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憧憬體育的力量——博鰲亞洲論壇上的體育聲音

2019-03-30 19:5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海南博鰲3月30日電 題:憧憬體育的力量——博鰲亞洲論壇上的體育聲音

新華社記者林德韌、劉博

在經濟轉型、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體育産業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上,體育分論壇再度舉辦,這也是博鰲亞洲論壇連續第四年設立體育分論壇。

以“體育産業,贏在新經濟拐點”為主題,與會嘉賓就體育産業進行了多維度的探討,體育産業有潛力、有希望,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難免有堵點、有困局,如何在産業的維度充分釋放體育的力量,大家有著各自的思考。

體育産業的最好時代

“體育産業的潛力很大,前景廣闊,正處於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穎川説。

根據國家統計局與國家體育總局在2019年1月聯合發佈的數據,2017年全國體育産業總規模(總産出)為2.2萬億元,李穎川在論壇上透露,目前我國體育産業總規模已佔到GDP總量的1%。

2018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競賽表演産業的指導意見》,2019年初,關於擊劍、馬拉松、自行車等項目的産業發展規劃也陸續出臺,以競賽表演業為代表的體育服務業也迎來了又一個發展的契機。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對體育産業的發展前景同樣持樂觀態度,她説:“我們幾個增長要素都是具備的,體育製造業的條件非常好,這是中國未來非常有優勢的地方。從國情看,中國的賽事産業在全世界最有發展優勢,人口規模大,不但可以容納多個流行項目的發展,而且可以支持很多非流行項目的發展。”

亟需落地的政策 尚待耕耘的文化

李穎川表示,推動體育産業發展的下一步舉措就是要打通一些政策上的難點和堵點。他説:“我們的政策非常好,但是有些政策為什麼沒落地呢?就是因為很多環節出現了問題。我舉個例子,稅收的問題,還有水、電、氣、暖價格的問題,因為很多全民健身用地是高於工業價格的,是按照商業價格來收費的,還有一些賽事安保等等,是目前我們政策的難點或者堵點,下一步要把這一塊打通,使政策能夠真正落地。”李穎川同時表示,本土賽事資源相對匱乏,體育場地稀缺等,也是體育産業向前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

與當年高歌猛進式的發展不同,近年來體育産業回歸到了相對比較冷靜的狀態,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開始明白,體育並非是一個賺快錢的行業,而是慢活,需要一步一步去耕耘才會有收穫。

中國女子乒乓球大滿貫得主鄧亞萍説:“從事體育産業的工作我覺得特別不容易。我們的政策有時候落不了地,所以他們需要去熬,需要去找到自己的出路,這時候資本又處於一個冷靜階段,對於他們來講是挺難的。”

對於體育消費文化的培養,李穎川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他説:“體育消費意識需要提高,這個消費意識包括不願意買票。我剛才來之前還有人問我北京和深圳這場球(CBA四分之一決賽)有沒有票,我真沒票。這也説明我們的消費意識存在一定的問題。”

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産業研究基地副主任何文義説:“現在體育産業為什麼沒有一個很忠實的粉絲群體?因為我們的青少年體育是非常落後的,校園是培養青少年興趣的地方,但是在這個階段他沒有閒暇的時間去考慮這方面,所以我們還是要耐心地進行體育的普及。”

盤活存量、做好增量,各方探討體育産業破局之路

體育消費文化的培養離不開賽事轉播等基礎性服務,騰訊體育事業部總經理趙國臣從新媒體角度探討了騰訊在培養體育觀賽文化等方面的嘗試。

“職業體育全球有一萬多場,但是國內電視直播一年最多轉播一千到兩千場,剩下的八九千場還有很大的存量空間。(我們的目標是)把那八千多場釋放出來,讓更多好的職業賽事能夠找到用戶。騰訊目前也在嘗試用互聯網低成本製作信號的方式做一些半職業賽事或者職業比賽,讓每個用戶不是只有喜歡籃球、足球的才能找到可看的內容,甚至喜歡飛鏢的都能看到像社區飛鏢大賽這樣的比賽,這些是互聯網可以給體育帶來的紅利。”

“當幾十萬人,甚至上千萬人同時觀看一場比賽的時候,我們的商業價值和內容創造空間是無限大的。”趙國臣説。

何文義提出,要跳出體育看體育産業的發展,用“體育+”的概念做體育産業,不僅要打通體育産業鏈條的各個環節,還要打通相關聯的産業,促進其他産業的升級,最終達到共贏共生。“現在體育産業有沒有想到幫別人掙錢?如果想到幫別人掙錢,就是幫別人創造附加價值,所以就是考慮怎麼去用相關産業去變現。”何文義説。中視體育娛樂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鄭夢暉坦言:“中國的經濟也走到一個關鍵時刻,體育産業不能脫離大的國家趨勢。”

江小涓表示,一定要根據時代的變化、産業的變化、技術的變化、消費者習慣的變化,更多地引入市場因素,體育産業才能夠有發展的基礎。“説到底體育是一個産業,形式上比較特殊,本質上沒有區別,其他産業的成功經驗都是可以借鑒的。”江小涓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