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建設長江綠色走廊再譜新章
——長江三峽集團發展紀實

2018-11-09 22:1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 題:建設長江綠色走廊再譜新章——長江三峽集團發展紀實

新華社記者 侯雪靜

三峽集團因三峽工程而生,乘改革開放東風而興。經過25年持續快速發展,三峽集團從項目建設者轉型成為全球最大的水電開發企業和中國最大清潔能源集團。三峽工程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的重要標誌,是中華民族日益走向繁榮強盛的典範。

打造“世紀工程” 成就百年夢想

10月31日13時,三峽水庫壩前水位達到175米,順利完成2018年175米試驗性蓄水任務,這是從2010年至今連續第9年成功蓄水至三峽工程設計的175米水位,標誌著三峽工程全面發揮各項功能。

長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命脈。伴隨著改革開放和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三峽工程的成功建成和運行意味著中華民族百年夢想成真。三峽工程成功發揮了巨大的防洪、發電、航運、生態保護等綜合效益,成為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器”。

長江安瀾,保障國泰民安。三峽工程建成以來,已經防洪調度44次,累計攔洪量1322億立方米,其中兩次經受了比1998年更大的洪峰考驗,保障了長江中下游1500萬人口,2300萬畝良田的安全。

巨型電站,澎湃發展“綠色動力”。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位居世界之首。2017年,三峽電站發電976億千瓦時,接近北京全年用電量。截至2017年,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準煤3.2億噸,減排二氧化碳8.2億噸,減排效益等同於在我國國土上增加了三分之一個大興安嶺林區。

通航興業,打造“綠色航道”。三峽工程建成後,高峽出平湖,徹底結束了“自古川江不夜航”的歷史,宜昌至重慶通航條件極大改善,航行時間縮短6小時,萬噸船隊可從上海直抵重慶。通航條件的改善也使得川江航運油耗下降過半,按照宜昌至重慶660公里和目前三峽船閘年過貨量1.38億噸測算,每年可節省柴油消耗至少34萬噸。

截至2017年底,三峽集團可控裝機規模超過7000萬千瓦,總裝機規模達到1.24億千瓦,資産總額近7000億元,年利潤總額逾400億元,“國之重器”成就“國之重企”。

綠色發展,闖出長江大保護新路

4月14日500尾9至12齡中華鱘在宜昌被放歸長江,實現了中華鱘野生資源系統性補充,這是長江珍稀魚類保育中心2005年以來第60次放流,但這只是三峽集團長江生態保護的一個縮影。

曾經,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然而,數十年來長江經濟帶的高速發展和過度開發也嚴重透支了長江的生態。為此,中央明確,長江經濟帶建設要把長江生態修復放在首位,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今年4月召開的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明確了三峽集團要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幹主力作用。

“我們將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下一步管理運行好三峽工程的方向,承擔更多社會責任,逐步發揮長江生態保護和修復的骨幹主力作用,讓母親河永葆生機和活力。”三峽集團副總經理林初學説。

據三峽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三峽集團當前正著手打造生態環保業務板塊,組建中國長江生態環保集團、牽頭設立中國長江綠色發展基金、創建生態環保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形成共抓長江大保護的專業力量和實施平臺,努力把生態環保打造成三峽集團的核心競爭力。

綠色是長江的底色,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才能把底色“擦亮”。

5月29日,三峽集團長江經濟帶城鎮污水處理試點工作現場會召開,打響了三峽集團全面參與長江大保護的第一槍。

6月22日,三峽集團和宜昌市人民政府舉行長江大保護宜昌示範區先導項目建設動員會,啟動了三峽集團參與長江大保護的首個企地合作示範區。

……

三峽集團目前正在探索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發展機制,闖出一條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打造清潔能源國家名片

在2015年幾內亞央行發行的新版2萬幾內亞法郎貨幣上,印著卡雷塔水利樞紐工程——被稱為幾內亞的“三峽工程”,也是三峽集團推動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全産業鏈“走出去”的典範,也是一張清潔能源“國家名片”。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0座水電站中有5座由三峽集團建設運營管理,全球127台70萬千瓦以上水輪發電機組中有86台由三峽集團管理,創造了全球人均管理水電機組的最高紀錄。

近年來,三峽集團將海上風電定位為繼水電之後的第二主業,打造“海上三峽”。借鑒三峽工程經驗,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技術,三峽集團逐步成為國內海上風電行業的引領者。截至2018年10月底,國內海上風電累計獲取資源超過1000萬千瓦,其中建成投産33.8萬千瓦。

當前,以三峽集團為代表的中國水電已經形成了規劃、設計、施工、製造、運行、管理等全産業鏈發展優勢,水電工程技術和運行管理水平居世界先進水平,已在全球90多個國家建立了多種形式的水電開發合作。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