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黑龍江賓縣:“北菜南銷”演繹結構調整“大文章”

2019-05-07 15:3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哈爾濱5月7日電(記者 王建、張玥)黑龍江省賓縣永和鄉永和村農民南玉春和鄉親們正在蔬菜大棚裏待弄著西紅柿秧,5月底開始,紅彤彤的西紅柿將裝車運到杭州、義烏等地,實現“北菜南銷”。

近年來,我國最北省份黑龍江圍繞“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的發展理念,加快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蔬菜産業,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如今,“北菜南銷”已成為黑龍江農村經濟持續提升和農民脫貧致富的希望産業、潛力産業。

南玉春打工的企業是黑龍江省重要的設施蔬菜生産基地——哈爾濱永和菜業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李慶堂介紹,基地有設施蔬菜4500畝、露地菜5300畝,鋼架大棚1700棟。2018年蔬菜産量達2萬噸,其中南銷蔬菜達1.2萬噸,僅西紅柿南銷額就達5000多萬元。

該公司常年雇工280多人,人均務工年收入達2.2萬元左右。南玉春已在基地幹了3年,自家的20多畝地流轉給這家企業,平時就在蔬菜大棚裏“上班”。

談起在蔬菜基地的收入,南玉春露出了笑容。她説;“以前種玉米一年收入也就五六千元錢,上個月我出滿勤掙了近3000元,加上土地流轉費,一年3萬多元,比自己種地強多了。”

在基地,還有一些“夫妻職工”,永和村吳寶君夫婦就是其中之一。前幾年,吳寶君在建築工地上打工,腿受過傷,後來回到村裏。如今吳寶君是公司的一個領班,管理幾十號人。“我一個月3500元,媳婦也在基地打工,兩人一個月的收入能有6000元,頂過去一年的種地收入。”吳寶君説。

“我們採取‘南銷番茄+高端配送+反季産銷’的多元模式,高標準溫室生産年實現畝效益達10萬元以上。”李慶堂説,公司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租種農民土地,雇工以當地農民為主,每年專門針對貧困戶預留30至50個崗位,僅此一項帶動貧困戶平均增收超萬元。

永和鄉在賓縣10多個鄉鎮中,耕地面積最小、人口最少。前幾年,沒資源、沒産業優勢的傳統農區如何轉型脫困,是擺在永和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當時在哈爾濱開火鍋店的李慶堂非常重視菜品質量,後來萌生了種菜的想法,並與永和鄉的一些村民一拍即合。他們成立了蔬菜專業合作社,從茄子、豆角、西紅柿等開始種起,在探索農業高質量發展上找新路。

好菜種出來,銷路卻成了難題,曾經部分西紅柿甚至爛在了地裏。“當時我們在地頭就把菜低價賣給了收購商,他們裝滿大車,賣到外地,大部分利潤被收購商賺了。”李慶堂好奇,“這些收購商到底把菜賣到哪了?”

為了探個究竟,李慶堂跟蹤收菜的大車,最後到了杭州、義烏、溫州等農産品批發市場。“到了南方市場,我們才知道,我們賣的不到一元錢一斤的西紅柿,能賣到4元錢。”李慶堂看到“北菜南銷”的前景,走訪市場,尋求合作夥伴,慢慢地打開了銷路。

如今,蔬菜産業已是永和鄉支柱性産業。在永和菜業的冷庫門口,負責冷庫業務的李冬興正在組織村民把土豆裝進大挂車。“這34噸土豆是要運往雲南的,那邊的客戶一直催著要。”他説。

每年的5月底至9月,公司種植的蔬菜源源不斷地運往南方市場,今年預計僅西紅柿南銷量就達9000噸。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