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共建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019-05-03 07:34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以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引領
共建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吉布提地處非洲之角,是亞非歐市場的重要連結點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近年來,一批中吉合作項目開花結果,為促進中吉經貿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是2018年4月15日拍攝的吉布提多哈雷多功能港口(航拍照片)。多哈雷多功能港口工程由中國建築承建,于2017年5月24日正式開港,港口年設計貨物吞吐能力為708萬噸,集裝箱吞吐能力為20萬標準箱。新華社發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高屋建瓴地強調了“一帶一路”的目標、原則、路徑和業已取得的成就,提出了中國將採取一系列重大改革開放舉措,重申了中國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和意志,擲地有聲、催人奮進。回想2013年10月,中國國家領導人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海上絲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共同構成“一帶一路”倡議。近六年來,海上絲路建設穩中有進、成果豐碩,特別是2017年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以來,海上絲路建設緊扣可持續發展、聚焦高質量發展,已然成為引領沿線國家和地區發展的合作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共贏之路和廉潔之路。

海上絲路建設凝聚各方共識、對接各國發展訴求,是一條合作之路、開放之路。近六年來,中國政府通過高層互訪、多邊平臺、民間交流等多種形式,加強對海上絲路倡議內涵外延的闡釋工作,注重與沿線國家發展倡議的對接,獲得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和參與。

東南亞方向,中國與東盟10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與《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深度對接,與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等國都簽署了海洋合作雙邊機制,並推動老撾由“陸鎖國”向“陸聯國”轉變。2018年年底,緬甸專門成立“一帶一路”指導委員會,深化與“一帶一路”的對接。印度洋方向,巴基斯坦將中巴經濟走廊寫入巴基斯坦“願景2025”;斯裏蘭卡以政府聲明形式支持海上絲路;阿拉伯國家聯盟、海灣合作委員會、非洲聯盟等區域組織對海上絲路持歡迎態度。歐洲方向,中歐啟動“中國-歐盟藍色年”,簽署在海洋領域建立“藍色夥伴關係”的宣言,努力構建長期、穩定、務實、高效的中歐“藍色夥伴關係”;意大利則于2019年3月成為首個正式簽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的七國集團成員國。大洋洲方向,中國與新西蘭、巴布亞新幾內亞等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海洋是重點合作領域。東北亞方向,中俄達成共建冰上絲綢之路共識,中日韓設有北極事務高級別對話。事實證明,海上絲路的朋友圈在不斷擴大。已經召開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來自海上絲路各方向的主要國家,派出了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

海上絲路強調發展導向、突出“藍色引擎”,是一條繁榮之路、共贏之路。海上絲路是強調共商、共建、共享的發展倡議,通過提升互聯互通、促進産能合作、創新發展模式等,打造引領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可持續發展的藍色引擎。世界銀行報告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將使全球貨運時間平均減少1.2%~2.5%,全球貿易成本降低1.1%~2.2%。作為全球貨物貿易主要途徑的海洋,其互聯互通水平的提升對全球貿易成本的降低至關重要。

作為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後續成果之一,中國政府2017年6月發佈了《“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提出重點建設三條藍色經濟通道,即:中國-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藍色經濟通道、中國-大洋洲-南太平洋藍色經濟通道,以及經北冰洋連接歐洲的藍色經濟通道。如今,海上絲路“藍色引擎”作用日益顯現,三條藍色經濟通道都取得進展。數據顯示,我國企業參與了全球數十個國家港口的建設,我國港口與國際上數百個主要港口建立航線聯絡,海運服務涵蓋所有絲路沿線國家,科倫坡、瓜達爾、哈利法、吉布提等重要港口建設運營順利,臨港經濟區逐漸涌現,海洋合作雙多邊機制不斷完善。最重要的是,海上絲路注重提高沿線國家的參與感、成就感與獲得感。比如,中遠海運接手希臘比雷埃夫斯港運營後,該港集裝箱吞吐量全球排名大幅躍升;中遠海運參與意大利瓦多集裝箱碼頭的建設運營,是意大利首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2017年12月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正式投産,是全球在北極地區開展的最大液化天然氣工程;2018年8月竣工通車的中馬友誼大橋,是馬爾代夫首座跨海大橋。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海上絲路注重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是一條綠色之路、廉潔之路。海上絲路沿線國家國情各異,國家治理模式和治理水平有別,但中國政府始終堅持高質量、高標準、可持續、抗風險,防止“發展餡餅”淪為“治理陷阱”。

中國政府將海上絲路作為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途徑,積極對接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在海洋領域的規劃,注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推動海洋合作的高質量發展,與印尼、泰國、巴基斯坦、日本等國在海洋氣象、海洋垃圾、漁業可持續發展等領域開展合作。此外,中國政府注重絲路項目的公平透明、廉潔高效,中國財政部與阿根廷、俄羅斯、印度尼西亞、英國、新加坡等27國財政部核準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因此,雖然有些勢力打著各種旗號對海上絲路建設進行干擾,但最終都無法改變海上絲路的穩步推進。

展望未來,海上絲路建設並非一帆風順,面臨著各種風險挑戰。一些國家從地緣競爭角度審視海上絲路,將發展倡議政治化、安全化,對海上絲路扣帽子、搞對衝、挖墻腳,雜音、噪音不斷;有的海上絲路沿線國家國內治理水平有待提升,政治、經濟、安全等領域的治理赤字亟待解決;海洋垃圾、非法捕魚、海上犯罪、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挑戰日益嚴峻,等等。但近六年的征程表明,海上絲路順應國際經濟合作發展趨勢,契合沿線國家發展需求,已經成為中國提出並積極推動、全球參與且普遍受惠的重要國際合作平臺和國際公共産品。因此,我們相信海上絲路必將得道多助、行穩致遠,成為一條互利共贏的康莊大道,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研究所副所長 樓春豪)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