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改革開放40年:郵路變身脫貧路

2018-12-11 09:21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從單一的運送方式到汽車、火車、航空乃至無人機運輸,從運送信函、報刊、包裹到水果、蔬菜等生鮮業務快遞到家,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郵政事業實現數次華麗轉身。如今,“老郵政”成為“新經濟”“新動能”的助推器,郵路也變身為百姓的脫貧路、致富路。

“快遞+電商”助力脫貧攻堅

郵路為貧困地區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生機與活力。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郵路總長度已達938.5萬公里,是1978年的近兩倍,全國快遞網點鄉鎮覆蓋率達到87%,基本能夠滿足6億農村人口的快遞服務需求。“2018年,全國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進一步提升,目前已超過90%。”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沈鴻雁説。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四川省西南部,資源優勢十分突出。然而,這個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是名副其實的深度貧困地區。如何為這片美麗卻不富饒的土地打通脫貧攻堅的“任督二脈”,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

據了解,涼山彝族自治州海拔在2000米至3500米之間,過去當地土特産多靠路邊擺攤銷售,銷量低、價格低。“不少當季水果常常是賣一半,在樹上爛一半。”當地村民介紹。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電子商務的興起,涼山土特産搭上了“快遞+電商”的順風車。涼山彝族自治州郵政管理局局長邵建洲表示,目前,涼山州郵政正在持續引導各快遞企業發展“互聯網+快遞+電商”一體化平臺,為百姓提供更多的致富途徑。

德昌韻達就是其中一個快遞與電商成功結合的民營企業。“我2002年開始做電商,為了降低運輸成本,2008年開始加盟快遞,目前不論電商還是快遞,發展都十分迅速。”德昌韻達負責人徐峰説。

為了打造“快遞+電商”一體化平臺,徐峰在2016年8月引入樂村淘電商平臺,通過一年多的建設運營,目前已經在德昌建立了1個縣級運營中心、10余個鄉鎮運營中心及150余家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將電子商務輻射到德昌縣90%的鄉鎮村。

“2016年至今,我們成功幫助農戶銷售梨160余萬斤,枇杷5萬餘斤,石榴2萬餘斤,核桃5萬餘斤。”徐峰説,“為了讓大涼山特産走出大山,為了帶動更多人脫貧致富,我會一直做下去。”

數據顯示,2017年,快遞直接支撐製造業産值2375億元,全年農村地區收投快件量超過100億件,帶動農産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超過6000億元。

“未來,在郵政業改革發展中,我們將繼續堅持‘互聯網+’方向,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推動行業由傳統服務向現代服務轉變,由規模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沈鴻雁表示。

提質發展促進産業升級

除“快遞+電商”外,郵政行業還在整合農産品資源、打造産業扶貧模式上下足了功夫。

“以前,我每天淩晨兩三點起床,騎摩托車將蔬菜運送到15公里外的城裏,起早貪黑還很難賣出去。現在運用郵政平臺,輕點鼠標就搞定當天的蔬菜銷量,郵政車輛每天上門收寄,按地址運輸到客戶家中,根本不愁銷路。”江西省瑞金市華屋村村民華水林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從脫貧到幫扶村民一起致富的故事。

“我家承包了8畝大棚,種了百香果、菠蘿、番石榴等,現在信息流通快,我們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種菜。”華水林説,他的果蔬基地種植面積已從當初的兩畝擴大至45畝,20多個大棚每天採摘蔬果400多公斤,帶動16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2016年7月,當華水林將眼光瞄準高附加值的水果種植而苦於資金短缺時,當地郵儲銀行向他發放了為期3年的“産業扶貧信貸通”貸款10萬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在他的大棚裏,記者看到,新品種的番石榴“芭樂”挂滿枝頭。“我今年種了300多棵芭樂,一斤可賣10塊錢!”華水林説。

近年來,江西郵政立足江西農産品優勢資源,探索“瑞金果蔬進城”産業扶貧模式。“我們組織貧困戶成立了合作社,通過對接指導幫扶、訂單保障和信貸扶植等方式,擴大蔬菜種植規模,提升蔬菜品質標準,實現綠色果蔬進城的規模化、産業化、可持續發展,帶動貧困百姓脫貧致富。”江西郵政相關負責人表示。

“接下來,我們將利用郵政集團內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優勢,依託郵樂網、農匯網等涉農電商平臺,繼續推進互聯網金融産品的研發與創新,把貧困戶生産的特色農産品進行網上銷售,提升貧困戶創業就業能力,拓寬貧困地區特色優質農副産品銷售渠道和貧困戶增收脫貧渠道。”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董事長劉愛力説。

創新服務打通“最後一公里”

身穿墨綠色制服的工作人員、人頭攢動的匯款櫃臺、堆積起來的報紙……這是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印刻在許多人心中的郵局形象。如今,通過改革開放40年的持續發展,郵政服務也在不斷創新。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北麓坐落著一個郵政所——中國郵政無錫山北支局,沒人能説出它在這兒多久了,但家住石門路小區的王二根老爺子卻清晰地記得:“40多年前,郵局就是老百姓和外部溝通最重要的渠道,每天來這兒領包裹、發電報、匯款的人絡繹不絕。”

如今,走進山北支局,記者看到,自動存取款機、補登折機等自助化設備一應俱全,警郵、稅郵、代理車險等便民服務窗口一字排開。山北支局局長田衛華説:“現在的山北郵局,除了能辦理金融、寄遞、報刊等業務,我們還陸續在網點開通了代繳水電費、代理車務、代辦稅務等便民服務窗口,真正為老百姓打造‘十分鐘生活圈’。”

靳婕是一名企業白領,她對記者説:“真沒想到,郵局也能換駕駛證。從填報手續到網上體檢、現場拍照,不到10分鐘就辦完了,工作人員説我明天就能收到新證了。”

郵政服務的不斷創新,同樣給深山中的居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坐落在海拔1400米至1600米的山坳中,從山底到山頂村莊海拔高差近1000米。村民走向外面的世界,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懸崖、越過13級218步的鋼梯。山頂上的阿土列爾村交通不便,是大家俗稱的“懸崖村”。

“懸崖村”最後一公里郵件的運輸,一直是困擾村民的一大難題。“無人機運輸包裹給了我們極大的驚喜,以前從來不敢想象可以通過無人機把報紙直接送到我們村裏來。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村以後的生活會越來越好。”阿土列爾村第一書記帕查有格興奮地説。

同樣,無人機的使用也為郵遞員大大節約了時間和精力。“懸崖村”無人機郵路運輸工作人員曾德剛告訴記者:“以前,我們每人每天背起一二十斤的郵件上去,來回需要近7個小時。現在有了無人機,來回只需20分鐘。”

“未來,為推動郵政業深化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郵政管理部門將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寄遞服務質量;大力推進‘郵政在鄉’和‘快遞下鄉’工程換擋升級,進一步服務好國家重大戰略,提升行業現代治理水平。”沈鴻雁説。(記者 訾謙)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