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內首臺無人駕駛礦車誕生

2019-01-25 18:3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25日電(記者 賈立君)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北方股份公司研製的國內首臺無人駕駛電動輪礦車24日成功下線,進入調試階段,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世界第三個涉足礦用車無人駕駛技術的國家。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程運輸機械分會秘書長劉智介紹,剛剛下線的110噸NTE120AT無人駕駛電動輪礦車,是國內首臺無人駕駛礦車,車長10m、寬5.5m、高5.7m,載重110噸,採用車輛線控技術,可在礦山現場流暢、精準、平穩地完成倒車入位、停靠、自動傾卸、軌跡運行、自主避障等各個環節,預計2019年上半年進入礦山試運行。

據介紹,礦區往往揚塵較多,常規攝像頭難以發揮作用,該車採用車載傳感器,依靠激光雷達與毫米波雷達形成雙重保障,實現360°無死角感知。待測試完成並改進完善後,車輛準確行駛與精準停靠橫向誤差和航向誤差,將限制在厘米級別。

同時,隨著國內數字化智慧礦山建設的不斷推進,通過為礦車配置環境感知系統、行為控制和決策系統、定位系統及高精度地圖,實現自動按照礦山調度指令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裝載、運輸和卸載的循環作業。最終,結合車輛協同運作平臺,可實現無人駕駛車隊協同運轉,一車感知、數據共享、全局可知,達到礦區作業高效、安全的目標。

研究數據顯示,在合理考慮相關因素的理論狀態下,7台無人駕駛礦車可替代至少9台同型號車的工作量,燃油成本降低6%,輪胎磨損減少7.5%以上,含節省人工成本在內的收益率提高49%。

專家表示,在大型露天礦山開採中,隨著開採深度下探,坡度大、彎道多的現象逐漸增多,礦山生産難度不斷增加,礦區無人化運營是實現安全生産、降低人工和整車使用成本、提升運行效率的有效途徑。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