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數字中國,邁向美好未來

2019-05-05 07:28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三十一萬億元,約佔GDP的三分之一
數字中國,邁向美好未來

400個數字經濟重大項目,3000億元總投資,其中200個項目已開工建設,一批項目已建成運營。

這是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一年來的碩果。一年來,“數字”翅膀給美好中國帶來許多可能,電子政務、數字經濟、智慧社會,一場數字變革正在神州大地上激蕩。

“互聯網+政務服務”助推“放管服”改革

在福州市長樂區,坐落著福建電子政務的“最強大腦”——數字福建雲計算中心,晝夜無休的機器,每秒都有數萬億數據在這裡狂奔。

“這裡匯集了福建各省屬事業單位和設區市的政務數據。”福建省常務副省長張志南介紹,福建在全國率先實現省級政務數據中心整合,實現政務數據應匯盡匯,最終匯于公務雲,從體制機制上杜絕各部門重復建設的數據“孤島”和數據“煙囪”現象,為“最多跑一趟”提供支撐。

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掀起了一場數字政務服務革命,政府服務效率大大提升。

不僅在福州,隨著“互聯網+政務服務”持續助推“放管服”改革,從“最多跑一次”到“不見面審批”,各級政府政務服務創新層出不窮……

在北京西城區,全國首個基層政府大數據中心將各個“政務網”上分散的數據合零為整。大數據讓西城區的服務、管理有“據”可依,效率大幅提升,公共服務窗口節省三成人力,深受群眾好評。

在江蘇省,12345被搬到了網上,成為一個在線服務平臺,實現了省市縣全面覆蓋和行政服務統一聯動。通過分析平臺産生的海量民意數據,有關部門及時調整政策、推動科學決策,從“閉門寫文件”到廣泛吸取民意,大數據讓行政決策更為科學精準。

“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已取得重大突破。”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楊小偉説,“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提升信息便民惠民服務水平。”

數字經濟成為中國經濟新引擎

“截至去年底,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1萬億元,約佔GDP的1/3。”楊小偉説。

一年來,我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光纖寬帶用戶加速推進,截至去年底,我國光纜總長度達4358萬公里,4G網絡覆蓋持續擴大,4G用戶總數達到11.7億戶,全年凈增1.69億戶,5G核心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取得突破,IPv6規模部署提速。

一年來,我國大數據發展和應用快速推進。一批基礎性、戰略性的基礎數據庫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中央和國家機關62個部門、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全面接入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

一年來,我國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實現突破。雲計算、工業互聯網成為驅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動力,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平均工業設備連接數達到59萬台,工業APP平均1500多個,註冊戶數平均超過50萬,2018年平臺相關業務收入平均約為5億元。

一年來,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並提供全球服務,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內的世界各地均可享受到北斗系統服務。

新時代孕育新産業,新産業澎湃新動能。

數字經濟,助力國內大市場形成。2018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25.4%,增速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16.4個百分點。

數字經濟,擴展就業新空間。數字經濟下,新模式新業態孕育而生,帶動配套服務業蓬勃發展,創造了大量靈活就業機會。

數字經濟,助推産業轉型升級。調研顯示,有92.9%的企業應用數字化技術後利潤率得到提升;2018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帶動相關企業實現研發成本降低30%,生産效率提高10%,實現節能減排10%。

“我們可以看到,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成果的作用持續提升,全球經濟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一個大趨勢。”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説。

智慧社會讓你我的生活更便捷

“靠面子”就能寄快遞!今年4月,菜鳥驛站推出刷臉寄件,提前在線上發出寄件需求,到站授權後刷臉,實名認證,寄出快遞,秒級響應。

憑臉就能取錢!日前,可以刷臉取款的ATM機悄然出現,攝像頭精確計算瞳距、五官比例,有效防禦照片、換臉視頻、翻拍、面具攻擊等風險,保證不會認錯主人。

辦理社保,“刷臉”就行!去年,“社保可信證明雲平臺”和“社保繳費隨手查”應時而生,參保人員只需輸入身份證號並“刷臉”即可隨時隨地生成防偽二維碼和個人社保信息。

這一年,不少城市的生活發生改變。智慧社會目前正伴隨全球智慧化浪潮到來,讓你我的生活更便捷。

作為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承辦地,福州再次走在前列。

去年首屆峰會前夕,由福州市政府主導建設的“e福州”APP以及“福州市公共服務電子支付二維碼——福碼”正式上線,如今,實現了交通出行、教育繳費、看病就醫、政務服務、智慧社區、信用支付、不動産交易、圖書館借閱、公園景點9個應用場景“一碼通行”!如今“e福州”用戶超150萬,使用次數5900萬次。

“‘智慧社會’是我國新型智慧城市發展實踐基礎上的理念深化、內容延伸和範疇拓展,體現了智慧城市和智慧鄉村的有機結合,反映了新時代我國深化城鄉融合發展的要求。”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産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説。(記者 李心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