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財經觀察:“一帶一路”倡議創造國際合作新模式

2019-04-25 10:0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 財經觀察:“一帶一路”倡議創造國際合作新模式

新華社記者 張濤 劉海燕

當淩晨比利時南部列日機場的工人還在為直通中國的貨運航線忙碌時,巴基斯坦哈比銀行瓜達爾自由區分行的職員正迎來早上第一批客戶。

從理念到行動,從願景到現實。5年多來,“一帶一路”倡議以共商共建共享為指導原則,在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國際合作觀基礎上創造國際合作新模式,成為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型合作機制。截至目前,已有125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同中方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有關合作理念和主張也寫入了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重要國際機制的成果文件。

建立發展規劃新對接

5年多來,“一帶一路”倡議同各方發展規劃和政策高度對接,各領域務實合作紮實推進,不斷推動高質量共建合作邁上新階。

在全球層面,“一帶一路”倡議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有效對接,形成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的政策合力;在區域層面,“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非盟2063年議程、歐亞經濟聯盟、歐盟歐亞互聯互通戰略等區域發展規劃和合作倡議有效對接,助力互聯互通、支持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在國家層面,“一帶一路”倡議與土耳其“中間走廊”倡議、蒙古國“發展之路”倡議、越南“兩廊一圈”規劃、沙特阿拉伯“2030願景”等有效對接。

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內,隨著政策和規則標準對接等“軟聯通”合作不斷加強,以“六廊六路多國多港”合作為主線的“硬聯通”合作日益深入。

共建“一帶一路”還致力於推動開放包容、務實有效的第三方市場合作,促進中國企業和各國企業對接,通過優勢互補實現共贏。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中國已與10多個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開展了第三方市場合作。

國際知名智庫席勒研究所駐休斯敦代表布萊恩·蘭茨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創造了一種新型國際關係,其基礎是各國合作共贏,這是“非常偉大的”。

開啟互聯互通新模式

近年來,眾多發展中國家進入工業化加速階段,發達國家則迫切尋求更廣闊市場和産業投資來源。在此背景下,“一帶一路”合作開啟多種互聯互通新模式,鐵路、港口、公路、管網等基礎設施項目合作穩步推進,跨國經濟走廊合作、經貿合作園區建設不斷取得進展。

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建設逐步推動實現各國設施聯通。到2019年3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超過1.4萬列,通達境外15個國家50個城市。同時,雅萬高鐵等一批鐵路項目建設紮實推進,瓜達爾港等重點港口項目進展順利。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建的82個境外合作園區,上繳東道國稅費20多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將近30萬個就業崗位。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運營的希臘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已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集裝箱港口之一。比雷埃夫斯工商會會長瓦西利斯·科爾基季斯介紹,中國企業加入後,比港集裝箱吞吐量全球排名從2010年的第93位躍升至2017年的第36位。

中白工業園是中國和白俄羅斯兩國重要合作項目。目前園區入駐企業數量已超過40家,合同投資總額超過10億美元。中白工業園管委會主任亞羅申科認為,通過共建工業園這種模式,白俄羅斯可以學習中國經驗,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經濟發展。

“事實證明,‘一帶一路’倡議通過跨國界的解決方案將各國人民和經濟聯結起來,助力全球多地區實現共同繁榮。”西門子股份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凱颯説。

拓展務實合作新領域

5年多來,“一帶一路”倡議因地制宜,回應各參與方切實需求,不斷推動拓展務實合作新領域。

聯合國拉加經委會執行秘書阿莉西亞·巴爾塞納説:“拉美是中國最遙遠的夥伴,但‘一帶一路’卻給拉美國家帶來了經濟和社會發展亟需的現代化高速公路和更新換代的鐵路運輸系統。”

與此同時,數字絲綢之路、綠色絲綢之路等適應時代發展趨勢的創新之路正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開闢更廣闊的前景。

2017年11月,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和倫敦金融城共同發佈《“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旨在提升“一帶一路”項目投資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水平,推動“一帶一路”投資綠色化。

去年4月,中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能力建設中心正式啟動,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培訓,支持共建國家的能力建設,促進交流與互鑒。

“五通”暢達,普惠世界。巴西中國問題專家羅尼·林斯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開放包容、面向全球的合作倡議,是一種多邊合作的創新模式,有利於促進全球共贏發展、共享紅利。(參與記者:季小波、楊曉靜、朱東陽、倪瑞捷、陳威華、趙焱、郭春菊、魏忠傑、林曉蔚、欒海、高路、周星竹)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