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保護環境,離“我”並不遙遠

2019-06-05 21:0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杭州6月5日電 題:保護環境,離“我”並不遙遠

新華社記者魏一駿、高敬、殷曉聖

6月5日,2019年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在杭州舉行,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中文主題是“藍天保衛戰,我是行動者”。以“我”為主、從“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識,從主題中撲面而來。

事實上,環境保護不是停留在“高大上”的國際條約協定和條例法規中。一度電、一滴水、一次志願活動……保護環境,其實離“我”並不遙遠,我們能為地球做的,還有很多。

垃圾分類,人人動手

人們常説,“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將垃圾正確分類處置,對後續總體減量、回收利用至關重要。

在上海徐匯區,淩雲綠主婦環境保護指導中心在徐匯區梅隴三村率先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活動,引導居民積極參與。8年來,“綠主婦”從乾濕垃圾分類做起,逐步摸索出一條“廚余變寶、循環利用、便民利民”的濕垃圾源頭減量生態循環鏈。

“這戶分類合格,廚余垃圾能準確分揀。”家住杭州余杭區毓秀小區的志願者吳麗芳和鄰居們多了一項“兼職”:記錄評價小區居民的垃圾分類情況。“掃描垃圾袋上與每戶對應的二維碼,我們志願者就能檢查垃圾分類結果,之後將評價結果在小區公佈,通過這種形式,最重要的是培養垃圾分類的意識並讓大家養成習慣。”吳麗芳説。

住建部提出,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綠色出行,我在行動

“1985年,我第一次到中國,那時候滿大街的自行車給我留下了很深印象。”留在全球環境基金首席執行官兼主席石井菜穗子腦海中“綠色”的出行方式,在經歷了汽車消費快速增長的階段後,正再次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在今年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舉辦地杭州,柔美的西子湖畔、靜謐的靈隱古剎、新興的科教園區、熱鬧的老街菜場……總有一抹“流動的紅”映入眼簾,它就是穿梭于杭州大街小巷的公共自行車。

自2008年5月試運營以來,截至2018年12月底,杭州市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已有4198個服務點,10.17萬輛公共自行車,累計租用量突破9.25億人次。

杭州公共自行車交通服務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國雄説,每週少開一天車,這個簡單的選擇,就能為“藍天保衛戰”貢獻一份力量。

杜絕新業態造成“新浪費”

像許多大學生一樣,網購是武漢大學博士研究生徐偉的日常選擇,但與幾年前不同的是,現在他會將部分紙箱等快遞包裝收集起來循環利用。

“新經濟形態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但快遞、外賣等新業態絕不應成為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新領域。”他説。

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應引導快遞、外賣等行業的包裝廢棄物使用可回收材質,同時消費者也應從自己的點滴做起,在日常消費領域踐行綠色生活理念。對於日益凸顯的快遞廢棄物等新問題,要從源頭找到破解之道。

由菜鳥網絡等多方發起並已進行了3年的“菜鳥回箱”計劃,已成為公眾廣泛參與的快遞紙箱共享行動。通過在全國200個城市的菜鳥驛站鋪設5000個綠色回收箱,該計劃培養了社會公眾尤其是年輕人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習慣,近日獲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十佳公眾參與案例。

“無論你身在何處,在社會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也無論男女老幼,面對生態環境問題,我們都應該一同攜起手來,為了我們共同的地球而努力。”聯合國助理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代理執行主任喬伊斯·姆蘇亞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