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經合組織中國經濟政策研究室主任馬吉特:中國將繼續引領全球經濟增長

2019-03-19 08:37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國政府近年來緊抓改革機遇,持續通過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發展與轉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中國在經濟金融治理、貿易與投資、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的積極成就與發展模式為全球治理提供了良好範本。

連日來,中國改革舉措持續成為國際社會熱議的話題,各方特別關注中國政府在兩會期間對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的總結與規劃,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充滿期待。近期,經濟日報記者就中國經濟發展現狀、未來走勢與改革前景等專訪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中國經濟政策研究室主任馬吉特。

馬吉特指出,雖然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總體發展勢頭較為穩定並持續保持在較高水平。此次中國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2019年GDP的增長設定在6%至6.5%之間,體現了中國政府對推進國內改革持續走向深入的堅定決心與追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這將使中國經濟發展更具韌性與可持續性。

馬吉特介紹,經合組織在最新公佈的季度展望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增長在2019年放緩的速度將比預期更快,G20國家經濟增長也普遍弱于預期,這將對全球經濟中期增長的韌性與可持續性造成衝擊。馬吉特指出,在此情形下,中國憑藉其龐大的經濟體量、較高水平的穩定增長與對世界經濟的高貢獻率,將繼續在可預見的未來發揮全球經濟增長引擎的作用。據統計,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33.2%,佔全球經濟增量的三分之一;2017年,該數字約為四分之一;2018年,中國經濟總量已超過90萬億元人民幣,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會比原來低。

馬吉特認為,中國政府近年來在經濟領域推行的結構性改革正發揮著積極作用,改革政策更側重於效率、穩定和包容性,中國經濟也走上了更具可持續性的發展道路。具體而言,在經濟結構優化方面,中國正逐步從出口和投資驅動型向消費和服務拉動型轉變,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為穩定,這是中國經濟改革的必然結果。隨著中國經濟結構向更高質量發展轉變,將進一步減少國內的不平衡現象,使發展模式與經濟結構更具穩定性與可持續性。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實體經濟活力不斷提升,過剩産能的削減取得了一些效果,國有企業改革特別是國有企業的優化重組與混合所有制改革正有序展開,該領域未來的潛力較大。據經合組織估算,國有企業在酒店、餐飲、零售與批發行業中的份額從控股變為參股,將在中期帶動人均GDP增長率提升約1.3%。在減稅降費方面,此次中國政府推出的大幅減稅降費措施將進一步減輕企業與民眾負擔,特別是在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的政策也將持續推動民生改善。

馬吉特認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與加強公平競爭將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亮點,中國政府強調的公平競爭也廣受各方好評。公平競爭機制將對經濟增長産生十分明顯的提振效果。自2016年中國政府施行公平審查制度以來,進一步營造了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並積極促進了國有企業改革與外商投資。

馬吉特指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正有序展開,並在區域發展進程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特別是在中亞與東南亞地區,加速了當地基建與貿易發展。對此,馬吉特表示,她曾去過中國與哈薩克斯坦邊境,看到那裏的貿易非常繁榮,這將積極促進區域間的互聯互通,有效提振經濟發展。同時,區域間的交通連通也帶動了中歐深化雙邊貿易合作,特別是中歐班列的開通使中歐間的距離進一步拉近,經貿交往更趨密切。

在展望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時,馬吉特對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中國經濟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中國政府近年緊抓改革機遇,持續通過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發展與轉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中國在經濟金融治理、貿易與投資、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的積極成就與發展模式為全球治理提供了良好範本,相信中國經濟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將繼續在全球發揮引領作用。(記者 李鴻濤)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