。

中國銀聯董事長葛華勇表示,數據共享是金融科技賦能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建議建立一個符合移動互聯網、金融科技時代特點的數據共享和風險聯動機制,打通傳統線下以及新興線上市場參與主體的數據信息,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最終構建一個對全社會有益的信用體系。

科技創新為金融發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時,也為金融安全帶來新挑戰。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認為,對於各種創新科技在業界的應用,我們要拿捏好其中的分寸,為公眾帶來最大方便的同時,安全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金融科技的創新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當前穩金融的大基調下,金融科技需要合法、有序、可控,這不僅僅是監管機構的必要工作,也是金融科技從業者等各方必須嚴守的底線。”陳柏臻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