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農業農村部向社會推介60條春季鄉村休閒旅遊精品線路,專家指出——“農家樂”要讓農民樂

2019-04-02 07:54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 鄉村旅遊既要守好紅線,又要以文鑄魂,建設有溫度鄉村

● 資本下鄉要帶動老鄉,不能代替老鄉,更不能剝奪老鄉

● 升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必須要立足地方的歷史地理

百花爭艷無限好,踏青賞春正當時。日前,農業農村部向社會推介了春季鄉村休閒旅遊精品線路60條。休閒農業鄉村遊,看山望水憶鄉愁。不少鄉村正成為時下人們休閒旅遊的熱門“打卡地”。

從農民的小副業到鄉村新業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融通城鄉,極具前景。然而,也存在“千村一面”、過度投資等問題。專家建議,鄉村旅遊既要守好紅線,農家樂不能光讓老闆樂,關鍵還得讓農民樂,又要以文鑄魂,建設有溫度的鄉村,書寫打動人的鄉愁。

鄉村旅遊已成時尚

陽春三月,江西新餘市渝水區良山鎮下保村150余畝油菜花競相開放,金燦燦的油菜花與不遠處的山巒構成一幅美麗畫卷。進入花期後,遊客紛至沓來,村裏共接待遊客5萬多人次,帶動農家樂消費達5000多人次。今年,渝水區油菜種植面積達2萬餘畝,打造了一系列油菜花旅遊主題村莊。這些村莊開展了傳統手工榨油體驗活動,遊客可親身感受菜籽油製作過程。

到農村去,養眼洗肺伸懶腰,已成時尚。由於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傳統旅遊名勝區承載能力有限,市民遠離市區景區喧囂到鄉村休閒的願望強烈。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當前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國休閒旅遊資源70%在農村,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農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更完善,為鄉村旅遊落地提供了條件。在此基礎上,發掘鄉村文化、生態等價值,為市民打造“不緊不慢”的生活,必然有廣闊市場。

“數據顯示,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人次從2012年的8億人次增至2018年的30億人次,年均增長30%;營業收入從2012年的2400億元增至2018年的8000億元,年均增長27%。”農業農村部鄉村産業發展司副司長刁新育説,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已從零星走向集群,從郊區景區周邊向更多適宜區域拓展。從小打小鬧的農家樂、漁家樂,到漸成氣候的農業嘉年華、農業主題公園,在以農民為主體、社會資本廣泛參與下,休閒農業已是融合一二三産業、生産生活生態一體的大産業。

既讓市民樂,也讓農民富。據農業部門對13.5萬家休閒農業經營主體調查,農民從業佔比93%,每畝土地産出1.5萬元,從業農民年人均收入達5萬元以上。農民不僅生産出優質原生態的農産品,還加工成遊客可品嘗、可攜帶的商品,不僅賣産品,也賣體驗和過程。讓農業有文化説頭、有休閒玩頭、有景觀看頭,陜西省禮泉縣袁家村發展鄉村旅居,總收入超10億元;浙江省天臺縣後岸村家家發展農家樂,戶均收入超18萬元。

資本參與要守“紅線”

如果單純依靠農民自身來發展休閒農業,不僅資金問題較難得到解決,規範化管理也難提上日程,客觀上需要社會資本參與。為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鄉村旅遊,2018年多部委聯合出臺文件,要求加強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鄉村旅遊用地、債券融資、産業投資基金、貸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中央財政通過以獎代補方式予以支持。

但是,在休閒農業大發展機遇面前,依然要時刻繃緊“紅線”意識。記者了解到,伴隨社會資本進入,有些地方公共鄉村旅遊資源未能讓農民獲益,出現“富了老闆,虧了老鄉”的現象;有些地方打著休閒農業的旗子,走著跑馬圈地的路子,甚至個別地方搞農地非農化,農業園異化為工業園。業內認為,要處理好農民主體與社會參與的關係,遵守土地規劃和用途管制,避免出現破壞生態環境、侵害農民權益的問題。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認為,搞休閒農業和鄉村旅游離不開資本、人才、管理等現代要素,我們要鼓勵資本下鄉、人才返鄉,共同做大做強這一産業。但是,農家樂不能光讓老闆樂,關鍵還得讓農民樂,資本下鄉要帶動老鄉,不能代替老鄉,更不能剝奪老鄉利益。要創新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採用合作社、入股等方式,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共享發展成果。比如,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創辦鄉村旅遊合作社,鼓勵農民以承包土地入股等形式與企業合作。

“現在仍有個別地方存在開發過度,導致山被挖、湖被填、樹被砍等現象。”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陳曉華説,如果環境受到破壞,鄉村休閒將失去生命。要遵循鄉村發展規律,堅持綠色發展,適度開發、合理開發,防止農村變成城市的縮小版。在發展模式上,要整體考慮鄉村風情,處理好開發、保護與利用的關係,加強傳統村落民居保護。在發展空間上,注重利用荒山、荒坡、荒灘等土地,充分利用農村閒置資源發展休閒農業。

忌“千村一面”同質化

記者採訪發現,很多地方的休閒農業功能單一、特色不突出等問題較為普遍。有的盲目復古、簡單照搬,缺少歷史厚重感和文化鄉土味。有的功能拓展乏力,採摘園、農家飯、老宅子老三樣,無法滿足個性化需求。不少遊客説,採摘園數不勝數,能細看可回味的並不多,去多了覺得都大同小異。有的地方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路難走、廁所不方便,導致遊客難再來。

“當前,確實還存在規劃引導不夠、管理水平不高、服務質量不優等問題。”陳曉華説,從開發層面看,不少業主對休閒農業發展僅憑一腔熱情,缺少專業成熟的想法,造成投資浪費,影響日後發展;從經營層面看,缺乏專門的管理策劃團隊,懂經營、會設計的人才不足,營銷策劃單一低效,一線人員服務水平有待提高。

休閒農業如何才能更有創意?北京觀光休閒農業行業協會副會長呂彥認為,要站在消費者角度設計産品,用創意建立差異化優勢。她認為,現代人厭倦城市裏水泥森林的“千城一面”,對於鄉村而言,同質化同樣是大忌。創意法寶就是不一樣的景觀和體驗,需要塑造有個性的主題,給消費者造夢圓夢。比如,江西婺源圓了金色田園夢,京郊的古北水鎮圓了北方水鄉夢。

有溫度的産品、有文化的包裝、有品質的服務,才能真正實現可帶走的記憶。走進江西贛州市定南縣黃砂口村,一棟棟民居鱗次櫛比,獨特的客家風情和濃厚的文化底蘊撲面而來。村裏結合山水田園特色和傳統客家村落文化,完善基礎設施和生態景觀配套,重點打造了文昌公園、村史館、客家民宿館等特色景觀。同時,因地制宜把特色種植與美麗鄉村結合,推動鄉村旅遊特色化發展。

眼下,農業農村部正開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升級行動。中國旅遊研究院原副院長張棟認為,升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必須立足地方的歷史地理。要保護農業文化遺産,對傳統農業的耕作技術、生産工具等實施全面保護;要傳承農耕文明,多種形式挖掘利用展示鄉土文化、民俗文化等。要以文鑄魂,匠心創意,勾勒最神往的故鄉,書寫最動人的鄉愁,讓遊客魂牽夢縈。(記者 喬金亮)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