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福建泉州:“微改造”讓古城煥發生機

2019-03-01 13:1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在泉州市鯉城區金魚巷的“古城南音閣”裏,人們在觀看南音公益演出(2月27日攝)。金魚巷改造有機植入的咖啡文化、南音戲臺和文創空間等,讓這條不到300米的小巷生機盎然,成為泉州古城保護“留人留形留鄉愁,見人見物見生活”實踐的縮影。

福建泉州是一座具有千年曆史的古城。近年來,城市管理者在古城街巷修復改造中,採取了“微改造”方式,既保留古韻鄉愁,又在守正中創新,令古城煥發生機。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2月28日,泉州市鯉城區金魚巷內的“德蘭·書”咖啡文化展示中心的齊小蘭(右一)在製作咖啡。金魚巷改造有機植入的咖啡文化、南音戲臺和文創空間等,讓這條不到300米的小巷生機盎然,成為泉州古城保護“留人留形留鄉愁,見人見物見生活”實踐的縮影。

福建泉州是一座具有千年曆史的古城。近年來,城市管理者在古城街巷修復改造中,採取了“微改造”方式,既保留古韻鄉愁,又在守正中創新,令古城煥發生機。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這是在泉州市鯉城區金魚巷的“古城南音閣”裏進行的南音公益演出表演(2月27日攝)。金魚巷改造有機植入的咖啡文化、南音戲臺和文創空間等,讓這條不到300米的小巷生機盎然,成為泉州古城保護“留人留形留鄉愁,見人見物見生活”實踐的縮影。

福建泉州是一座具有千年曆史的古城。近年來,城市管理者在古城街巷修復改造中,採取了“微改造”方式,既保留古韻鄉愁,又在守正中創新,令古城煥發生機。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改造後的泉州市鯉城區金魚巷(2月28日攝)。金魚巷改造有機植入的咖啡文化、南音戲臺和文創空間等,讓這條不到300米的小巷生機盎然,成為泉州古城保護“留人留形留鄉愁,見人見物見生活”實踐的縮影。

福建泉州是一座具有千年曆史的古城。近年來,城市管理者在古城街巷修復改造中,採取了“微改造”方式,既保留古韻鄉愁,又在守正中創新,令古城煥發生機。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這是泉州市鯉城區金魚巷口(2月28日攝)。金魚巷改造有機植入的咖啡文化、南音戲臺和文創空間等,讓這條不到300米的小巷生機盎然,成為泉州古城保護“留人留形留鄉愁,見人見物見生活”實踐的縮影。

福建泉州是一座具有千年曆史的古城。近年來,城市管理者在古城街巷修復改造中,採取了“微改造”方式,既保留古韻鄉愁,又在守正中創新,令古城煥發生機。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2月28日,一位遊人在泉州市鯉城區金魚巷裏的一家文創藝術品店拍照。金魚巷改造有機植入的咖啡文化、南音戲臺和文創空間等,讓這條不到300米的小巷生機盎然,成為泉州古城保護“留人留形留鄉愁,見人見物見生活”實踐的縮影。

福建泉州是一座具有千年曆史的古城。近年來,城市管理者在古城街巷修復改造中,採取了“微改造”方式,既保留古韻鄉愁,又在守正中創新,令古城煥發生機。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2月28日,兩名遊人在泉州市鯉城區金魚巷裏拍攝閩南傳統民居大門上的門神圖案。金魚巷改造有機植入的咖啡文化、南音戲臺和文創空間等,讓這條不到300米的小巷生機盎然,成為泉州古城保護“留人留形留鄉愁,見人見物見生活”實踐的縮影。

福建泉州是一座具有千年曆史的古城。近年來,城市管理者在古城街巷修復改造中,採取了“微改造”方式,既保留古韻鄉愁,又在守正中創新,令古城煥發生機。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福建泉州是一座具有千年曆史的古城。近年來,城市管理者在古城街巷修復改造中,採取了“微改造”方式,既保留古韻鄉愁,又在守正中創新,令古城煥發生機。

123123123.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