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吉林分區域推進生態保護 讓綠色發展底氣更足

2019-05-23 09:5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長春5月23日電 題:吉林:分區域推進生態保護 讓綠色發展底氣更足

新華社記者 褚曉亮、段續

23日,北京世園會“吉林日”活動開幕,園區布景依據吉林省的山水格局,模擬長白山垂直地形地貌,營造出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查幹湖等主要水系,景色秀美。不同的景觀,詮釋了吉林省東中西三個區域的生態特點。

打開吉林省地形圖,東部長白山高聳、林區茂密,中部平原縱橫,黑土沃野,西部與內蒙古接壤,濕地遍佈,草原平坦。近年來,吉林省在東部地區著力保護天然林區,在中部實施黑土地修復,西部利用河湖連通工程提升水源涵養能力,分區域推進生態保護,厚植綠色發展優勢。

東部:高山聞“虎嘯”

進入吉林園,模擬長白山高山花園的雲頂花園映入眼簾,針闊混交林象徵著吉林東部地區廣袤的長白山原始森林。林木下,採用草雕和繪畫展示的東北虎栩栩如生。

茂密的林木、時常出沒的東北虎,這些正是吉林東部林區的生態符號。隨著生態條件的改善,野生東北虎、東北豹不斷被偵測到。

2018年12月,吉林省舒蘭市發現了東北虎足跡。野生動物專家分析認為,種群數量擴大後,出於尋找領地的需要,野生東北虎活動蹤跡不斷從長白山區域向西移動。權威監測數據顯示,目前至少有27隻東北虎和42隻東北豹長期活動於吉林省區域。

野生虎豹出沒的背後,是吉林省在東部嚴格實行禁伐,嚴格推行森林保護的切實舉措。以前,伐木是東部林區的支柱産業,優質原木源源不斷從長白山地區運出,支援全國建設。

如今,吉林已經停止商業性採伐,長白山保護區啟動了生態景觀美化、裸露山體修復等工程,林場工人從砍樹變為“看樹”,發展起林下經濟、森林旅遊,為虎豹讓出生存空間。

中部:平原沃黑土

吉林園的水脈山源景觀,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由長白山天池發源的松花江、鴨綠江等,在兩岸孕育出肥沃的土地。

在吉林省,肥沃的黑土是中部地區鮮明的生態特色,這裡地處松遼平原腹地,黑土地有機質含量高,吉林省糧食産量的80%都産自黑土區。

但近年來,受過度開發、建設佔用等因素影響,黑土有機質含量不斷下降,黑土變薄。為有效保護黑土地,吉林省在多地試點保護性耕作技術,推進秸稈還田,減少化肥農藥用量。

2019年,吉林向全省推廣保護性耕作,按照每畝30元的標準,為1000萬畝耕地發放補助,還出臺了黑土地保護條例,衝破農林牧的行業界限,保護措施可操作性更高。

“地力上來了,板結少了,以前不常見的蚯蚓也多了。”吉林省榆樹市種糧大戶劉臣説。農民們的“養地”意識不斷提高,黑土地的肥力正在恢復。

西部:水草漸豐美

吉林省西部與內蒙古接壤,濕地集中。20世紀70年代以來,受河流季節性氾濫、長期乾旱、土壤鹽鹼化影響,這裡“十年九旱”,濕地面積縮減。

2013年以來,吉林省實施西部“河湖聯通”工程,通過天然水系和興修水利工程,將汛期的松花江、嫩江等河流的富餘水源存蓄到天然湖泡和濕地,向鹽鹼乾旱“宣戰”。

這項工程把西部河流汛期的洪水引入203個湖泡、濕地,目前已完成80%以上工程量,引蓄洪水21億立方米,恢復和改善濕地2400平方公里。

濕地面積擴大,吸引更多的候鳥駐足。在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草日漸豐美,這幾年,遷徙過程中在這裡停留的白鶴從200余只增加到了3000余只。

水源涵養能力提升,農田灌溉面積也在增大,吉林西部已是全省糧食産量增長最快的地方。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