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春節期間上海市數萬名醫務人員堅守崗位

2019-02-10 09:03 來源: 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用愛心和奉獻守護生命
春節期間本市數萬名醫務人員堅守崗位

市衛健委昨天傳出消息:春節期間,本市數萬名醫務人員放棄與家人團聚,堅守在醫療臨床、院前急救、社區健康、公共衛生、血液保障一線,守護在病人身邊,用愛心和奉獻為市民健康保駕護航;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加強應急人員值守,春節假期前三天出車2672車次,守護城市安全。

接生近200名“豬寶寶”

大年初一初二兩天,復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出生57名、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出生88名、國際和平婦嬰保健院出生53名“豬寶寶”。

大年初一0時01分,復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誕下了醫院的第一個金豬寶寶。“妹妹,3230克!”得知女兒順利出生,又是全院第一個“豬寶寶”時,新爸爸欣喜地掏出手機,給勇敢的妻子和可愛的女兒拍下第一張照片。

助産士呂淩晨説,“雖然每年都不能跟家人回老家過年,但我在産房裏也很有成就感,可以分享迎接新生命的幸福!”在她看來,助産士就是一雙手托起兩條命,責任重大。“産婦和新生兒的平安健康,是我們的最大心願。”值班醫生徐常恩説。

爭分奪秒肝移植

這是一場爭分奪秒的小兒肝移植手術,兩家醫院數十位醫務人員放棄除夕和年初一的休息,在短短1天內完成供受體手術,6個月大的小若谷有了重生的機會!

“中國好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普外科副主任、肝移植中心負責人王正昕教授感慨,“這個年過得驚心動魄,祝願他渡過感染、排異等難關,未來越來越好!”

小若谷是江西人,父親在廣州打工。2月2日,小若谷因出現不明原因的急性肝衰竭,從廣州緊急轉送至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搶救,除夕上午陷入昏迷。兒科醫院評估,患兒需立即進行肝移植手術,否則無法熬過這個春節。小若谷的父親30歲,毅然決定劈肝救子。他的勇氣和決心也感動了醫生。除夕中午,王正昕看到了兒科醫院的求助信息。小若谷的手術必須在24小時內完成,但除夕放假,科室裏沒有值班任務的醫生已經踏上了回鄉之路,怎麼辦?醫務人員上演了現實版的“速度與激情”。

發佈緊急通知後,兒科醫院兒外、兒內、PICU和華山醫院醫務處、普外科肝移植和急診、放射科、麻醉科和手術室、輸血科、醫院倫理委員會、17病區護理等科室部門的幾十位醫護人員立即行動起來,迅速完成所有親體肝移植所需術前準備。華山醫院還有兩位醫生除夕才返鄉過年,大年初一就要搭乘第一班高鐵或飛機趕回上海參加手術……大年初一深夜,這場跨醫院多學科的聯合緊急救治順利完成。

與“黃金24小時”賽跑

除夕當日,當完成農曆戊戌年最後一台轉移性脊柱腫瘤手術的縫合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骨與軟組織外科主任嚴望軍教授、蔡維濼醫生、程默醫師大舒一口氣。

這是一位在腫瘤醫院住院,正準備接受乳腺癌術後化療的患者。2月2日當天,患者在病區內出現了雙腿乏力、站立困難的情況。當天下午,經專家會診後確認,這是一例乳腺癌術後多發轉移的患者,轉移病灶的位置處於脊柱第三胸椎,不僅導致第三胸椎壓縮性骨折,而且腫瘤侵犯椎管壓迫脊髓,導致充當傳導下肢感覺運動信號的“大電纜”——脊髓神經受損,嚴重影響患者的肢體功能。

嚴望軍説:“一旦症狀發生超過24小時,癱瘓在床的患者即將面臨終身無法站立的情況。”經過多方協調和多部門術前準備,醫院的麻醉醫師、手術室護士除夕當天一早便開始這場“爭奪黃金24小時”的轉移性脊柱腫瘤切除手術。手術解放了嚴重受壓的脊髓,對高度幾乎完全丟失的胸三椎體進行了重建,恢復了脊柱的解剖排列。

歷經3個多小時的鏖戰,手術非常成功,如此短時間內完成轉移性脊柱腫瘤診治,大大增加了患者重新恢復肢體功能的機會。後續經過一些輔助性的綜合治療,患者應該能夠重新站立。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祁培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