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職業教育迎來發展新機遇

2019-05-13 07:53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5月6日至12日,以“迎祖國七十華誕,展職教時代風采”為主題,教育部等十部委聯合舉辦了2019年職業教育活動周。時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職教20條”)發佈三個月,教育部5月8日又發佈了《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2019年是職業教育的“大年”,頻頻動作之下,一線院校反響如何?記者日前隨教育部新聞採訪團赴重慶進行了實地採訪。

人才供給先於産業佈局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職業教育是高度因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教育類型。跟不上社會需求,輕則學無所用、虛耗資源,重則積攢新的社會問題。“職教20條”提出,按照專業設置與産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産過程對接的要求,完善中等、高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規範職業院校設置。在日新月異的産業變化面前,培養體系如何審時度勢,科學滿足産業需求?

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2018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稱,2018年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升至69.8%;生態環境部《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18)》顯示,汽車尾氣排放的CO和HC,佔大氣污染該類別污染物排放的80%以上,NOx和PM佔比更是超過90%。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和環保的雙重壓力下,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汽車工業參與國際競爭、縮短與先進汽車産業國家差距的重要契機,該專業人才也經歷了從零起步的發展。

通過走訪調研,全國機械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發現,與傳統汽車工業相比,新能源汽車技術技能人才所需知識面變化大,所需技能變化小;製造企業需要研發層面的新能源汽車人才,對技術技能人才需求不迫切,而售後服務企業則迫切需要這類人才。

因此,重慶立信職業教育中心牽頭制定了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並開展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試點工作。該校教師尹宏觀告訴記者,新能源汽車維修既要學習汽車構造、汽車檢測與故障維修技術等燃油車專業基礎,也要學習動力電池管理及維護、汽車網絡與電路分析等新能源專業課程。按照“職教20條”要求的“1+X”證書制度試點,分別需要取得《汽車維修工》等級證書和《低壓電工證》兩個職業技能證書。

“目前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高,但對口率只有20%左右,很多學生在傳統燃油車行業就業,隨著産業鋪開和新能源車保有量上升,畢業生會有很好的發展。”尹宏觀表示。

事實上,人才供給提升帶來的規模效應也將有利於資本更快進入産業界。記者注意到,今年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涉及信息技術、智慧製造、新能源等新産業、新業態的賽項35項,佔全部賽項的40%。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以賽促教學、以賽促合作,賽項設計突出對接、比賽內容突出同步,加強引導,讓學校教育和行業企業發展同步前行。

教師有刷子,合作有路子

校企合作“校熱企冷”是個職業教育領域被嚼爛的話題。為什麼政學企三方都認識到的問題卻遲遲難以解決?“職教20條”提出,各級政府部門要由注重“辦”職業教育向“管理與服務”過渡、推動企業和社會力量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或許可以揭開一角。

“你到底能給人家企業帶來什麼?憑什麼要人家出錢出人出設備?憑什麼把最先進的技術教給你的老師?”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院長裴江紅的反問引發記者深思。

據教育部等九部門《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校企合作中,企業可獲得納稅扣除、場地設備租賃等方面優惠。但這些優惠是否進入了企業的心坎呢?

在重慶立信職教中心上汽通用ASEP項目企方合作代表黃懸懸看來,她最關心的是校方幫助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能力。合作後,立信幫上汽通用4S店診斷修理過五六次疑難問題。“如果從廠家請專家,費時費錢,還不解決根本的技術壁壘。我們提供實訓的最新車型、派技師集中授課,學校老師幫我們解決難題。”黃懸懸説。

記者了解到,為了使最新車型得以推廣,車企普遍存在配備維修隊伍內在需求,但是,擔心技術外泄、樣車成本高等原因阻礙著校企雙方進一步的合作。裴江紅告訴記者,理想的校企合作應該是分層次的,大品牌通常保留較多,面子上好看,但學到的東西不系統。“既要和高端品牌合作,了解行業趨向,保障學生高端就業,也要和中小品牌合作,讓學生透徹了解原理、打牢基礎。”他説。

教師、學校有兩把刷子,企業才願意提供支持。“歸根結底,還是技術上不能和企業脫節。”裴江紅認為,校企合作要做好,老師首先得讓企業的人佩服。“企業一開始都瞧不上我們的,認為只會空講、技術落後,就拿過時的設備打發我們。所以,我們對自身要求不能放鬆,幫人家解決問題了,尊嚴有了,價值有了,合作就會愉快。”

寬限學歷,看重高技能經歷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高級技師譚大慶2005年畢業後留校任教,作為“金牌教練”,先後培養了9名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選手。據他回憶,像他這樣畢業後直接留校的情況在2008年後就沒有了,現在畢業生進校都要求博士學位。

“那麼多人想進學校,沒個標準怎麼辦。好在‘職教20條’下來了,以後博士不會作為唯一標準。”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該校教授趙計平坦言,原先希望博士能多承擔技能教育,但後來“發現博士著眼在科研理論層,和職教老師著眼的學生技術能力素質有差距。未來對老師技術能力要繼續加強培訓”。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2019年起,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相關專業教師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並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人員)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從應屆畢業生中招聘。

“只有高技能教師,才能培養出高技能學生。人事處在招聘時會對‘雙師型’教師(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有專門的標準,並由二級學院組織的專家團隊進行考核。”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鐘艷紅表示,做科研、項目的人才與高技能人才對學院都很重要、不會偏廢,校方每年也組織、考評專業教師下企業,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發展。

重慶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委主任舒立春表示,該市將繼續建立健全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招聘制度,堅持教師準入“雙師”導向,深入實施“雙千雙師交流計劃”,5年職業院校與企業互派交流達到2000人。

“‘職教20條’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以重大項目體現改革導向,我們正集中推進一大批重點項目和活動,努力把中央決策部署轉化為職教戰線的生動實踐。”教育部職成司司長王繼平介紹,目前的重點工作包括“雙高計劃”、高職擴招百萬、“1+X”證書制度試點、對産教融合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我們制定了對職教領域真抓實幹明顯省份的激勵辦法,並對首批6個省份進行了重點激勵。”王繼平説。(記者 劉博超)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