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廣東:推進七類重點行業安全生産整治

2019-05-12 08:34 來源: 南方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今年前4月我省生産安全事故數量和死亡人數“雙下降”
推進七類重點行業安全生産整治

5月12日是我國第11個防災減災日。廣東是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生産安全事故風險大的省份,應急管理工作責任重大,依據黨中央批准的《廣東省機構改革方案》,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去年10月掛牌成立,社會各界對此高度關注。5月11日,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高涌濤上線省政府網站“政府工作話你知”接受網絡訪談,並回答了網友的提問。

1至4月全省較大事故數同比降41.2%

高涌濤介紹,省應急管理廳組建以來,明顯減少了災害事故的發生和造成的損失,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圓滿完成了各重要節點的保障任務。

2018年,全省共發生生産安全事故6153起、死亡3345人,同比分別下降13.5%、10.2%,其中,較大事故同比下降25%和16.5%,下降幅度為近年來最大;發生火災1.3萬起、死亡77人,同比分別下降19.3%、27.4%,重特大火災事故“零發生”;發生森林火災266宗、受害森林面積386公頃,同比分別下降了12%和47%,沒有發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災情。

2019年1至4月,全省共發生生産安全事故1449起、死亡882人,同比分別下降20.7%、17.3%;發生較大事故10起、死亡41人,同比分別下降41.2%和47.4%。

原八部門相關職責集中到省應急管理廳

新組建的省應急管理廳承擔了哪些職責是網友關注的問題。

高涌濤表示,省應急管理廳是將原來分散在八個部門的相關職責集中起來的。分別是:原省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的除職業健康監督管理職責以外的所有職責、省政府辦公廳的應急管理職責、省公安廳的消防管理職責、省民政廳的減災救災職責、原省國土資源廳的地質災害防治職責、省水利廳的防汛防旱防風職責、原省林業廳的森林防火職責、省地震局的抗震救災職責,以上8個部門的相關職責全部集中到新組建的省應急管理廳。

與此同時,省應急管理廳承擔了三個委員會辦公室和三個指揮部辦公室的職責,分別是省突發事件應急委員會、省安全生産委員會、省防災減災委員會和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省森林防火指揮部、省抗震救災指揮部的辦公室的職責。

“通過上述職責的集中整合,全省應急管理工作實現對全災種的全流程和全方位的管理,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後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高涌濤説。

機構改革提高了值守應急工作效率

應急管理部門組建後,原有的各類應急工作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高涌濤表示,省應急管理廳正著力構建統一領導、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應急能力體系,推動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應急管理體制。比如,值守應急工作,在機構改革前,履行安全生産、三防、地質災害防治、森林火災等各項職責都需要設置值班室,值守應急工作分散在各部門的值班室和值班人員中,省應急管理廳組建後,逐步把上述各類值守應急工作集中在省應急管理廳值班室,實現了各類災害事故信息的統一接報、綜合研判、快速會商、迅速處置。而這些信息、情況又往往是緊密聯絡的甚至是有因果關係的。可以説,機構改革提高了值守應急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此外,“統分結合”的工作原則貫穿到應急管理“測、報、防、抗、救、建”全過程全鏈條。高涌濤舉例説,在監測環節,江河水庫的水位情況、森林的火險熱點情況等,分別由水利、自然資源(林業)等部門進行實時監測,這是分。但是這一切情況,省應急管理廳都需要掌握,要時刻處在預備狀態,這就是統,在救援階段,也是以統為主。監測階段,以分為主,統分結合,分中有統。應急管理全過程全鏈條中的其他環節,也都需要按照統分結合的原則,但“統”與“分”在不同階段、不同環節各有側重。

持續推進隱患“大排查”與重點行業“大整治”

“應急管理工作要從風險防控上做文章,在應急準備上下功夫。”高涌濤表示,應急管理部門不是“包打天下”,成立應急管理部門重點解決了災害應對的牽頭和統一指揮問題。防是各部門的共同責任,救是應急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

高涌濤表示透露,為提升廣東應急管理體系的綜合實力,我省召開了2019年第二季度全省災害風險形勢綜合會商研判會,目前每週形成風險分析研判表,每月形成風險分析研判報告。下一步將持續從嚴抓好風險隱患“大排查”,深入開展重點行業領域“大整治”。持續推進為期三年的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消防、建築施工、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大型群眾性活動、旅遊等七類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産專項整治;採取“四不兩直”方式務實開展安全生産執法檢查,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我省還將全面建設應急救援“大隊伍”,最高標準建設應急指揮“大平臺”。省應急管理廳已為各地級市應急管理部門配發了設備並建立工作機制,初步實現了災害事故現場全省視頻指揮調度;初步實現了與相關部門信息化系統的互聯互通;下一步,省應急管理廳將加快省應急指揮平臺建設。(記者 謝慶裕)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