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2018年前10個月重慶市新增公辦幼兒園538所

2019-01-09 13:17 來源: 重慶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大力加強學前教育建議引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
去年前10個月我市新增公辦幼兒園538所

● 一位市民的兒子曾在民辦幼兒園就讀,當時的保教費每月2000元左右,如今轉到公辦幼兒園,每月的保教費用降到了270元

“自從娃兒讀了公辦幼兒園,費用減少了很多,過去一個月的學費抵得上現在一學期。”近日,渝北區居民王勇説起兒子的學費,語氣輕鬆。王勇的兒子小班和中班在民辦幼兒園就讀,當時的保教費每月2000元左右,如今轉到公辦的渝北區花園小學附屬幼兒園,每月的保教費用降到了270元。

在去年初召開的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市人大代表向先全提交了《關於大力加強我市學前教育的建議》。去年7月,市委、市政府印發相關計劃,要求科學規劃全市學前教育資源,優化學前教育結構,不斷完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機制,不斷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去年前10個月,我市新增公辦幼兒園538所,不斷加大財政對普惠性民辦園的獎補力度,“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緩解。

“通過調研,我發現我市學前教育存在‘公益普惠’程度不高、經費投入保障不夠、師資隊伍不足等問題。”向先全表示,在調查走訪中,他了解到我市公辦幼兒園佔比較低,個別優質幼兒園甚至需要提前2至3年報名才能入園。

向先全建議,將學前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在城鄉規劃建設中留足幼兒園建設空間,持續擴大公辦幼兒園覆蓋面,增加普惠性幼兒園供給,重視師資建設和構建嚴格的監管機制。

市人大代表的建議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關注。市教委對建議辦理情況的復函顯示,去年7月,市委、市政府印發了相關計劃,其中“幼有所育”專項方案為科學規劃全市學前教育資源,優化學前教育結構,不斷完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機制,不斷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確保“幼有所育”提供了依據。

針對在城鄉規劃建設中留足空間問題,我市出臺了《主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和幼兒園建設三年滾動計劃(2018-2020年)》,為保障學前教育設施空間均等化佈局和標準化建設的需求,預留預控好主城區的幼兒園教育設施用地,保證未來3年新增幼兒入園需求。去年8月份,我市印發了《關於加強學前教育監管工作的通知》,確保新建城鎮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與住宅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

在擴大公辦幼兒園覆蓋面、增加普惠性幼兒園供給方面,我市採取“新建一批、改建一批、移交一批、回收一批、回購一批、登記一批”等方式,去年前10個月,全市新增公辦幼兒園538所,新增普惠性民辦幼兒園153所。同時,我市加大了財政對普惠性民辦園的獎補力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從原400元/生·年提高到800元/生·年,部分區縣在此標準上還增加了400—1200元/生·年的補助標準,“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得到緩解。(記者 顏若雯)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張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