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做一粒“益生菌”——廣州永慶坊復興記

2019-05-16 16:4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廣州5月16日電 題:做一粒“益生菌”——廣州永慶坊復興記

新華社記者周強、荊淮僑

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經過一番“繡花功夫”,匯聚了西關風情、騎樓建築的廣州老街永慶坊得以煥發新生,猶如一粒益生菌,注入到城市更新改造系統不斷發酵。憑藉運營市場化,老城市有了新活力。

活化老街:注入産業 年輕人回來了

近20年來,廣州的城市骨架隨著一批新城的興建而擴大,但老城區卻因投入不夠、理念缺失而逐漸衰退。2015年開始,已經完成“長身體”的廣州,啟動了老舊小區微改造。

永慶坊所在的恩寧路曾是廣州市危舊房最集中的區域之一。佔地面積8000平方米的永慶坊,需修繕維護的建築面積就達7200平方米。

2015年,荔灣區政府通過BOT方式引入社會資本進行“微改造”,由企業改造、建設和運營,15年運營期滿後交回政府。

經過10個月的改造建設,永慶坊“得以新生”。負責改造項目的廣州萬科副總經理喻敏鋒説,改造保留了原有建築的輪廓和嶺南建築民居的空間肌理,引入現代元素,實現新與舊的有機結合。

注入了新産業,引來了年輕人。“之前以為老城區缺少科技感,後來發現這裡既保留了廣州老西關的味道,也符合辦公的需要。”入住這裡的新創企業亮風臺科技負責人韓磊説。

從無人問津到門庭若市,永慶坊日均人流量已增至1萬人次,商鋪出租率升至95%,不僅成為文藝青年的青睞之地,也是廣州街坊懷舊的好去處。

69歲的林燕霞已在此生活了30多年。她一天中最享受的時光是暮色下抱著小孫子散散步。“以後會有更多的地方散步,希望讓孩子也能感受到廣州的傳統文化。”

在平衡保護與發展中承載文化與鄉愁

天晴怕火災、下雨怕樓塌曾是永慶坊的真實寫照。2006年,恩寧路連片危破房進入政府集中改造決策視野。

當時,老城改造傾向大拆大建模式。老城區拆遷要做到經濟平衡,要麼提高容積率做增量規劃,要麼遷走原居民變居住為商業。荔灣區住建局負責人江偉輝説,按拆一建三來算,房子至少蓋到二三十層,但這就會破壞原有的整體建築風貌和歷史文化肌理。

徵收拆遷還遭到居民反對,不少人不願意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老地方。改造一度陷入僵局。

2010年,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王世福團隊受託以保護歷史文化為前提進行重新設計,獲得了市民支持。“第一次在老城區做減量規劃,保留了舊的街區路巷。”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鄧堪強説。

但此方案又因提出遷走原居民而再度擱淺。2013年,恩寧路被定義為歷史文化街區,轄區建築限高,開發商望而卻步。當地轉變思路,以建設文創小鎮為目標,選擇建築風貌保留完整、原居民較少的永慶坊作為改造試點。

“永慶坊案例表明,通過運營權市場化,當地在發展經濟與保護文化中達到了平衡。”王世福説。

“俢舊比建新更花錢。永慶坊的改造成本是每平方米1萬元,而新房建安成本只有一半。項目去年就做到收支平衡,預計回收週期為12.5年。”喻敏鋒認為,“文化保護和經濟發展看似有些矛盾,但只要路子對了,城市既更有特色也更有活力。”

“在磋商中形成共識”

眼下,面積比永慶坊一期大十倍的二期改造項目正在緊張進行中。一期改造時,由於一些工作還不夠細緻,相鄰權侵擾等糾紛隨之産生,而二期項目私家業主佔50%,博弈更大。

在黨建引領下,恩寧路歷史文化街區共同締造委員會于去年9月成立。25名委員中,居民佔比過半,還吸納了專家顧問、商戶代表、媒體代表等。

江偉輝常常召集委員商討。居民的投訴、“挑刺”對他已是家常便飯,但他認為過程十分必要。“各方把訴求擺出來,在磋商中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識。”

相比新城建設“白紙上畫畫”,老城更新涉及到更多利益主體,而國家的規定大多針對新城開發,歷史文化街區改造的政策法規和操作規範尚不完善,更需群策群力。

“永慶坊二期50%的業主為原居民,這是以前老城改造從未遇到的。”王世福説,“原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歷史風貌,這比我們在故紙堆裏發現歷史記憶更鮮活。”

目前,共同締造委員會已運營超半年,有效化解了恩寧路改造的諸多矛盾。公共空間增加了,商業味降低了,原居民從反對、不解逐漸轉為理解、支持。“平臺的搭建也讓企業決策三思而後行。”喻敏鋒説,通過改造前進行入戶訪談,最終方案雖不是最優,但一定是各方都能接受的。

“老城市新活力,廣州著力用繡花功夫管理城市,將歷史文化街區更新改造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重點工作。”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表示,永慶坊是歷史街區更新改造的新嘗試,願它成為“益生菌”,從共建共治共享層面貢獻一套制度規則,為老城更新改造提供樣本參考。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