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綜述:留德中國學者共議環境保護與發展

2018-12-10 10:4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德國紐倫堡12月9日電 綜述:留德中國學者共議環境保護與發展

新華社記者 張毅榮

多名中國環保領域學者8日在德國紐倫堡舉辦的一場專業學術會議上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共議環境保護與發展。

德國蒂賓根大學博士生導師、巴登-符騰堡州政府專家顧問呂川河帶來了關於溫室氣體儲存與泄漏風險評估的報告。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極端天氣增多,儲存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有著現實意義。呂川河認為,考慮到儲存量大,比如有的企業一年可在地下儲存多達50萬噸二氧化碳,一旦發生泄漏,可能造成巨大危害。

呂川河介紹説,這些危害包括工程發生裂隙,二氧化碳外溢危及周邊生物生命,以及二氧化碳改變地下水的酸鹼度,導致地下岩層中的重離子析出,影響水質安全等。

他建議,除了應該慎重選址,還要基於數據分析,對工程進行長遠的風險評估,加強公眾對儲存溫室氣體技術的信心,以實現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控制全球氣溫升高的目標。

這場學術會議由環保領域的留德中國學者組成的協會“德中環境與能源促進中心”主辦。協會理事長周曠昕介紹説,中心的主要目標是把留德學者的智力資源和國內需求相結合,促進中德在環境和能源領域的交流合作。

在會議上,德國萊布尼茨生態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肖隨麗對比了中德兩國在生態城市發展方面的歷史和發展現狀,認為德國在平衡自然生態與經濟發展方面經驗更成熟、構建綠色設施網絡更完善。但中國近年來也正迎頭趕上、發展迅速,特別在“海綿城市”建設等方面卓有成效。

肖隨麗認為,城市的綠色空間應該和道路、橋梁、電網等基礎設施一樣,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綠色基礎設施形成系統性網絡非常重要,因為這樣才能讓城市綠地在生物供給、環境調節、文化休閒和經濟支持等功能上更好地發揮作用。

德國聯邦材料研究與測試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由翼作了關於質譜分析下的大氣過程監測報告。他介紹説,氣溶膠是液態或固態微粒懸浮在氣體中形成的體系,可以導致霧霾等大氣污染現象。借助化學電離質譜分析,可以測定氣溶膠中是否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從哪來,將往哪去,對國內外的大氣污染針對性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