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通向共同繁榮的機遇之路——國際人士積極評價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

2019-04-30 08:26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4月27日在北京閉幕。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積極評價高峰論壇取得的豐碩成果,認為共建“一帶一路”是通向共同繁榮的機遇之路,將帶來前景廣闊的共贏發展。

就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達成廣泛共識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6年來,已成為當今世界廣泛參與的國際合作平臺和受到普遍歡迎的國際公共産品。共有來自150個國家、92個國際組織的6000余名外賓參加了此次論壇。與會各方普遍認為“一帶一路”是機遇之路,就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達成廣泛共識。

塞爾維亞國際政治經濟研究所“一帶一路”區域研究中心研究員卡特莉娜·扎基奇認為,論壇達成的共識顯示了各國對於“一帶一路”倡議的高度認同以及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熱情。

美國《全球策略信息》雜誌華盛頓分社社長威廉·瓊斯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6年來,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建設成就,從本次論壇的出席人數就可以看出,“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支持。

巴西智庫瓦加斯基金會研究員夏華聲表示,此次論壇為“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多領域合作指明了方向,説明“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哈薩克斯坦中國貿易促進協會會長哈納特·拜塞克説,“一帶一路”倡議是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偉大構想。論壇成果表明,“一帶一路”倡議正逐步走向更加成熟,哈政府、企業及普通民眾對“一帶一路”倡議能夠帶來的發展繁榮充滿期待。

埃及《消息報》外交及阿拉伯事務部主任侯薩姆説,“一帶一路”倡議給參與方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這已成為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共識。

緬甸計劃和財政部部長吳梭溫表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給緬甸帶來了發展機遇,也是整個東南亞地區的機遇。論壇達成的共識將促使各國發展戰略加快對接,為經濟增長創造新動能。

南非外交部副總司長蘇克拉爾表示,“一帶一路”建設為各方帶來重要發展機遇,成為國際社會實現共贏的重要合作平臺。論壇成果表明了中國願同世界共同發展的決心,也體現了“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範圍內越發深入人心。

牛津大學全球歷史學教授彼得·弗蘭克潘認為, “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屬於世界,為參與國家及其人民帶來了希望。

意大利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席白達寧説,“一帶一路”倡議是基於政治共識的重要倡議,是連接歐洲與中國的橋梁,給世界各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將成為更加廣泛、全面、具體的國際性合作倡議

論壇期間通過的《共建“一帶一路” 開創美好未來——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聯合公報》內容豐富,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等,成為引人注目的關鍵詞。聯合公報指出,未來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強發展政策對接,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可持續發展,加強務實合作和人文交流。

德國黑森州歐洲及國際事務司前司長博喜文表示,聯合公報的內容顯示,“一帶一路”將成為和平、繁榮、開放、可持續發展、創新、文明和負責任的道路,是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

馬裏巴馬科社會科學與管理大學副校長瑪施·薩瑪克説,通過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許多高質量的基礎設施讓非洲國家和人民受益良多。“在非洲許多地方,你都能看到‘一帶一路’建設的具體成果。在馬裏,巴馬科大學的新校區、馬裏醫院、巴馬科第三大橋等,都給當地民眾生活帶來明顯變化。”

瓊斯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有助於完善全球治理結構,贏得了廣泛支持。相信這一倡議將成為更加廣泛、全面、具體的國際性合作倡議。

巴基斯坦國立科技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哈桑·賈韋德認為,加強環境保護、推動可持續性發展對於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意義重大,將進一步增強沿線各國民眾對“一帶一路”的認同感。

法國席勒研究所非洲問題專家塞巴斯蒂安·佩裏莫尼表示,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和意大利博尼菲卡公司已經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共同建立非洲最大的基礎設施——乍得湖調水項目,這是歐中合作在非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一個具體事例。

盧旺達治理署新聞與傳播部主任傑拉爾德·姆班達認為,此次達成的共識考慮到了不同國家的具體需求,通過共同協商制定政策和步驟,讓參與國家和地區實現雙贏、多贏的局面。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副教授奧列格·季莫菲耶夫表示,聯合公報中的綠色發展、廉潔發展等理念令他印象深刻,“這表明,‘一帶一路’建設是全方位的,將在數字創新經濟、生態環保、金融投資等多個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

對於推動世界經濟發展與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一帶一路”倡議致力於“惠民生”。本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促進包容性和高質量的經濟增長並改善民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在當前世界經濟機遇和挑戰並存、世界正發生快速而深刻變化的時刻,加強多邊主義,構建開放、包容、聯動、可持續和以人民為中心的世界經濟,有利於促進共同發展和繁榮。

扎基奇表示, “一帶一路”之所以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歡迎和支持,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該倡議所秉承的平等合作、互利共贏理念。“一帶一路”倡議正在幫助很多國家走上快速發展道路,對於推動世界經濟發展與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拜塞克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維護多邊主義,為全球經濟增長開闢了新的空間。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參與國家和地區真正實現了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

賈韋德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為致力於共同維護經濟全球化的國家提供了平臺。“一帶一路”倡議加深了沿線國家間的互聯互通,為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作出重要貢獻。

南非前總統卡萊馬·莫特蘭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

意大利斯圖爾佐研究所執委會成員焦瓦尼奧利認為,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相信“一帶一路”倡議將不斷加強意中及各國的廣泛合作。

巴西亞太—中國研究所所長塞維利諾·卡布拉爾表示, 在當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基礎設施項目更好地促進了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對重振世界貿易具有非凡意義。(記者張慧中、馮雪珺、孫廣勇、任彥、萬宇、呂強、李瀅嫣、高石、周翰博、周輖、丁雪真、葛文博、許立群、殷新宇、張遠南、韓碩)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