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數字經濟讓新職業更加鮮活

2019-05-10 08:01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人機合作的生産率比只有人或機器的團隊高出85%
數字經濟讓新職業更加鮮活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與就業白皮書(2019年)》顯示,數字經濟吸納就業能力顯著提升,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領域就業崗位為1.91億個,佔當年總就業人數的24.6%,同比增長11.5%,大大高於同期全國總就業規模增速。專家表示,數字經濟時代新就業形態的涌現,既是新産業、新業態不斷發展的結果,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就業領域的反映。

從“數字創新”到“深度融合”

數字化管理師、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佈了13個新職業信息。自2018年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發展數字經濟穩定並擴大就業的指導意見》以來,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催生了大量的新業態、新職業,第三産業的就業比例持續上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推進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蔡躍洲認為,很多傳統産業的數字化轉型剛剛開始,未來産業數字化的推進存在巨大的成長空間,但信息通信技術在融合滲透過程中如何實現對傳統産業的有效改造,必然會面臨ICT(信息和通信技術)與專業領域技術對接、産業組織模式創新等方面的難題,有待跨界精英開拓探索。

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加快傳統産業數字化、智慧化,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提供了新可能,也為創新創業提供了新機遇、新渠道。促進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離不開專業化、複合型人才。“未來,中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地位的攀升既需要懂技術的人才,也需要懂管理的人才。”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認為,在數字技術研發方面,需要加快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逐步提升國際科技的話語權;在企業經營層面,則需要擅長重組業務管理流程、創新商業模式、實現國際接軌等方面的管理型人才。

從“機器換人”到“人機合作”

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在提高傳統産業數字化、智慧化水平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傳統産業的就業規模。在德國,由於工業機器人等智慧化設備在生産中的廣泛應用,預計到2025年約有61萬個組裝、包裝和生産類崗位將被削減,“機器換人”的説法一度成為輿論熱點。

科技是推動生産力發展和産業結構轉型的重要因素。蔡躍洲表示,從歷史經驗來看,只要機器不能實現對人類功能(活動)的完全替代,或者説在所謂“超強人工智慧”出現之前,機器替代在消滅舊崗位的同時也會不斷創造新的崗位。從電動機到原子能,從互聯網到大數據,無一不在做“減法”的同時也做“加法”。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動能轉換,高能耗、低效率的産業漸被淘汰,數字信息技術向生活性服務業全面滲透,推動了養老醫療、體育健康、旅遊文化、教育培訓等高端生活性服務業的興起,服務需求的大幅上升拉動了就業需求的顯著增加。微商、快遞員、專車司機、淘寶店主,新的就業形態有效承接了傳統産業的轉移人員,甚至增加了社會整體就業容量。

專家表示,就像工業革命時期蒸汽機放大了人類的物理能力,人工智慧也會放大人類的認知能力。除了由機器替換人之外,在“人工智慧+製造”條件下,工作向智慧化製造進一步的過渡將帶動人機交互方式再次升級,工業機器人與工人間更加高效、靈活的協作,將大幅提升製造業生産率。研究表明,人機合作的生産率比只有人或只有機器的團隊高出85%。“人工智慧熱潮再次興起,機器可以對原本專屬於人類的智力活動實現部分替代。”蔡躍洲認為,短期來看可能會造成一定的結構性失業,但隨著新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機器”與人類的聯絡將更為緊密,並逐步探索建立一種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動關係。

從“職業培訓”到“終身學習”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用於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和技能水平,是穩定就業的關鍵。

近年來,從企業管理到IT類職業技能培訓,從線下成人集中培訓班到在線知識付費,隨著新興職業不斷産生,各類社會群體對於職業教育的需求不斷擴大,學習和成長的意願與主動性也大幅提升,終身學習日漸成為大勢所趨。在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以“職業培訓”為核心的“終身學習”理念得到了越來越多勞動者的認可。

專家表示,不同産業勞動者數字化轉型的能力存在較大差異。一般來説,第三産業勞動力數字化轉型難度最小,第二産業勞動力數字化轉型難度最大。例如,傳統的出租車司機轉換為網約車司機較為容易,而普通生産工人轉換為掌握人機協同、智慧輔助決策等技術的數字技能型人才的難度較大、任務較艱巨。

“針對短期的結構性失業,應當著力從社會保障、職業培訓、教育體系等領域入手,及早做出相應的安排,包括完善失業救濟制度、構建再就業培訓及終身學習的職業教育體系、在教育和人才培育方面進行前瞻性的改革。”付一夫認為,增加教育培訓的有效供給,要進一步完善勞動力市場指標的統計、採集和分析,動態掌握造成失業的各種結構性因素。(王法治)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