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做大做強主流輿論——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引領媒體融合發展新作為

2019-01-27 07:1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 題:做大做強主流輿論——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引領媒體融合發展新作為

新華社記者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鮮明指出了我國媒體融合發展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如何儘快解答這一緊迫課題,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和高校新聞院係師生認真思考、熱烈討論。他們表示,要在全媒體時代積極擔當新使命,以新作為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

“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

將“課堂”設在媒體融合發展的第一線、同采編人員親切交談、通過移動報道指揮平臺與記者連線交流……2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的這場別開生面的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令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主任丁偉倍感振奮。

近年來,人民日報社堅持移動優先戰略,加快拓展移動傳播陣地。目前已形成以人民日報“兩微兩端”為代表的移動傳播新格局。“金臺點兵”等45個融媒體工作室推出了《誰是站到最後的人》等一批融媒體産品,廣受好評。

“推動黨的聲音直接進入各類用戶終端,努力佔領新的輿論場,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我們將繼續做好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通過個性化製作、可視化呈現、互動化傳播,推出更多現象級新媒體産品;同時加快探索將人工智慧運用到新聞採集、生産、分發、接收、反饋中,重點探索用主流價值駕馭的算法推薦模式,實現輿論引導和信息傳播的精準化、個性化。”丁偉説。

這是媒體的一次自我革命,更是一場必須贏得的勝利。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復旦大學上海新媒體實驗中心主任張濤甫認為,全媒體時代,主流媒體通過融合發展,使正面宣傳質量和水平有質的飛躍,對凝聚人心、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意義重大。

“主流媒體不能僅僅滿足於出一兩個‘爆款’,而是要成為具有成長性的平臺,靠源源不斷的精品力作説話。”張濤甫説,媒體融合就是要讓主力軍遷移到主陣地上。

這是媒體身處的全新戰場,在未知與挑戰中,他們發出更加嘹亮的時代之聲。

在新華社全媒報道平臺副總監徐壯志眼中,這個戰場的吸引力並不亞於當年他作為一線記者奔赴的新聞現場。

從“新華全媒頭條”創辦到《四個全面》《紅色氣質》《太空日記》《大道之行》《領航》《父親·我們·時代》等一系列現象級融合産品相繼推出,從創新項目組、融媒工作室到適應互聯網生態的新型采編架構,從單一文字、圖片、視頻供稿到滿足各類媒體需要的多媒體融合線路,從機器人寫稿到全球領先的“媒體大腦”、AI合成主播……新華社媒體融合發展邁出堅實步伐。自2015年7月新華社全媒報道平臺建立以來,新華社打通全社采編、技術與新媒體加工各環節,重塑采編流程,探索出一套全媒體采編系統,實現在融媒體傳播語境下“一次採集、N次加工、多元化傳播與多終端適配”的發展之道。

徐壯志説:“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意味著新華社媒體融合發展迎來新的起飛。我們將以更大的融合力度,將黨的聲音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融合形式,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

“在向基層拓展、向樓宇延伸、向群眾靠近上繼續下功夫”

“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和信息服務”——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廣大媒體工作者為自己立下新的奮鬥目標。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央電視臺副臺長袁正明説:“我們將以三台整合為契機,加大融合發展力度,聚力打造總臺頭條工程,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實施‘臺網並重、先網後臺’戰略,把內容建設作為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核心環節,著力重大報道的全方位立體化傳播,繼續推出《平語近人》等一批引領主流價值的融合精品。創新升級建設‘一網+一端+新媒體集成遙控平臺+市場端口連接’的全媒體傳播格局,加快5G新媒體平臺建設,持續優化‘4K超高清’頻道、強化AI等技術引領,推動內容的精準分發和服務的精準觸達。”

用戶在哪,新聞人就在哪,已經成為媒體融合的共識。

廣東廣播電視臺觸電新聞總編輯鄭敏璇説:“以往,我們只知道新聞播出了,卻不知道誰看了報道、反響如何,現在可以利用大數據清楚知道誰是受眾,傳播更精準有效。我們將始終堅持利用大數據‘賦能’主流價值,在向基層拓展、向樓宇延伸、向群眾靠近上繼續下功夫。”

這充滿希望與光明的事業,正吸引著更多新生力量。

雖是寒假期間,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學生倪樂融依然在圖書館苦讀。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她回想起自己2015年在一家媒體的實習經歷。

“那段火熱而忙碌的日子,至今曆歷在目。”倪樂融説,無論與誰融合、怎麼融合,反映基層實踐、傳遞百姓心聲、符合讀者需求的融媒體産品才能擁有強大生命力。

她對自己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有志於從事新聞傳播事業的學子,‘兩耳不聞窗外事’地閉塞讀書是不行的,要抓住機會走到新聞一線,學習前輩們撲下身子、沉下心來、紮根基層的優良傳統,用掌握的各種新技術,製作出獲得人民認可的新聞作品。”

“我們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面對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的深刻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誰能順應大勢引領全媒體時代,誰就把握了戰略主動。”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劉曉程評論道。為此,蘭州大學開設了“網絡新聞傳播”和“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加強融媒體技術教育,培養更多“一專多能”、符合全媒體時代要求的新聞人才。

互聯網這把“雙刃劍”,推動了新的傳播革命,然而也為新聞輿論工作帶來新挑戰。

“使全媒體傳播在法治軌道上運行”——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讓浙江省委網信辦副主任王堯祥印象深刻。

“要從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的高度,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全面提升技術治網能力和水平,強化法治意識,推動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王堯祥説,目前,浙江網信部門探索“分業監管、聯合執法”模式,率先推動落實省、市、縣三級網信辦互聯網信息內容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加強對屬地網站平臺的依法管理。

不日新者必日退。在變革中勇於創新,在創新中贏得未來。

新年伊始,《中國日報國際版》正式創刊,網站、客戶端及社交媒體賬號等全媒體産品同步上線。

“放眼世界,受眾的信息接收渠道、閱讀習慣都在往手機端走,這就是‘勢’。”中國日報網副總編輯張春燕看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有感觸地説,作為國際傳播主力軍,我們要科學研判國際輿論形勢,搶抓直播和短視頻發展機遇,加快佈局海外短視頻平臺,針對不同地區和年齡的用戶群體開展差異傳播、精準傳播,用外國受眾聽得懂、聽得進的方式,進一步提升中國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