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人才集聚“雙城記” 服務貼心更精準——江西上饒承接産業轉移新觀察

2019-06-13 14:3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南昌6月13日電 題:人才集聚“雙城記” 服務貼心更精準——江西上饒承接産業轉移新觀察

新華社記者高一偉

近年來,在沿海乃至全球産業轉移背景下,江西上饒在承接産業轉移過程中聚焦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光伏等新興産業,落戶了一批知名企業,吸引沿海高端人才上演“雙城記”。

“積跬步”以致千里

發動機缸體、缸蓋等部件經過挺柱分選、飛輪安裝等上百道工序,完成“變身”發動機的旅程……在江西騰勒動力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一台臺國六排放標準的新型發動機在智慧裝配設備上正在被組裝調試。

“過去,一個挺柱分選環節就得十幾個工人齊上陣,如今國內生産的智慧裝配設備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只需兩個工人就能完成。”騰勒公司副總經理高龍説,儘管公司發動機技術購自海外,但在一些關鍵環節的自主技術研發已取得了突破。

近年來,有汽車工業基礎的上饒將目光瞄準新能源汽車,積極承接汽車産業轉移。短短幾年時間,當地已擁有6家整車、70余家零部件企業,未來3年可形成近100萬輛整車生産規模。

與“依託産業基礎快速實現産業集群”的汽車産業不同,光伏産業在上饒是新生長起來的産業,其發展經歷了多年“積跬步”的探索與沉澱。

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2006年落戶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用了10年時間,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成長為一家全球性光伏組件製造商,目前已佔據了全球12%以上的市場份額。在晶科能源的帶動下,2018年上饒光伏産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4億元,同比增長14%。

去年,上饒市承接産業轉移項目131個,計劃總投資逾千億元。其中,承接汽車産業轉移項目30個,承接電子信息産業轉移項目18個,承接機械、航空、智慧裝備製造等項目共計24個。目前,已有50多個承接産業轉移項目投産或部分投産。

人才集聚“雙城記”

平日在上饒工作,週末坐高鐵回浙江,這是漢騰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褚雲青的日常。“便捷的城際交通,讓我能在上饒安心打拼事業。”

上饒位於江西東北部,地處贛浙閩皖四省交界和長三角經濟區、海西經濟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三區交會處,是中、東部地區的連接地。隨著滬昆、京福高鐵在上饒交會,上饒高鐵樞紐功能進一步放大,像褚雲青一樣幾乎周周上演“雙城記”的人越來越多了。

承接産業轉移的關鍵是形成人才集聚。上饒經開區黨群工作部部長余德軍介紹,當地計劃投入5億元,聚集10名以上國家級領軍人才,100名以上省級領軍人才,1000名以上急需緊缺人才,1萬名以上實用人才。

對於一些人才來説,選擇到中部地區工作創業,看重的是這裡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漢騰汽車有限公司,記者見到了公司技術專家王長江博士。兩年前,他從工作了近20年的知名海外公司辭職回國,成為漢騰的一名員工。

上饒經開區招商局副局長章衛民説,像漢騰這樣用事業吸引人才的企業,在當地還有很多。“我們越來越關注目標企業的人才集聚能力,對人才有吸引力的企業,才是有發展後勁的企業。”

服務貼心更“懂你”

“我們在這裡享受到了‘管家式’的貼心服務。”江西艾芬達衛浴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靈華説,當地政府在項目建設完成後,持續幫助企業解決在日常經營和生活中的困難。

近年來,上饒為承接産業轉移推出了一系列“保姆式”服務舉措。如上饒經開區開展在建項目“七人行”服務,解決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辦證、用電、用氣、用水等困難。

不僅限于提供保姆式、管家式服務,當地通過研究産業、理解産業來扶持産業發展,為企業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

江西天吼網絡技術有限公司2017年落戶上饒。公司負責人王勇講述了一個細節:網絡技術行業習慣以某種動物作為公司標誌。但在與上饒市談項目時,有領導幹部提議公司採用“朝天吼”這一神獸形象作為公司標誌。“沒想到領導竟然連這個細節都清楚,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當地政府服務産業發展的專業水準。”

目前,上饒市數字經濟企業已近800家,包括中科院雲計算中心大數據研究院、華為雲數據中心、滴滴出行客服中心等知名數字經濟研究機構和企業。

“上饒正在探索以訂制思維打造數字經濟的政策鏈,以專業視角確保服務質量。”上饒市副市長王萬徵説,當地正在搶抓數字經濟佈局與轉移,打造“樞紐新城、數字洼地”,加快構建完備的數字經濟生態圈。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