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原則底線決不讓步 中國有實力應對各種挑戰——業內專家評析中美經貿熱點問題

2019-05-13 09:1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 題:原則底線決不讓步 中國有實力應對各種挑戰——業內專家評析中美經貿熱點問題

新華社記者韓潔、于佳欣

5月10日起,美方啟動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關稅。當天在華盛頓結束的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傳遞出中方一貫而堅定的立場:加徵關稅解決不了問題,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確選擇,但合作是有原則的,在重大原則問題上中方決不讓步。

12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舉行的中美貿易關係專題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表示,面對美方加稅威脅,中方堅守底線,捍衛國家尊嚴,維護人民利益,展現出大國風範。加徵關稅不得人心,違背時代潮流,中國有決心、有底氣、有信心應對一切挑戰。

加徵關稅如“七傷拳” 害人更害己

“加徵關稅對兩國企業都有影響,但對美國企業傷害更大。”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淩雲説,美國在中國的市場需求不會因加徵關稅而改變,也最終會使美國進口商將高額關稅傳導給其消費者及零售商。

“從數據分析,如果美國一意孤行,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將會極大推高美國國內物價水平,造成通貨膨脹,這無疑是打出害人害己的‘七傷拳’。”高淩雲説。

加徵關稅也遭到美國國內強烈反對。近日,美多家行業協會發聲明反對對華升級關稅。其中,名為“關稅傷害美國腹地”的遊説組織估算説,將關稅上調至25%會損害近100萬個美國就業崗位,並加大金融市場動蕩。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算了筆賬:美方對500億美元和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時,清單中超過70%是中間品和投資品。“這麼大的比重,關稅最終自然也會由美國企業、消費者和農場主來承擔。”

在陳文玲看來,美國挑起的貿易戰是失效的。美方想解決貿易逆差,結果同中國、歐盟等多個經濟體的貿易逆差是上升而非下降;全球産業鏈在重構中並沒有加快向美國轉移,相反美國特斯拉、福特等汽車企業正向中國市場轉移。

“一些美國公司在中國利潤佔比幅度非常大,一旦離開中國市場可能生存都有困難。”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用大數據測算2000億美元商品升級關稅的影響顯示,其中大多數商品美國依然需要從中國進口,而中國商品中很大部分對美國依賴程度並不高,並有很多其他市場可出口替代。

專家一致認為,貿易戰的溢出效應蔓延全球,對全球秩序、規則、貿易體系和供應鏈都帶來嚴峻挑戰,甚至會對全球和平發展産生負面影響。

“我們強調不要用關稅手段,彼此訴求要平衡,這不僅是中國的要求,也是各國面對貿易不合理要求作出的理性選擇。”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東艷道出了專家的共同心聲: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始終是解決中美經貿問題的正確路徑。

原則底線寸步不能讓 平常心看待邊打邊談

面對美方指責是中方“倒退”導致談判未果,專家們表示,在雙方未達成最終協議前,美方這種指責站不住腳,是不負責任的。事實恰恰相反,正是美方不斷施壓和抬高要價導致談判受挫。

“此次美方提出的要求涉及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這是底線,決不能讓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説,一個成功的協議必須確保雙方都能大部分滿意,彼此都要做些妥協讓步。如果僅僅一方滿意,而另一方的關切未被尊重或照顧,這樣的協議即便達成,執行起來也不會長久甚至會被推翻。

歷時一年多時間,中美經貿磋商進行了十一輪。專家們認為,這充分顯示磋商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要保持平常心,從心理和工作層面做好充分準備。

“大國之間有摩擦是正常的,中國要對此適應並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説。

陳文玲説,從中美經貿磋商看,中方始終堅守原則和立場。“打打談談將成磋商常態,在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維護大國尊嚴方面,中方不能有半點含糊。”

專家表示,在維護中美關係大局、鞏固中美經貿合作上,中方立場始終沒變,兩國應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則下相向而行,以對話而非對抗方式解決核心分歧。

東艷認為,中美經貿摩擦凸顯其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當務之急,中美要在繼續構建互信基礎上,在雙多邊領域加強協調,不斷擴大利益共同點。

“相信在巨大的合作利益面前,美方也看得非常清楚,貿易戰解決不了中美經貿分歧。”梁明表示,雖然升級關稅令人遺憾,但相信雙方都對中美經貿關係未來抱有希望,中美實現合作共贏,符合兩國人民願望,也符合全世界願望。

堅定辦好自己的事 應對挑戰有底氣

“8000米以上是平流層,屬於‘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越過這個地帶需要更加努力,這也正如中國經濟向高質量邁進必須攀越的階段。”

以登山為喻,王文表示,當前階段需要我們戒驕戒躁、艱苦奮鬥,按照既定路線圖持之以恒。

“時間在我們這一邊”“歷史長河中,經貿摩擦只是一點小波瀾”……與會專家認為,在大國發展過程中,出現一些波折不是壞事,反而可以檢驗我們的能力。

應對挑戰,中國有信心,也有底氣。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鄭水泉説,歷經70年風吹雨打,中國既有深厚實力和巨大潛力,也有強大抗打擊抗風險能力,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無論未來形勢如何變化,我們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經濟學家張燕生説,在開放環境中,沒有強大的綜合國力和企業競爭力,將會被“狼”吃掉。在未來大國博弈中,我們一定要努力增強綜合國力,提高自身競爭力。

應對挑戰,中國有決心,也有行動。

去年以來,應對外部嚴峻環境和內部下行壓力,中央出臺的“六穩”等一系列政策落地生效,中國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王晉斌説,事實證明,在穩中有變的環境下,“六穩”政策是確保宏觀經濟行穩致遠的重要“法寶”。要繼續堅持這一政策,重點是穩預期、穩信心。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嚴金明看來,今年以來新舊動能轉換進一步加快,新産業蓬勃興起,新業態不斷涌現,中國經濟有巨大的韌性和彈性,有巨大市場,經濟發展前景是樂觀的。“當前關鍵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不斷增強發展後勁。”

“合作共贏是不可阻擋的發展潮流。貿易發展要不斷同國家重大戰略相契合,深入推進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未來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將越走越寬廣。”陳文玲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